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活(植物)

大活(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呈長紡錘形,常分枝。根莖部表面密生橫紋,頂端有莖痕或莖葉殘基,根長短不等,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時顯縱橫紋及橫長皮孔。質堅脆,易折斷,斷麵皮部棕色,木質部黃色。氣特異而強烈,味辛、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活
  • 拼音: Dà Huó
  • 別稱:獨活、香大活、走馬芹、走馬芹筒子
基本信息,栽培技術,

基本信息

【拼音名】 Dà Huó
【別名】 獨活、香大活、走馬芹、走馬芹筒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
採收和儲藏:春播在當年10月中、下旬,秋播於翌年8月下旬,葉呈枯萎狀態時採挖,抖去泥土,去掉殘莖及鬚根,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m。根圓柱形,有分枝,徑3-5cm,表面黃褐色至褐色,有濃烈氣味。莖基部徑2-5cm,有時可達7-8cm,通常帶紫色,中空,有縱長溝紋。基生葉一回羽狀分裂;葉柄長達15cm,下部有管狀抱莖的葉鞘,莖上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輪廓卵形至三角形,長15-30cm,寬10-25cm,葉柄長至15cm,下部為囊狀膨大的膜質葉鞘,常帶紫色;末回裂片長圓形、卵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7cm,寬1-2.5cm,急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白色軟骨質粗鋸齒,具短尖頭,基部兩側常不等大,沿葉軸下延成翅狀,序托葉簡化成無葉的、顯著膨大的囊狀葉鞘,外面無毛。夏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直徑10-30cm,花序梗長5-20cm;傘輻5-10條,線狀披針形;花白色;無萼齒;花瓣倒卵形,先端內凹;花柱基短圓錐狀,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黃棕色,有時帶紫色,長4-7mm,寬4-6mm,無毛,背棱扁,厚而鈍圓,近海綿質,側棱翅狀,較果體狹,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林緣、滔旁、灌叢及山谷山谷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及華北等地。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除濕止痛。主感冒;頭痛;芽痛;風濕痹痛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耐寒,適應性強。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春播於3-4月,但產量和質量較差,通常採用秋播,適宜播期因地而異,華北地區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穴播按行株距35cm×(15-20)cm開穴,穴深5-10cm,條播按行距3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播下,然後蓋薄層細土,壓頭。穴播1hm2用種量11.25kg,條播22.5kg,播後15-20d出苗。
田間管理 第2年早春幼苗返青後,苗高5cm左右開始間苗,條播每隔留1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2次間苗每隔10cm左右留1或每穴留3-5株。每3次於苗高15cm左右進定苗,每隔12-15cm留1株或每穴留1-3株,每次間苗時,都應結合中耕除草,待植株長大封襲前進行。
病蟲害防治 斑枯病,為害葉,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多抗黴素100-200單位噴霧。黃鳳蝶,幼蟲為害葉片,幼齡期用表蟲菌(1g菌粉含孢子100億)500倍液或Bt乳劑200-300倍液噴霧,也可人工捕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