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汶河
- 古稱:汶水
- 發源:山東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
- 全長:208公里
- 流域面積:8536平方公里
- 流經:萊蕪、新泰、泰安、等縣、市
- 流向:東向西
- 河長:季緗綺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幹流概況,河道走向,河道特徵,主要支流,流域環境,水系特點,水文特徵,河道變遷,治理開發,
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大汶河,古汶水。大汶河發源於山東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匯泰山山脈、蒙山支脈諸水,自東向西流經萊蕪、新泰、泰安、肥城、寧陽、汶上、東平等縣、市,匯注東平湖,出陳山口後入,由東平湖清河門出湖閘入黃河。幹流河道長239公里,流域面積9098平方公里。習慣上東平縣馬口以上稱大汶河,幹流長209公里,流域面積8633平方公里(一說“全長208公里,流域面積8536平方公里”);泰安大汶口以上為上游,大汶口至東平縣戴村壩為中游,戴村壩以下為下游,為大清河。東平縣馬口以下稱東平湖區,流域面積(不包括新湖區)465平方公里。自河源到湖口落差362米。
關於汶水的源頭。《梁山縣水利志》記載“源出萊蕪縣城北70里之原山”。原山,位於淄博市博山區西境,西南-東北走向,起伏於萊蕪市、淄博市和章丘縣境,長約100公里,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博山縣誌》記載:“汶水西注,淄水東流,皆源於此。”惜都沒有具體所指。據泰安電視台《行走大汶河》,國際上判斷河流正源的三大標準,即河源唯長、流量唯大、與主流方向一致,大汶河的源頭應在牟汶河。關於牟汶河的源頭,古今有二種說法,其一認為淄博市沂源縣松崮山腳下的沙崖子村為大汶河發源地;其二認為萊蕪市黃莊鎮旋崮山腳下的台子村是大汶河的源頭。如二者確定一個為正源,按照河源唯長標準,台子村不及沙崖子村。
河道特徵
大汶口以上為上游,分南北兩大支,北支為幹流牟汶河,南支為柴汶河。大汶口至戴村壩為中游,稱大汶河。戴村壩以下為下游,名大清河。
汶河上游主流自沙崖子村至丈八丘村長11公里,落差115米,河寬達100米。過海眼泉(已涸)至四家莊匯蓮花山東麓諸水,穿葫蘆山水庫,至顏莊納里辛河,過古牟城(趙家泉)合辛莊河,河寬展至300米。進入泰萊平原,沿蓮花山北麓西流,至漸汶村北會贏汶(贏汶於丘家店東北會石汶),河寬500米。西南流至泰安城東南會泮汶。再南,繞徂徠山西麓過顏謝村攔河壩轉西南流至大汶口攔河壩前,南合柴汶,以下始稱大汶河。自丈八丘至漢口壩長108公里,落差152米,局部窪地有斷續堤防。至申村南右岸開始有大堤。
大汶河中游長60公里,落差44米,除局部靠山腳、沙丘外,兩岸均有堤防,河寬多在1000米以上。孝門以下河寬達1500米,河道彎曲、座彎迎溜形成多處險工,右岸有三娘廟、明新村,左岸有 城裡、後石樑、桑口等,是歷史有名險工段。夏輝村以下左岸有海子河、苗河,右岸有曹河、五河(亦名小匯河)注入。
下游戴村壩至東平湖的大清河段,為歷代黃汶泛區,河道多變。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北徙奪大清河入海後,河道屢經變遷,方形成獨流入東平湖的大清河。大清河段長29公里,河槽寬400-500米,堤距700-1000米。
主要支流
上游流域面積565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牟汶河和柴汶河。其中,牟汶河長119公里,流域面積3711平方公里;柴汶河長116公里,流域面積1944平方公里。
中游流域面積1350.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海子河、苗河、漕濁河和王河。其中,海子河長21公里,流域面積127平方公里;苗河長13公里,流域面積61.8平方公里;漕濁河長46公里,流域面積648.5公里;王河長34公里,流域面積183平方公里。
下游流域面積2064.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是匯河,長94.2公里,流域面積1259.2平方公里。
