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鎮(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大洋鎮)

大洋鎮(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大洋鎮)

大洋鎮為一地名,在我國浙江省、福建省和廣西省等多地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洋鎮
  • 外文名稱:Daya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縉雲縣的東南部
  • 電話區號:0578
  • 郵政區碼:321412
  • 地理位置: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
  • 面積:150平方公里
  • 人口:16283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仙都
  • 火車站縉雲站縉雲西站
  • 車牌代碼:浙·K
  • 地形地貌:地形以中山為主
  • 農業作物:高山蔬菜、馬鈴薯、水稻
行政區劃,地形地貌,經濟建設,大洋十八怪,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大洋鎮位於縉雲縣的東南部。鎮政府駐地前村,在縣城東南39公里。鎮以境內有“大洋山”而得名。東與仙居縣和永嘉縣毗連,西南與青田縣交界,西與石筧鄉相鄰,西北與方溪鄉接壤,北與大源鎮胡源鄉連線。面積150平方公里,5134戶,16283人(其中非農業313戶,380人),分設27個村民委員會。2008年2月,撤消南溪鄉、木栗鄉建制,行政區域調整後,將其行政區域與原大洋鎮合併成立新的大洋鎮。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生態立鎮、綠色興鎮、旅遊強鎮”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洋鎮是省級生態鎮、省教育強鎮、麗水市綠色農產品基地、麗水市山花鄉鎮,榮獲浙江省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是縉雲縣發展效益農業的排頭兵,是旅遊開發的處女土。

地形地貌

地形以中山為主,地勢為全縣最高,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群山綿延,奇峰迭起,澗谷幽深。其中大洋山主峰1500.6米,為括蒼山脈最高峰。鎮政府駐地前村為地勢平緩的高山盆地。氣候溫涼,夏季可為避暑勝地。境內有庫容1520萬立方米的大洋水庫(大洋湖),有裝機600千瓦的盤溪一級電站。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仙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景點有大洋山日出(雲海)、高山明珠——大洋水庫、風動岩、寨背、靈宵岩、雙蛇洞、仙人頭、烏龜趕海、洞罐岩和西殿等。大洋山為盤溪、永安溪及周圍山澗發源地,分屬甌江、靈江和楠溪江水系。降水量充沛,水資源為全縣最豐富,雖然水利設施不全,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仍能為林木和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年平均氣溫13.5°C ,無霜期202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89毫米。森林資源豐富,植被種類繁多,自然植被完整,面積大,珍稀樹種分布集中。山多地少。礦產以花崗岩貯量較大。五(雲)塔(下)公路經駐地前村於境內斜貫。

經濟建設

全鎮有耕地11467.68畝,其中水田6015.78畝,主要種植高山蔬菜、馬鈴薯、水稻等,林地209023畝,主要以松杉樹為主,次為厚朴杜仲等木本藥材,以及杉木、毛竹。2007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0703.9萬元。發展高山蔬菜8000畝(其中茭白5000多畝),實現產值500萬元,夏菇300萬袋,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高山花卉400畝(盆花占40%,種球複種占25%,蘭花占35%),實現產值500萬元。現已形成幾大基地,高山蔬菜基地8000畝,夏菇基地300萬袋,高山花卉基地450畝,板栗基地1500畝,杉木基地3800畝,有機茶葉基地300畝,木本藥材(厚朴、杜仲為主)基地8000畝。鎮內有九年制大洋學校一所,國小兩所,大洋學校近年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吸引了鎮外、縣外廣大學子前來求學。

