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創作背景,選角過程,拍攝過程,後期製作,製作發行,製作公司,上映時間,播出信息,影片評價,大眾評分,
劇情簡介
1948年秋,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義說服了蔣介石,將自己所指揮的60萬軍隊留在了華北,並取得了國民黨在華北的黨政軍及經濟大權。
為了拖住並殲滅傅作義集團,中共中央命令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與聶榮臻率領的華北野戰軍會合,發起平津戰役。很快,傅作義的親信部隊35軍被解放軍圍困並殲滅在新保全城內。這時,解放軍不僅完成了對張家口的包圍,並鉗制住了傅作義的主力部隊及蔣介石的三千軍。林彪率領的東北野戰軍入關與聶榮臻會合後,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
平津戰役打響後,傅作義多次秘密地與中共中央聯繫,進行和談接觸。毛澤東1949年新年獻詞中列出戰犯名單後,傅作義再次派代表與中共談判,由於雙方所提條件懸殊太大,談判沒有成功。傅認為只要守住天津,就能達到目的,於是下令陳長捷死守天津。同時,派代表繼續與中共談判。談判未結束,天津便失守,傅作義的幻想破滅了,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決北平的協定。當天,蔣介石發表了“引退”聲明,回到了老家浙江溪口。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毛澤東 | 古月 | 周貴元 | 中共中央主席 |
周恩來 | 蘇林 |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 | |
劉少奇 | 郭法曾 |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 |
朱德 | 劉懷正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 |
林彪 | 馬紹信 | 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 |
羅榮桓 | 魯繼先 | 第四野戰軍政治委員 | |
聶榮臻 | 史崇仁 | 華北軍區司令員 | |
蔣介石 | 趙恆多 | 中華民國總統 | |
任弼時 | 路希 | 中央書記處書記 | |
鄧小平 | 盧奇 | 第二野戰軍政治委員 | |
劉伯承 | 傅學誠 | 第二野戰軍司令員 | |
粟裕 | 謝偉才 | 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 | |
陳毅 | 劉錫田 | ---- | |
張治中 | 智一桐 | ---- | |
李宗仁 | 楊次禹 | ---- | |
陳長捷 | 徐光明 | ---- | |
鄧寶珊 | 里坡 | ---- | |
傅作義 | 李定保 | 翟萬臣 | ---- |
郭景雲 | 江化霖 | ---- | |
蘇靜 | 姚居德 | ---- | |
李德全 | 陶玉玲 | ---- | |
梅蘭芳 | 梅葆玖 | ---- | |
劉亞樓 | 張衛國 | ---- |
參加演出人員 | 梁家偉、王國亮、全解放、劉一兵、荊明華、劉偉、儲智博、韋健、馬海燕、孫寶光、劉吉人、張小青、齊濤、左傑、王彪、周智勇、奧莉娃、穆寧、塔碧迪立、阿依努爾、凱薩、徐婧、趙祚防、楊兆權、張連生、陸國奇、肖林、田玉林、李煥章、韓躍華、梁鐵堅、陳渝聲、劉金泉、陳妙華、壯蕾絲·瓊斯、顧小龍、滿書亮、郭連文、畢彥君、紀軍、張建民、李傑、韓再省、錢萬千、蔡永利、於莉莉、王元祿、王復生、王大為、劉潤成、田禾、蕭虹、段作章、張玉善、李復生、張鐵駒、賀正祁、周傳一、石丙立 |
職員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監製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道具 | 選角導演 | 配音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燈光 | 錄音 | 劇務 | 布景師 | 發行 |
---|---|---|---|---|---|---|---|---|---|---|---|---|---|---|---|---|---|---|---|---|---|
顧問:張震 楊國宇 蘇靜 葉子龍 崔月犁 陳荒煤 丁嶠 | 製作策劃:范振生 | 八一電影製片廠 | 總導演:李俊、首席導演:楊光遠、韋廉 景慕逹 翟俊傑 蔡繼渭、導演:趙繼烈 | 楊軍 宋業明 郭曉東 陳信 | 王軍 史超 李平分 | 攝製指揮:蕭穆 攝製策劃:滕安慶 楊慶衛 攝影:曲培明 桑華 朱鹿寶 副攝影:張超英 董亞春 空中攝影:石少升 特技攝影:王兆民 | 作曲:施萬春 溫濤 | 魯崇增 黃迎夫 | 道具策劃:龐烈舟 道具:艷連芳 劉清斗 孫占江 | 楊軍 宋業明 郭曉東 陳信 | 楊軍 宋業明 郭曉東 陳信 | 徐懷中 | 美術指導:寇洪烈 美術:費蘭春 崔登高 趙常生 副美術:金榮哲 張春和 | 化妝造型:易明慧 李道訓 流虹 化妝:白麗君 楊碩玲 | 服裝策劃:孫玉樹 服裝:李秀榮 劉正富 董國謀 | 繪景:王玉昆 許峰 | 照明:張振生 劉成輝 侯廣順 | 錄音指導:李林 史平一 錄音:孫舉振 音響:韓愛起 柏朝輝 | 槍械:楊仁緒 | 煙火指導:於澤 煙火:魏新才 靳文年 尹星雲 王其軍 置景:姜會才 高阿馬 李喜清 劉振濤 | 八一電影製片廠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毛澤東演員:古月配音:周貴元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擁有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善於集中集體智慧提出指示。組織指揮平津戰役,並和周恩來一同在西柏坡熱情接待了傅作義。
- 蔣介石演員:趙恆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總統。面對前兩次戰役的戰敗,在天津失守、北平和解後,蔣介石不得不假裝“引退”回到了老家浙江溪口。
- 傅作義演員:李定保配音:翟萬臣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錯誤認為天津好守,下令陳長捷死守天津,同時派代表與中共談判。天津失守後,傅作義幻想破滅,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決北平的協定。
