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武山自然保護區
- 建立時間:1988年
- 總面積:47000公頃
- 主要保護對象:雲豹、台灣黑熊等
- 位置:台灣台東、屏東兩縣交界處
- 海拔:3090米
自然環境,植物資源,動物資源,
自然環境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維管束植物有90科196屬269種,其中被子植物有64科151屬210種、裸子植物有4科5屬5種、蕨類植物有22科40屬54種。植被呈垂直分布:海拔200~700米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海拔700~1800米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海拔1800~2600米為溫帶針葉林帶;海拔2600~3090米為寒溫帶北方針葉林帶。
動物資源
保護區動物獸類有25種、鳥類有37種、爬行類有21種、兩棲類有10種、魚類有6種。屬於國家或台灣省保護的動物有雲豹、台灣黑熊、水獺、台灣獼猴、穿山甲、黃喉貂、白鼻心、石虎、台灣水鹿、山羌、台灣長鬃山羊、藍腹鷳、黑長尾雉、鴛鴦、大冠鷲、竹鳥、畫眉、金翼白眉、3冠羽畫眉、烏頭翁、台灣紫嘯鶇、百步蛇、錦蛇、雨傘節、眼鏡蛇、蛇蜥、褐樹蛙、黃裳鳳蝶等。保護區為台灣黑熊、藍腹鷳、黑長尾雉的原地保護地。
黃喉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別名青鼬,黃腰狐狸,蜜狗,體型大小如小狐狸,體軀細長。體長40~60厘米,體重1.6~3.0千克。頭部為山角形,四肢短健,足五趾,爪小、曲而銳利。全身棕褐色或黃褐色,頭部及顏面黑褐色,喉胸部橙黃色,腹部灰褐,尾黑色。
黃喉貂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帶,穴居在樹洞及岩洞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岩,行動敏捷。夜間活動頻繁,多數成對活動,成群時較少。主要以齧齒動物、鳥、鳥卵、昆蟲及野果為食,酷愛食蜂蜜,故稱“蜜狗”。性情兇狠,有時攻擊羔羊及鹿科動物幼崽。每年春季產仔,每胎產2~3仔。
它主要棲息在高山岩崖上,9月以後下至山坡森林種。善於在險惡的亂石山崖間跳躍,非常靈活。清早或黃昏覓食,喜以菌類為食。常獨居或2~3隻為侶。9~10月間交配,妊娠8個月左右,豎年5~6月產仔,每胎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