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中脊火山帶

大洋中脊火山帶

大洋中脊火山帶也稱大洋裂谷火山帶,是由火山活動、岩漿上升和地震,所形成的火山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洋中脊火山帶
  • 別名:大洋裂谷火山帶
  • 形狀:呈“W”形展布
  • 著名火山:海克拉火山
特徵描述,火山分布,著名火山,

特徵描述

大洋中脊火山帶也稱大洋裂谷火山帶,從北極盆地穿過冰島,到南大西洋,向南繞非洲的南端轉向與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陸北端與東非裂谷相鄰。向南繞澳大利亞向東,與太平洋中脊南端相鄰,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東部、向北延伸又進人北極區海城。整個大洋中脊構成了“W”形圖案,成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總長約8萬千米。大洋裂谷中部多為隆起的海嶺,比兩側海原高出2-3乾米,所以被稱為大洋中脊,在海嶺中央又多有寬20-30千米、深1- 2千米的地塹,所以又稱其為大洋裂谷。大洋內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帶上,人們稱其為大洋中春火山帶。

火山分布

大洋中脊火山帶上的火山分布不是很均勻,多集中於大西洋裂谷帶,北起格陵蘭島,經冰島、重速爾群島至維德角群島,這一集中帶長達萬餘千米,海嶺由玄武岩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噴發的產物。
由於火山多為海底噴發,一般不易被人們發現,據有關數據記載,大西洋中脊僅有60餘座活火山,冰島就位於大西洋中脊上。冰島上的火山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島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餘座,人們稱其為大山島。據地質學家在1960年所做的統計,在近1000年內,大約發生了200多次火山噴發,平均5年噴發一次。
在太平洋中脊,於南緯6-14°的太平洋東隆的軸部,新生代以來的裂隙噴發,形成了寬40- 60千米、長800千米的玄武岩台地,發現的活大山僅有14座,其活動強度與頻度都不如大西洋裂谷火山帶。
在印度洋,有三列走向海庭山脈,即海嶺,僅有部分火山露出海面而成火山島的,如塞香爾群島和馬爾克林群島,它們都是現代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等散火山分布,它們是以山島嶼出現,如太平洋海底大山噴發形成的島嶼有夏威夷群島,這些火山島嶼由玄武岩構成,與大洋裂谷帶內的火山岩基本相同。

著名火山

著名的活火山有海克拉火山,從1104年以來有過20多次大的噴發。
拉基火山於1783年的一次噴發為人們所目睹,從25公里長的裂縫裡溢出的熔岩達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蓋面積約565平方公里,熔岩流長達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災害。
1963年在冰島南部海域火山噴發,這次噴發一直延續到1967年,產生了一個新的島嶼-蘇特塞火山島,高出海面約150m,面積2.8平方公里。6年之後,在該島東北32公里處的維斯特曼群島的海邁島火山又有一次較大的噴發。這些火山的噴發,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噴發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