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沙村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屬東莞縣第九都。
清,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三區金桔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四區犀牛陂鄉,大嶺山人民公社大沙生產大隊,大嶺山區大沙鄉,東莞市大嶺山鎮大沙管理區,大嶺山鎮大沙行政村。
行政區劃
大沙村為東莞市大嶺山鎮
大沙村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大沙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820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自然資源
大沙村自然資源有大沙古樹林,位於村圍背底,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最大120米,呈半月形,總面積約40畝。林木繁茂高大,村民稱為“風水林”。2002年,經東莞市林業局會同廣東省林業廳有關專家、學者考察,林內有榕樹、荷木、樟木、鴨腳、青果榕、白東、桂苜等30多個樹種,有1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575棵。2006年4月,被東莞市綠化委員會列為“古林保護區”和“古林科研基地”。
人口
2015年末,大沙村戶籍人口1936人,其中男923人,女1013人;80歲以上32人,最年長者100歲(女);海外留學人員3人。外來暫住人口45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60多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2人。
經濟
大沙村傳統經濟以水稻種植為主,花生、甘蔗、橙橘、荔枝、龍眼也有大面積種植。改革開放初期,村中有糧油、紅磚、榨糖、碾米等加工廠。1992年後,隨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大沙村有工業企業40家,私營個體工商戶600家,經營行業涉及家具、印刷、塑膠、五金等,集體廠房配套設施面積3萬多平方米,經營總收入1559萬元,總支出438萬元,集體總資產9601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大沙村村內有民辦華強學校1所。
文體事業
2015年末,大沙村有籃球場2個,文化廣場1所,公園1處,老人活動中心1所,農家書屋和電子閱覽室1間(2015年藏書1.8萬冊)。
基礎設施
20世紀80年代末,大沙村通電,9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大沙村有鄉道大嶺山大道經過村境。
歷史文化
大沙村因殷姓村民由雙寶崗挑貨郎擔到大沙圩,以賣布為業,後立村,以大沙為村名。
世居村民
大沙村世居村民為殷姓,其先祖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遷移至此地。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大嶺山話。
傳統民居
大沙村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40座。其中建於民國時期的青磚瓦房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均已空置。
2010年,大沙村殷氏族譜籌委會纂修《大沙村殷氏族譜》。2001年7月,大沙村民委員會制訂《大嶺山鎮大沙村村規民約》。
民國四年(1925年),中共黨員彭湃到村開展農民運動。民國五年(1926年),中共黨員蔡如平、李鶴年和村民殷偶生,先後在村內設立農民協會、農民自衛隊和農民夜校。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黨員張英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組織大沙自衛隊進行抗日活動。
風景名勝
殷氏宗祠,建於明代,清光緒年間、1992年、2009年3次重修,占地面積370平方米,用青磚、紅石、佳木建築,布局三進,仍作宗祠使用。
古井始建於民國年間。井口為八卦形,後在井口鋪∽層麻石。
地方特產
大沙村農產品有荔枝,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松糕、米餅和龍眼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