嬴汶河,發源於章丘縣南部山區的池涼泉,沿峽谷蜿蜒南流,穿長城嶺進入萊蕪縣境,經茶葉口曲折南流,納嵬石河,又西流入雪野水庫,出庫南流經春秋齊嬴邑,故名嬴汶,西南流至漸汶村入主流牟汶,河長86公里,流域面積1326平方公里。山口以下進入平原,建國前曾築堤防。1930年,整修陶家鎮和東流所一帶堤防。建國後,上游建成雪野水庫,庫下游水量減少。建庫20多年來僅少量溢洪3次。1974年,中共萊蕪縣委決定全面治理境內嬴汶河,本著順直河道、縮窄河灘、增修堤防、砌石護岸等要求,疏浚河道31.4公里,築堤50公里,堤距200-300米,砌石護坡36段,建橋涵48座。萊蕪、泰安兩縣沿河民眾,多次培修嬴汶下游16公里堤埝,現兩岸堤長32公里,堤距300-500米。至1985年,嬴汶河中下游治理長度47.4公里,占河長的55%,堤防總長80多公里,防洪標準達二十年一遇。
柴墳河,發源於沂源縣西南部牛欄峪一帶,東流至周科峪西折向西南流,穿新泰縣東周水庫,經新泰、寧陽縣境至大汶口入主流牟汶河。因流經漢柴縣故城,故名柴汶。河長116公里,流域面積1944平方公里。 1731年(清雍正九年),修柴汶堤5處長6790丈。1918年大水後,省撥賑款堵復汶西、赤板等決口,修固舊堤。新中國建立後的1954年,建東都砌石護岸400米,赤坂、石門各50米。1957年,在北岸東梁文、魯里、西梁文、楊莊等村築堤長7.4公里,高3米。1960年汶口攔河壩建成後,增建南岸茶棚至高村和北岸滕村新堤。1964年後,多次整修加固石樓等4處險工和培修茶棚至石門大堤6公里。至1985年,兩岸有斷續堤防67公里,其中右岸36公里,險工7處,長1.2公里。防洪能力達20年一遇。
匯河,發源於肥城縣陶山西麓,南流至衡魚村與康王河匯流。康王河是匯河最大支流,發源於泰安市郊區道郎一帶,向西流經肥城老城、王瓜店、桃園等鎮。匯河自衡魚村匯康王河後南流,經平陰縣境至黃徐莊南注入大清河,全長49公里,流域面積1260平方公里。明、清時,匯河為濟運河道之一。漕運停止後河道失修,加之河道彎曲、無堤約束,多漫溢成災。1951年從肥城馬家橋至東平劉所,對“九彎十八虧”的中游裁彎取直,展寬加深,棄土築堤,治理河道36.8公里,排洪能力達214立方米每秒。1954年,馬橋以下裁彎2.8公里,建成張河、廣濟、三旺、雙橋、張平、曲家、馬家7座漫水橋。1963年,東平縣將下游張徐莊以南河道改入右岸的姜溝,開新河4.2公里,將匯河入汶口改至戴村壩下游,並開挖加深了南山莊一帶950米石底河槽,平均鑿深0.82米。1966年,泰安地區組織肥城、平陰、東平3縣,對匯河進行全面治理,展寬加深河槽,加高培厚堤防,增建橋涵閘,並將下游席橋村河道裁彎改道1.5公里,幹流治理長度40.7公里。同時,新開挖衡魚至店子的康王河入匯分洪道,長6.2公里,並擴建橋閘12座,改建、新建橋閘7座,新建涵洞13座。經過治理,從肥城縣馬家橋至東平縣黃徐莊入汶口,河道順直,兩岸全有大堤,河底寬36-56米,20多條支流口都有涵閘,行洪能力由建國前12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517立方米每秒。
流域環境
流域內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北有泰山,東靠魯山、蒙山,西、南為丘陵和平原。流域內山區占土地面積的31%,丘陵占37%,其中,海拔高程300米以上的山丘只占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泰山巍然聳立在群峰之上,主峰海拔高程1524米。
泰山、徂徠山等較高的山丘,為太古代片岩及花崗片麻岩組成,岩石裸露,風化強烈,水土流失嚴重,為河流粗顆粒泥沙的主要來源。流域內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煤田分布廣泛,儲量較豐,東起萊蕪、新泰、新汶,西到肥城、寧陽,都有煤礦分布。還有品位較高的磁鐵礦,主要分布在萊蕪鐵礦山一帶。
流域內氣候溫和,雨量較豐,但年際和年內分配不均,旱澇災害仍較嚴重。區內各地年平均氣溫12~14℃;各地年平均降水量640~760毫米,自東向西遞減。6~9月降雨占年降雨量的75%;冬春乾旱,年平均蒸發量1200毫米左右。1918年大汶河發生大洪水,沿河決口70多處,泛濫淹地達250萬畝。
大汶河流域共有人口509萬餘,耕地約540萬畝。乾支流河谷盆地及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為砂壤土,部分平緩嶺地及山麓坡地為粘壤土,盆地內多埋藏含水沙層,宜井面積近200萬畝,利用地下水及引用河水灌溉已有悠久的歷史。
水系特點
