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上世紀70年代
流花路廣州火車站建成啟用前,一直是廣州鐵路主要的客運樞紐,見證了廣州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經濟困難時期,曾有謠言稱廣九站開放三日,讓民眾去
香港,不用通行證,結果引發混亂;很多國家元首來訪,都是通過廣九站踏入
廣州。
流花路新火車站建成後,廣九站雖客運功能停止,但建築一直存在,直至1985年,因房地產開發而遭徹底剷除。
主要事跡
老城紀事:廣九風雨
香港劃歸英國管治之後,隨著建設逐步完善,作為廣東省城的
廣州,與香港的快速交通愈顯必要。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廣東候補知府易學灝,向兩廣總督李瀚章申請,擬湊集商股方式,修建兩地之間的鐵路。時因
粵漢鐵路尚未修通,計畫沒被朝廷批准,直至1899年,
清政府與英國議定,修建
廣州至(英租借地)
九龍的鐵路,又因故而擱置。8年後,即
1898年8月,才讓英國人取得廣九的承辦權。
1907年1月,京漢鐵路總辦唐紹儀,與中英銀公司在北京訂立《
廣九鐵路借款契約》總計20條。契約上:
廣九鐵路從
廣州大沙頭至
九龍178.55公里,雙方商定,以
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英、華兩段,英段長35.78公里,由英方負責修築;華段長142.77公里,由中方向英方借款修築。這年上半年完成設計,8月同時動工。僅過兩年,1909年,
廣州火車站就在大沙頭落成,1911年10月8日,廣州至深圳的鐵路通車。年底,中、英兩段鐵路在
羅湖橋接軌連通。這時,恰逢武漢辛亥革命爆發,注定清廷無福消受,1912年中、英兩方訂立聯軌營業契約。這條路,
廣州方面稱“廣九”,港英當局稱“九廣”。跨越
深圳河的
羅湖橋,則是由
廣州人的驕傲———詹天佑先生改裝為鐵路橋,讓火車可以通過。該橋重達250噸,兩端橋孔為6.17米鋼槽梁,中橋孔為32米鋼樑,十分“大舊”,雨季會阻礙泄洪,造成水浸。今天如“自由行”,還能看見舊橋就在近旁。
歷史
清時期
19世紀末,
香港已成英國的
殖民地,
港英政府開始向
清政府提出
九龍—
廣州的鐵路修築計畫,以方便英國將貨物和人員快速運往
內地市場。
1898年,英國強索
廣九鐵路的貸款權,並在英國的壓力下,
清政府鐵路大臣
盛宣懷與英商
怡和洋行於1899年簽定了《廣九鐵路借款草契約》。按這份草約,
廣九鐵路計畫修築121英里,中間以深圳(當時實為
新安縣)
羅湖橋為界,分為英、華兩段。其中
香港境內的英段鐵路(今
港鐵東鐵線)長22英里,由英國政府負責修建,資金由英國政府在
香港發行
公債籌集;華段鐵路(今
廣深鐵路)長度為89英里,由
清政府負責修建。
宣統三年(1911年),
廣州第二條鐵路——
廣九鐵路全線建成通車,並在大沙頭設站,因是廣九鐵路的起點站,故名為
廣九車站,又稱
大沙頭火車站,採用西方近代建築風格。當時的
廣州建成區包括了廣州城、東關、
南關、
西關及河南五大片區。大沙頭(島)位於
廣州的東南角,即東關以東的山體(今東山一帶)南麓。廣九車站則選址在大沙頭島西側對岸,即築
橫沙南側,成為了當時
廣州城東南方的城界標誌建築物。
民國時期
1922年3月21日,廣東革命軍總參謀長
鄧鏗將軍乘坐火車從
香港返回
廣州,在到達廣九車站準備離開時,被兩名兇徒殺害。一般認為,事件原因是
鄧鏗在
孫中山和
陳炯明兩者的矛盾、政爭中,被陳炯明視為眼中釘,從而被陳炯明的部下陳覺民、陳達生等人策劃刺殺。同年夏季某天,
孫中山來到了廣九站,乘火車趕到50公里外的
石龍坐鎮指揮圍剿
陳炯明的戰鬥。
1937年8月,
國民政府為連通廣九、粵漢
兩路,利用原設計修築黃埔支線的一段路基,修建
粵漢鐵路西聯站至
廣九鐵路石牌站的一段鐵路,稱為“廣北聯絡線”。1940年,侵華日軍為擴建天河機場,將
廣九鐵路東山(
梅花村)至石牌間3公里線路拆除,改由東山向東北方經沙河連線
石牌站,在與廣北聯絡線接軌處設天河站(今
廣州東站)。
抗日戰爭結束後,
廣九鐵路局撤銷,廣九鐵路華段劃歸粵漢區鐵路管理局管理。至1947年,為配合當時中華民國交通部粵漢區鐵路管理局對
粵漢鐵路、
廣三鐵路、
廣九鐵路全面管理,修築了一條由廣北聯絡線雲麓至廣九鐵路永村的聯絡線,兩端設雲麓、永村線路所,稱為“雲永聯絡線”。至此,