- 周恩來演員:蘇林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擁有堅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為感謝傅作義對和平解放北平的貢獻,周恩來和毛澤東一同在西柏坡熱情接待了傅作義。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林彪戲中分量重。有人主張不寫林彪,還有人主張寫成反面人物。為了力求反映歷史的真實,對原劇本中林彪的一些細節做了修改。
片中演員用國語還是方言,是有講究的。攝製組決定一部分領袖和將帥講方言,其餘人物講國語。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屆次 | 類型 | 獲獎對象 | 結果 |
---|---|---|---|---|---|
1992年 | 大眾電影百花獎 | 第15屆 | 最佳故事片 | 《大決戰之遼瀋戰役》 | 獲獎 |
中國電影金雞獎 | 第12屆 | 最佳故事片獎 | 《大決戰之遼瀋戰役》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李俊、楊光遠、韋廉、蔡繼渭、 趙繼烈、翟俊傑、 景慕逵 | 獲獎 | |||
最佳美術 | - | 獲獎 | |||
最佳道具 | - | 獲獎 | |||
最佳煙火 | - | 獲獎 | |||
最佳剪輯 | -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 | 提名 | |||
最佳化妝 | -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 | 提名 | |||
廣電部“優秀影片獎” | 1991年度 | - | - | 獲獎 | |
第三屆解放軍文藝大獎 | 第3屆 | - | - | 獲獎 | |
2022年1月 | “新時代國際電影節·金揚花獎” | 《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 獲獎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早在20世紀50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就曾醞釀將三大戰役搬上銀幕,但由於條件限制,最終沒能如願。“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話劇舞台上曾出現了三大戰役,但影響不大。1986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指示將三大戰役拍成故事片。中央軍委經過研究,決定將這一任務交給八一電影製片廠,《大決戰》系列的拍攝開始啟動。
導演們走訪了聶榮臻元帥,聶帥詳細介紹了三大戰役情況,尤其對平津戰役講得更為詳細,包括如何爭取傅作義,如何保護古都等。
選角過程
劇中人物多達238位,主角50人之多,通過“自願報名,進行全中國海選。
大批特型演員希望一展頭角。經選拔,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扮演者落到古月和盧奇名下,林彪由馬紹信扮演。最終選擇趙恆多出演蔣介石,孫飛虎落選是因為對蔣介石認識不夠客觀,而趙恆多對蔣介石的認識客觀得多,且年齡與氣質吻合。
周恩來的人選,出人意料地選擇了蘇林。王鐵成落選是年齡緣故。指揮三大戰役時,周恩來只有50歲,如王鐵成演周恩來年齡顯然相差太大。
拍攝過程
中央領導很重視劇本創作,為了創作好劇本,八一電影製片廠堅持“劇本不好不拍”的原則,並成立了三大戰役劇本創作組,查資料、採訪、實地考察。
影片需要拍攝的戰爭場面不在少數。攝製組找到了部隊,想請解放軍戰士出演片中的場景。首長指示,要求張勝文帶領炮8師的戰士們配合攝製組的拍攝。張勝文和戰士們三九寒天,不畏艱苦,堅決執行命令,完成了電影的拍攝。其中好多場景還是在炮8師的農場裡拍的。
為了營造壯觀的戰爭場面,《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參拍人員數量在軍事體裁片中也是史無前例的,僅是八一廠1000多職工中就有近800人參與了拍攝。至於所用各項物資也堪稱軍事片之最。具體數據如下:梯恩梯炸藥160噸,解放軍棉衣5823套,國民黨棉衣4331套,血漿100公斤。可炸汽車100輛,真坦克50輛,空炮彈170多萬發,真炮彈1萬多發,藥品倉庫20間,藥品120噸,老式電話100部。
後期製作
平津戰役攻打天津的戰鬥用29個小時就攻下來了,打得很漂亮。為了顯示這一特點,導演特地在銀幕上用字幕精確地顯示戰鬥時間表。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製作/發行 | 公司 |
---|---|
製作 | 八一電影製片廠 |
發行 | 八一電影製片廠 |
上映時間
上映國家 | 上映日期 |
---|---|
中國 | 1992年01月01日 |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 播出平台 |
---|---|
2022年1月31日 | 遼河油田有線廣播電視台二套 |
2022年10月15日 | CCTV6電影頻道 |
影片評價
《大決戰之平津戰役》深入刻畫了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義既深明大義,卻又不甘心輕易退出歷史舞台的心理。同時,電影也表現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精神。歷史地再現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實,讓人們了解到了真實的戰爭場面。(網易新聞評)
《大決戰之平津戰役》有打有談,軍事較量和政治交鋒交錯,互為制約,巧妙地避開了前兩部已經充分表現的屍橫遍野、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將重點放在戰略部署及和平談判方面,從而使觀眾能夠直觀地領略到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卓越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巧妙的鬥爭策略。(網易體育評)
不少歷史人物在一生中有許多變化,在描寫他們的形象時,要實事求是,要照應到 歷史發展的最終結果。《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在這方面取得了比較成功的創作經驗。(江澤民評)
大眾評分
網站 | 評分 | 參評人數 | 統計截止日期 |
---|---|---|---|
豆瓣 | 8.9 | 18550 | 2023-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