大洋十八怪

大洋十八怪第1怪 南腔北調方言亂
各村方言大不同,南腔北調十來種。
大洋十八怪第2怪 一間房子隔兩段*
房屋前後分兩戶,背靠著背各有主。
大洋十八怪第3怪 筆直杉樹滿地畈
山場林木難管理,地頭植樹最適宜。
大洋十八怪第4怪 亂石壘牆久不癱
鵝卵亂石壘房牆,歷盡滄桑久不癱。
大洋十八怪第5怪 南溪方言自成派
南溪方言真稀罕 獨具一格自成派。
大洋十八怪第6怪 陳年老酒不易買
陳年佳釀珍藏久,紅薯洞裡度春秋。
以下大洋特有風情需要更詳細註解!
大洋十八怪第7怪 閒牛放山毋需管
閒耕牛放深山,任憑遊蕩甭照管。
在大洋山周邊村莊,在春季農忙過後,一些養牛戶,都習慣把牛放在大洋山深處,任憑牛群在山上覓食逛盪。過了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派人去尋找一次。確定一下牛群的方位。因此,有些外地遊客到大洋山間遊玩,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結隊、沒有人看管的牛群,紛紛以為是野牛!
大洋十八怪第8怪 宴席四桌多加菜
婚宴席上分親疏,其中四桌多加菜。
在以前的原南溪、木栗兩個鄉的一些周邊村莊,人們一般會把舉辦婚宴的場地,安排在一幢房子最中間、左鄰右舍公用的大堂里。大堂里特意準備了四張八仙桌(大方桌)、十六張凳子供貴賓就坐,俗稱“上四桌”。
在這些貴賓當中,有男女雙方至親和長輩。還有的是:替男女雙方打造、油漆家具的工匠。另外,還有替女方做嫁衣的裁縫師傅。
讓不了解當地風俗的人,感到意外和納悶的是:“上四桌”上的菜餚,要比其他桌上的菜餚要多好幾個!
現在,在當地的一些婚宴上,依然會設立“上四桌”來安排貴賓就坐。而多加菜這個習俗已不多見!
大洋十八怪第9怪 喜宴席上發肉塊*
宴席之上擺肉塊,一桌八人作兜帶。
在以前的木栗村周邊一些村莊,在一些紅白喜事的宴席上。宴席間,都會上兩大碗一共有16大塊、不放任何調料的豬肉塊。用來讓每一桌的八位食客兜帶回家!現在,這種習俗已經廢除。
大洋十八怪第10怪 組合花床占房半*
組合花床面積大,床裡帶櫃占半房。
在木栗及周邊的一些村莊,曾經有一種大花床,占地面積很大。這種花床內外分兩層。踩著十來公分高的花床地板(當地人叫“踏床凳”)進去,第一層的一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長八九十公分,高有五六十公分左右,半邊可以裝馬桶、半邊裝有抽屜的柜子。當地人叫“尿盆櫃”。尿盆櫃蓋上可以上下合攏的蓋子後,就可以當凳子坐。而另一邊是一個裝棉被的柜子,當地人叫:“棉絮櫃”。也有些人喜歡做一張小書桌。最裡邊才是床。
大洋十八怪第11怪 半鍋粗糧半鍋飯
庭巧婦巧節糧,半邊米飯半粗雜。
在與溫州永嘉相鄰的一些村莊,當地的村民燒煮的一種飯叫“燜飯”。其燒法是:將米飯燒至五六成熟時,濾掉一些米湯後,再把米飯煮熟、水汽乾燥為止。
在以前,由於當地村民生活並不富裕。為了節省大米,很多人在燒飯時,別出心裁的加進一些粗糧。其煮法是:將米飯燒至五六成熟時,濾掉一些米湯後,再拿幾個紅薯或土豆去皮後切成片,擋住半生不熟的米飯,把五六成熟的米飯推向一邊。然後,再在留有空餘的鍋里這一邊放進紅薯、土豆或紅薯乾。然後,把米飯煮至熟透水汽乾燥為止!