粵漢鐵路上的客運列車可以直達大沙頭火車站,大沙頭站擴張為廣九及粵漢
兩路的旅客列車的始發、終到站,並改名為
廣州東站,僅負責客運業務。同時,
粵漢鐵路的原終點站黃沙火車站更名為
廣州南站,主營貨運及列車編組。
至1940年代末,該時期的
廣州雖然已經向南發展到今瀝滘村所在地,但其他方向基本沒有延伸。大沙頭火車站從城市東南角轉變為東部標誌物,漸漸被城市包圍。由於火車站仍處於城市邊緣地帶,對市內交通沒有太大影響;而且臨近
城市中心區,故其有日益壯大之勢。而車站站前的
白雲路全長0.5公里,由於地處火車站門前,在1949年前一直是
廣州市最寬的馬路,且為首次嘗試中間設綠化帶的複式馬路,當時成為模範馬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之後,
廣州地區鐵路運量逐年增大,廣州鐵路分局也對鐵路及站場進行整體改造。1951年,
廣州東站更名為
廣州站,確定為廣州地區的鐵路客運專用站,但廣州民眾通常仍然慣稱“東站”。
隨著1957年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京漢鐵路和
粵漢鐵路合併為
京廣鐵路,以及1960年廣州西南大橋(後更名珠江大橋)建成,
廣三鐵路與京廣、廣深
兩路接軌,廣州站客流量越來越多。且當時
廣州鐵路樞紐內的其他車站皆主營貨運,故廣州站成為了廣州市內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客流壓力極其沉重。1962年全年傳送旅客317萬人次,日均近1萬人次,節日高峰每天2萬至3萬人次。當時車站擁有股道11條,站場狹小,存車線不足,旅客列車的到發和存放、車輛檢修、整備均共用股道,甚至沒有正式的候車室,因此站內十分擁擠。每逢節日更需借用站前馬路搭建臨時候車與行包棚。
1950年代,為配合當時廣東省省委書記
陶鑄將
廣州建設成為“東方巴黎”的構想,廣州新客站(今廣州站)的建設規劃被提上日程。1958年,選址流花橋的
廣州新客站動工;至1962年由於大躍進運動對中國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害,中央壓縮建設投資規模,新客站工程暫停。同年,
廣州站發生了一起特別事件。1962年6月,由於當時中國大陸正值經濟困難時期,而國民黨也利用這個機會派特務到
廣州散布謠言、煽動民眾,引起了1962年廣東各地“逃港潮”,甚至謠傳“英女王生日,六一大放(入境)三天”、“邊境開放三天,不用通行證可以去
香港”,結果在當年6月1日,一千多人沖入火車站,等候購買往
平山、
深圳的火車票,晚上增至兩千餘人,稱“廣州站事件”。
廣州市公安局派出宣傳車進行教育勸導。人群中有人挑動民眾起鬨鬧事,繼而發生騷動,到現場了解情況的時任
廣州市副市長孫樂宜也被數百人包圍。6月2日零時,市公安局組織警力強制收審鬧事人員,才平息事態。
1972年
廣州新客站復工;1974年4月12日,新廣州站建成啟用,廣州鐵路樞紐布局也相應作出調整。
廣州新客站正式命名為廣州站,位於大沙頭的原廣州站恢復名為廣州東站,其所有客運業務逐步移至新廣州站,暫時作為簡易客車技術整備作業站保留。1984年9月,位於
廣州站西北的
廣州客車技術作業整備站(廣州客技站)竣工投產,同時原廣州東站客技整備所停用,永村至廣州東站間線路全部封閉。
至1980年代,伴隨廣州的
城市發展,昔日處於城市邊緣的大沙頭火車站已經被城市包圍。1984年11月,大沙頭原
廣州東客技站至天河一段原
廣九鐵路被拆除,雲永聯絡線隨之撤銷。這段線路上的東華東路、
署前路、
達道路、
梅花村、東風東路等8處市區內的繁忙平交道口同時拆除,改善了市區交通,如今成為了內環路的一部分。而大沙頭火車站也成為了一個“遺留”的車站,再也沒有鐵路連線,於1985年初被清拆。此地權仍屬
廣州鐵路局(今
廣州鐵路集團),在1997年,大沙頭火車站原址上建成了三棟高層廣鐵集團鐵路宿舍住宅樓,和一棟廣東省交通廳辦公樓(廣東交通
大廈)。
2010年,
越秀區園林綠化局按照《
白雲路綠化升級改造方案》,將白雲路中間的綠化帶,打造成為廣九火車站紀念公園。在綠化帶東端設定花崗石蒸汽火車頭雕像,綠化帶兩端用石制的枕木、鐵軌和火車輪圍邊,橫過綠化帶的人行道鋪設仿鐵軌金屬凹槽。工程在2010年7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