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國現代史上以研究氣象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是涵蓋大氣科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起源於1928年由竺可楨創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將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有1800餘人(包括在職職工、博士後、在學研究生、勞務派遣人員、客座人員、離退休人員等);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還設有3個院重點實驗室、7個所級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氣候變化研究中心掛靠大氣所;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授權點,並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創辦時間:1928年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 現任領導:所長:曹軍驥、黨委書記、副所長:陸日宇
  • 專職院士數: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人(歐亞科學院院士)
  • 碩士點:3個(一級學科)
    1個(專業學位)
  • 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
  • 博士後:2個(科研流動站)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81號院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文化活動,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28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成立。
1950年1月,由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
1966年,根據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997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為中國科學院認定試點所。
1999年7月,中國科學院黨組批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方案。
2002年8月31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共建的“東南亞氣候與環境聯合研究中心”在雲南大學成立。
2012年8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聯合成立了“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2023年11月,第一屆地球系統數值模擬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發布了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完整”地球系統數值模型,並宣布開源,釋放其原始碼。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有1800餘人(包括在職職工、博士後、在學研究生、勞務派遣人員、客座人員、離退休人員等),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歐亞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人才計畫若干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曾慶存黃榮輝吳國雄呂達仁石廣玉
歐亞科學院院士(專職):趙思雄洪鐘祥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曹軍驥、段晚鎖、黃剛、姜大膀、劉屹岷、陸日宇、羅德海、郄秀書、孫建奇、王愛慧、王斌、王林、王躍思、王自發、鄭循華、周天軍、朱江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陳活潑、成里京、陳曦、葛寶珠、何編、黃平、姜大膀、李立娟、凌健、劉頔、李穎、孫建奇、王林、王濤、辛金元、燕青

科研部門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還設有3個院重點實驗室、7個所級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氣候變化研究中心掛靠大氣所。另外還設有支撐部門所公共技術中心、編輯室、香河大氣綜合觀測實驗站、所創新轉化基地。擁有包括河北興隆站、安徽淮南站、吉林通榆站、西藏羊八井站、甘肅敦煌站、浙江上黃站、山東霑化站、湖南寧鄉站以及北京325米氣象鐵塔等組成的大氣觀測網。
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層大氣和全球環境探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雲降水物理與強風暴重點實驗室
所級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季風系統研究中心、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大氣分中心、低層大氣探測研究部、碳中和研究中心

設施資源

  • 設備設施
截至2022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級中心共有儀器設備91台(套),總值超過1.4億元。擁有地球氣候系統數值模擬平台等高性能計算集群,以氣溶膠質譜儀和穩定同位素質譜儀等為代表的理化分析測試平台,以325米氣象與環境觀測塔、雷射測風雷達、中高層大氣光學遙感流動系統、X波段都卜勒偏振天氣雷達系統、邊界層大氣觀測平台-平均場觀測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為代表的大氣探測實驗平台。
  • 館藏資源
據2023年10月圖書館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圖書館館內藏書約35萬冊,有的氣象雜誌擁有70餘年的館藏。館內還有珍貴的早期(解放前)的氣象觀測資料GMS衛星雲圖微測膠捲(1975年)。該館還藏有反映大氣科學前沿水平的博士和碩士論文400餘篇,以及其它技術報告和情報資料等。

合作交流

  • 國際合作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挪威、日本、韓國、俄羅斯、泰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大學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開展國際間項目合作、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建立聯合研究中心等,並保持與高校、科研院所、業務部門、國防部門、地方政府以及企業等的緊密合作與交流。
  • 合作簽約
2019年1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東北農業大學共建菁英班和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討論會暨簽約儀式在大氣所3號樓第一會議室舉行。
2021年6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共建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舉行。

科研成就

科研方向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和探索地球大氣中以及大氣與周邊環境相互作用中的物理、化學、生物、人文過程的新規律;提供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調控的先進理論、方法和技術。