在吃飯時,主人都習慣不厭其煩的用木飯鏟把那些雜糧刮壓成糊狀,再讓家人或客人盛去吃。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都用電飯鍋煮飯了。估計這種“半鍋粗糧半鍋飯”難得一見!
大洋十八怪第12怪 灶台上方掛肉塊
無囪灶台火煙大,熏制臘肉好地方。
在以前,大洋山區的村民家的灶台都是“平灶”,沒有煙囪。因此,煙燻火燎的灶塘上方就成了熏制臘肉和各類瓜果、筍乾的好地方。這樣做,真是一舉兩得,既可以節省一個裝豬肉或裝各類瓜果乾的容器,又可以防止食品的腐爛。而且,這樣熏制出來的臘肉和各類瓜果、筍乾,味道更好!
另外,當地村民還在灶台上方熏制一些經過挑選後,已經劈開的毛竹段。以備未來聘請木工師傅打造家具時,必須要用的“銷釘”(當地人叫“竹陳”)。現在,還有一些村民,依然在有煙囪的灶塘上方,熏制臘肉和各類瓜果、筍乾。
大洋十八怪第13怪 宴席愛上瓜果乾*
新鮮瓜果烤壓曬,酒宴席上數道菜。
在以前,人們把自家種植的一些嫩南瓜、瓢瓜(葫蘆瓜)、黃瓜、等瓜果放在灶膛里烤熟後,再放在石磨中間壓去水分,再拿到太陽底下暴曬或掛在灶台上方熏乾。再加上各種豆角類曬制的乾菜。出現在紅白喜事的宴席上,成了一桌豐盛、地地道道的“乾菜宴”。現在的村民,依然還保存著曬制瓜果、竹筍、豆角乾的習慣。可是,在紅白喜事的宴席上,已並不多見。
大洋十八怪第14怪 表叔表嬸莫亂喊
表嬸是在叫岳母,岳父竟然稱表叔。
在與溫州永嘉相鄰的一些村莊,那些村民不但說的是永嘉方言。而且風俗習慣與永嘉一樣。那些村莊的村民習慣叫岳父為“表叔”,叫岳母為“表嬸”。因此,初來乍到的人到了大洋那些村莊後,不要隨隨便便叫人家“表叔”“表嬸”嘍!
大洋十八怪第15怪 多彩米塑慶嬰誕
嬰兒出生喜慶賀,分放米塑示快樂。
在木栗村等地,每當有村民家庭誕生一個嬰兒後,家裡人一般就要用米粉,做一些像小雞模樣的米塑(當地人叫米雞兒),分發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以示慶賀。
這種米塑的做法是:把米粉加熱水搓成團,捏成小雞模樣的形狀後,再用一些五顏六色的、已經加入少量顏料的米粉團搓成細細的長條。把它鑲嵌在小雞模樣米粉團上,鑲嵌成各種圖案,然後,直接捏平!
大洋十八怪 第16怪 冬季取暖灶前鑽
灶前燒柴炭火旺, 歡聚一堂同取暖。
寒冬臘月的山鄉,一些沒有地方可以去玩樂的村民,都喜歡在自家的灶塘前,燒一個粗大的木柴或樹樁來取暖。一家人或前來串門的左鄰右舍,圍坐在灶塘前,享受著煙燻火燎的快樂,談天說地、其樂融融。(當地人叫“談火塘”)
大洋十八怪第17怪 圓木容器陪嫁囡*
兜盆盒升斗盂桶,陪嫁女兒婿家紅。
在與溫州永嘉相鄰的一些村莊,一些村民在自己女兒出嫁時,都會給女兒做了不少生活中各式各樣,製作的非常精細、小巧玲瓏、大大小小的木製容器當嫁妝,當地人叫“圓木”或“三十六桶”。什麼兜、盆、盒、升、斗、盂、桶、成雙成對,應有盡有。少則十幾個,最多的有36個。如果有人真有三十六桶陪嫁女兒,是一件非常風光、非常值得人們羨慕的事!
在這些當嫁妝的“圓木”當中,最有特色的一件叫“鵝兜”,是必不可少的。那模樣非常像一隻張開翅膀的鵝,既可以當洗腳盆,又可以當嬰兒的尿盆。還可以當提籃,裝待洗或洗好的衣服。
大洋十八怪第18怪 童恙需吃百家飯
孩童年幼體多病,乞米百家拜神靈。

地理位置

縉雲縣大洋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