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口遺址,位於山西省翼城縣隆化鎮大河口村東北,距縣城約6公里,分布面積約80萬平方米,經考古調查、勘探和局部發掘得確定知為新石器時代、周代、漢代時期。新石器遺址位於西部,西周遺址位於中部,東周遺址位於東北和北部,墓群位於遺址的中部偏北,漢代遺址位於遺址的南部,文化層厚約0.5-2.5米。斷崖上暴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內採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片;西周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罐殘片;春秋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甗、泥質灰陶繩紋盆、罐殘片;戰國時期的卷草紋瓦當殘片及陶支墊;漢代的繩紋筒瓦、板瓦等殘片。
2019年10月7日,大河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河口遺址
- 地理位置:山西省翼城縣
- 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
- 所處時代:西周至春秋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Ⅰ-8
遺址特點,價值意義,保護措施,
遺址特點
大河口遺址分布面捉戶匙積約80萬平方米,經考古調查、勘探和局部發掘得確定知為新石器時代、周代、漢代時期。新石器遺址位於西部,西周遺址位於中部,東周遺址位於東北和北部,墓群位於遺址的中部偏北,漢代遺址位於遺址的南部,文化層厚約0.5-2.5米。斷崖上暴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內採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片;西周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罐殘片;春秋時期的夾砂灰陶繩只戶紋鬲,甗、泥質灰陶繩紋盆、罐殘片;戰國時期的卷草紋瓦當殘片及陶支墊;漢代的繩紋筒瓦、板瓦等殘片。
價值意義
大河口遺址的發掘不僅出土了大量青銅器、漆木器、玉器等重要文物,為研究西周時期的器用制度和墓葬制度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更為拔海囑重要的是發現了一個不見於傳世文獻記載的西周封國——霸國。對於研究西周時期晉南地區的封國及其與晉國間的關係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大河口遺址對研究該區域漢代及漢代以前不同時境估騙祖期文化和人群聚落的變遷。台立立進而解釋大河口人群祝坑只為何選擇在此建立聚落,並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重要的意義。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大河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戀享催立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