大汶河乾支流都是源短流急的山洪河流,洪水漲落迅猛,平時只有涓涓細流。大部分河道為中粗砂堆積,河身寬淺,沒有明顯河槽。從源頭至萊蕪縣顏莊附近,河長約30公里,屬山區性河流,坡陡流急,河寬僅150米左右;顏莊以下至瀛汶河口,河長50公里,河道自東向西流經緩坡丘陵地區,河道展寬至300~500米,平均比降1.4‰,河床為粗砂堆積,瀛汶河口以上的幹流河段又稱牟汶河;過瀛汶河口後河道折向西南,至大汶口附近納柴汶河。柴汶河又稱汶河南支,是汶河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積1951平方公里。自瀛汶河口至大汶口,幹流河長40公里,平均比降0.8‰,河寬500~1000米,右岸局部地段有防洪堤。大汶河口以上地區,是大汶河洪水泥沙的主要來源,乾支流呈扇形匯集,流域面積達5669平方公里。大汶口至東平湖,河道長89公里(戴村壩以下又叫大清河),為平原性河道,兩岸大部分河段設有堤防,河寬1000~2000米,平均比降0.7‰,河床覆蓋中砂,近20年間,河床淤高0.2~0.3米。支流都從北岸匯入,較大支流有漕濁河及匯河。這段河道南岸靠堤防約束,一旦決溢,將淹及濟寧等地的大片平原,防洪是本河段治理的重大問題。
東平湖老湖區是淺碟形的平原湖泊,湖面209平方公里,是東平湖滯洪水庫的一部分,承擔著滯蓄黃河及大汶河洪水的任務。
水文特徵
大汶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約18.2億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約182萬噸,水、沙都集中來自洪水時期,7~8月兩個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64%,輸沙量占84%;1~6月六個月的水、沙量只占全年的5%左右。年際間水、沙豐枯懸殊,實測最大年徑流量60.7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徑流量只有5億立方米(1968年,還原工農業用水後,最小天然徑流量約6億立方米);最大年輸沙量915萬噸(1957年),最小年輸沙量只有1.2萬噸(1968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6930立方米每秒。
河道變遷
大汶河,歷史上流域及名稱多次變遷。北魏時期,汶水是濟水的支流。入東平境後,經鄣城西南、桃鄉城西(今戴村壩址),過無鹽城(今無鹽村)南,西南經壽張城(今霍莊)北、安民亭(小安山)南,入濟水。北宋時期,梁山泊(古大野澤)以北的濟水(北清河)與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為大清河的支流。宋鹹平以後,黃河多次潰決。東平城南二汶入濟河道淤塞,一繞東平城東,奪漆溝下游北流;一繞城南相會於馬家口,全流至清河門入大清河。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開復會通河,引汶濟運,寧陽以北築城壩,以遏入之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壩,以遏入海之路。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奪清入海後,汶河成為黃河下游最末一條大支流。汶之入黃口又北移魚山。建國後,大汶河自鄣城以東倒溝子埝堤入縣境。1958年東平湖水庫建成後,汶水漫壩會大清河入東平湖,經陳山口出湖閘入黃河。
治理開發
大汶河水流湍急,座灣迎溜險工較多。1884年(清光緒十年),開始在 城、石樑等處建丁壩(挑水壩)6座,多以灰土築成,少數是乾砌石。建國前,全河已有護岸工程6處、殘缺丁壩10座。新中國建立後,1950年加固楊嵐角(今明新村二號壩)、障城、劉家所等丁壩和三角壩,對石樑和桑安口險工做了拋石護坡。1951年歲修加固險工25處。1952年寧陽、肥城、東平3縣對險工進行一次較大整修,新建丁壩7座,重修1座,整修加固5座,砌石護岸746米,拋石護岸38米,砌石護基745米,拋石護基43米,共用石2.2萬立方米。此後逐年整修、改建、擴建,至1985年底,兩岸共完成砌石護岸、護灘長27.7公里。建丁壩35座,建三角壩6座,其中灰土壩2座,砌石壩4座。 到21世紀初,流域內建成大中型水庫18座,小型水庫百餘座,控制面積2990平方公里,總庫容1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達到290餘萬畝,其中利用地下水和井灌面積將近170萬畝。
從鄣城至戴村壩,沿河綠樹成蔭,水草旺盛。河沙是這一帶的豐富資源,沿河沙場密布,取河之沙是民眾多種經營增加收入的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