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湛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青島市
- 電話區號:0532
- 地理位置:青島市市南區東部老市區的城鄉交界處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魯B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歷史遺蹟,
歷史沿革
據史載,明初此處設“斬山墩堡”,屬鰲山衛浮山所十八軍事墩堡之一。在此駐守的屯墾軍民亦軍亦農,有警則戰,無警則耕,遇有倭寇襲擾,白日舉煙,夜間舉火,傳遞警報,鎮守海疆。今大湛山毛姓和小湛山丁姓都是明初浮山所軍戶的後裔。毛姓先祖隨燕王朱棣舉兵,被封為浮山所世襲千戶正五品武德將軍,曾帶兵駐軍湛山。丁姓先祖被封為浮山所世襲百戶正六品昭信校尉。
明永樂年間,有孫氏兄弟徙居於此,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賈氏來此定居,後又有辛、毛、王等氏來此聚居,諸姓耕稼陶漁,睦鄰友善,繁衍生息,漸成村落。1899~1901年,因德人侵逐,又有大鮑島村、會前村民遷居湛山。《膠澳志》載,“民國十五年,大湛山莊252戶1214人,小湛山莊31戶145人”。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大批農村人口湧入青島,湛山因地處城鄉交界,移民人口急劇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49年,來湛山村定居的外鄉移民約176戶,全村共有姓氏70餘個。在距村東北0.5公里有浮山所明軍戶丁氏後裔在此立一小自然村,隨湛山村名為小湛山村,故湛山村又稱為大湛山村。德、日占領時期,屬膠澳租界,民國政府治理時期先後屬台東區和市南區。
地名由來
大湛山村古稱“斬山”,以村北山巒蒼翠的“斬山”而得名。“斬山”系緣於“二郎神在此山斬妖,為民除害”的神話傳說。湛山村正北的山上曾建有古廟“二郎廟”,供奉二郎神,香火甚盛,據傳德占時期被毀。清代斬山改為官山,村名遂改為官山疃,屬即墨縣、仁化鄉文峰社。1910年又依原“斬山”之諧音更名為湛山村,沿用至今。“湛”字概括了這裡山清水秀、海天一色的自然環境。
歷史遺蹟
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後,在湛山村周圍建了許多炮台。據《膠澳志》載,“太平山東一公里許為湛山平崗無高峰,最高處海拔80餘公尺,德人建炮台於上,分一、二、三號南北排列,名中央炮壘,乃青島東部之重要防禦地帶,由此東北一公里有小嶺名小湛山,德人建有四號炮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青島市是亞洲唯一戰場,湛山一帶也是其中重要戰場之一。這些鋼筋混凝土炮台,1914年日德之戰中大都被炸毀,至今遺蹟尚存。
1931年,國民政府交通部長葉恭綽客寓青島,與佛學家周叔迦等人發起創建佛寺,認為湛山“負山面海、原奧而平、左右迴環、獨具一格,實屬佛家佳境”。著名高僧倓虛法師應邀來青主持寺務,歷時十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