科研成果

  • 獲獎情況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榮獲各類成果獎18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1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6項,省部級獎130餘項。葉篤正和曾慶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世界氣象組織最高獎(WMO獎),12人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3人獲得陳嘉庚獎,先後26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5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資助,3人獲得中國青年科學家獎。
部分獲獎成果
獲獎名稱
獲獎類別
獲獎時間
印太暖池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在低緯高原區的災害效應
雲南省自然科學獎
2019
熱帶西太平洋暖池熱鹽結構與變異的關鍵過程及氣候效應
山東省自然科學獎
2019
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作物生產的影響與適應機制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
2019
農田溫室氣體監測體系創建與穩產減排技術套用
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類)
2019
氣候變化條件下近地表大氣物質時空分布特徵及其循環過程
吉林省自然科學獎
2019
颱風監測預報系統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
2018
大氣季節內振盪及其動力學和影響研究
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成果獎
2018
雷電探測新技術研發及套用
中國氣象學會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
2018
ENSO集合預測系統研製與業務套用
中國氣象學會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
2018
北京及周邊區域大氣複合污染形成機制及防控措施研究示範項目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2018
  • 科研項目
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
名稱
負責人
起止年度
備註
類型
基於人工智慧和地球系統模式的金磚國家極端氣候事件的模擬與預估
林朝暉
2023-2026
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
國際合作項目
全球-區域一體化非靜力海洋模式及其耦合模式的研製和套用
俞永強
2022-2027
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
項目
重點區域城市和城市群大氣環境氣候影響機制及適應對策
曹軍驥
2022-2027
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
項目
北極關鍵海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與中緯度氣候的聯繫
王林
2022-2026
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
國際合作項目
泛北極多年凍土和火災對氣候變化的回響和反饋:中挪地球系統模式合作研發及模擬套用
李芳
2022-2025
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
國際合作項目
全邊界層PM2.5關鍵組分廓線的遙測反演與融合新算法
楊婷
2022-2025
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
青年科學家項目
臭氧和大氣細顆粒物智慧型精準預測技術與污染過程調控系統
李傑
2022-2025
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
項目

學術期刊

大氣科學》是中國大氣科學領域學術水平最高的中文期刊之一,主要報導大氣科學領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刊登動力氣象學、天氣學、氣候學、數值天氣預報、大氣物理學、大氣化學、大氣探測、人工影響天氣和套用氣象學等各主要分支學科的中國國內外創造性論文和研究進展的綜合評述。
氣候與環境研究》是中國在氣候和環境學科交叉領域的中文學術期刊,覆蓋的學科範圍有大氣科學及海洋科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刊登內容為全球性氣候異常和環境變化、東亞氣候、中國氣候和局地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等方面具有一定創新性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研究簡報、專題評述、會議報導、書刊評介等。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JST等資料庫收錄。連續多次被中國知網評選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簡稱AOSL)於2008年底創刊,是致力於快速發表大氣科學、物理海洋學以及相關領域創新性“通訊”的國際開放獲取期刊,被ESCI、Scopus、GEOBASE、DOAJ、JSTChi、CSCD、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中國科協地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等收錄。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氣科學進展》,簡稱AAS)是中國大氣科學領域學術水平高的英文期刊之一,1984年創刊,1999年被SCI收錄。論文涵蓋的主題領域包括但不限於大氣和海洋理論、模型和觀測;天氣和環流系統、數值天氣預報、氣候動力學;衛星氣象學、遙感、大氣化學和邊界層、雲和降水;地球系統動力學,特別是大氣和海洋與生物圈、冰凍圈和人類圈的相互作用。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是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授權點,並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大氣科學、海洋科學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資源與環境

教學建設

據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有在學研究生546人(其中碩士生206人、博士生340人),在站博士後99人。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標誌主體是代表地球的圓形,中間的“IAP”字母組合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英文縮寫(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同時也代表“創新(innovation)、協作(association)、進步(progress)”,喻義深刻。“IAP”字母組合呈三角形的形狀,象徵了研究所積極向上、開拓創新、不斷進步的發展方向。左下方的交叉曲線代表了地球,右下方的曲線代表海洋,與上方的代表雲的曲線一起,體現了大氣圈、水圈和地表相互作用這一大氣科學研究的特點,涵蓋了大氣科學的研究領域。外圈中文文字和英文字母的結合體現大氣所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所徽

精神文化

中國科學院優良傳統:科學、民主、愛國、奉獻
中國科學院院風:唯實、求真、協力、創新
IAP精神:發揚、創新、進步

文化活動

2023年5月4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研究所團委和研究生會於3號樓第三會議室聯合舉辦了95周年所慶系列活動之“以夢為馬,與IAP一起成長”主題演講朗誦比賽。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所長
黨委書記、副所長
副所長
紀委書記

歷任領導

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時期
名單
任期時間
職務
1928年成立
首任所長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時期
名單
任期時間
職務
1950年至1966年
所長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時期
名單
任期時間
職務
1973年至1976年
所長
1978年至1981年
所長
1981年至1984年
所長
曾慶存
1984年至1993年
所長
洪鐘祥
1993年至1997年
所長
1997年至2001年
所長
2001年至2014年
所長
2014年至2019年
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