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站

大武口火車站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大武口區,石(嘴山)汝(箕溝)支線鐵路10公里928米處,年煤炭發運量超過1000萬噸,是蘭州鐵路局銀川車務段管轄的最大貨運營業站之一。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車次,

簡介

站址: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
郵政編碼:753000
歷史:建於1959年
位置:離石嘴山站11公里,離汝箕溝站71公里
歸屬:隸屬蘭州鐵路局管轄
等級:現為二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
大武口站
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物發到;不辦理整車爆炸品及整車一級氧化劑發到;不辦理罐裝危險貨物發到。

歷史

為了搞清為何有大武口這樣一個難懂的名字,我只好鑽進故紙堆中尋找答案了。有山必有口,有山必守兵。翻開《嘉靖寧夏新志》可以看到“關隘”中的打磑(音“圍”)口條目,裡面寫著:“在平虜城西北,沿山諸口,雖通虜騎,尚有險可憑;北則打磑,南則赤木,曠衍無礙。打磑舊有三關,自正德五年以來,漸至頹圮。套虜由東而西,則取捷徑於此口以出;由西而東,則取捷徑於此口以入。”在清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3年7月)的文獻中,首次出現“達武口”,後逐漸演變為“大武口”。但我還有一種猜測,在“打磑口”後,書中還提到一個“阿武坡口”,這之間是否也有一定關聯呢?
由於大武口緊鄰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裡還是沙丘起伏、野草叢生,俗稱“明沙梁子”。新中國成立後,勘測人員驚喜地發現:不毛之地大武口原來是廣儲煤炭的寶地。這裡的煤炭以其高發熱量、高含碳量、高化學活性、高強度、高比電阻、低灰分、低揮發等優良品質,被譽為“太西烏金”,廣泛用於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享譽世界。隨著石炭井、汝箕溝和呼嚕斯太礦區煤礦的開發,這塊位居三礦之中的荒地被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選為駐地。隨後,一批工礦企業先後遷到這裡,並興建了一些新企業,被稱為“工區”。1973年6月,才成立了大武口區,區域面積不大,人口不過5.5萬。後經過兩次區劃調整,區域面積達到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增加了5倍。
隨著煤炭運輸量的日益增大,修建鐵路就成為必然。這就是今天的石汝支線(原名平汝支線,平羅站現更名為石嘴山站)。石汝支線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石嘴山市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境內,系潮石支線與汝箕溝支線的合稱,全長82.6公里。潮石支線起自包蘭線的平羅(曾名潮湖)站,終點為石炭井煤礦的大磴溝站,長35.2公里;汝箕溝支線自大磴溝站向西,經呼魯斯太煤礦南折至汝箕溝煤礦的汝箕溝站,長47.4公里。
潮石支線於1959年5月至1960年底,由蘭州鐵路局施工,1961年1月移交西北鐵路工程局施工,7月鋪軌至大磴溝,8月臨管運營,1966年1月移交蘭州鐵路局正式運營。汝箕溝支線1966年2季度開工,1971年3月鋪至終點,並臨管運營,1971年11月移交蘭州鐵路局正式運營。
大武口站最初設計為石汝支線和汝箕溝站的聯軌站,定為編組站,潮石支線建設時改為中間站,後來汝箕溝支線雖不在此接軌,但作業量增加,又改按編組站設計,設計到發調車線11股及機走線、客車底停留線、站修線等,還有轉向三角線和貨物線。
當歷史進入到2006年時,大武口站已有貨物線4條、段管線1條、專用線13條,成為蘭州鐵路局較大的裝卸站之一,被蘭州鐵路局確定為戰略裝車點。該站擔負著石嘴山市境內的煤炭和煤炭製品以及礦山機械和農產品等運輸任務,年貨物傳送量1200萬噸,日均裝車530萬噸,占寧夏地區鐵路總運量的40%以上,並與35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運輸協作關係,為大武口、石嘴山甚至寧夏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其實,大武口也不光是有煤,還有不少景觀。距離大武口五公里,賀蘭山腳下,就有一座北武當廟,又名壽佛寺,素有“山林古剎,西夏名蘭”之謂,是我國一所道、佛合一的著名寺廟,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尤其在每年幾次傳統的廟會上,遠近各地的朝山拜佛者雲集,盛極一時。
大武口西北部,賀蘭山東麓北端韭菜溝歸德溝之間的山前洪積山坡上,有一個占地面積萬畝的森林公園。另外,還有北長城,俗稱大武口長城。這段長城西起賀蘭山棗兒溝,東到黃河岸,長約25公里,是明朝為防禦蒙古部落侵擾而建的,為著名的萬里長城的組成部分。
過去,在寧夏工作的鐵路人把走背運、事情搞壞了戲稱為“進溝”,因為當時的平汝支線的汝箕溝、白芨溝等地條件十分艱苦,大家都認為在單位表現不好,才被領導“發配”到“溝里”。當然也有的人經過不懈努力,從“溝里”出來,成為工作中的佼佼者。現在,由於煤炭價格持續走高,過去的“進溝”,又變成了“香餑餑”。

車次

車次
類型
始發站
始發時間
到站時間
查詢站
開車時間
終點站
終到時間
7524/7525
普客
銀川
8:00
10:20
大武口
10:22
汝箕溝
12:51
7526/7523
普客
汝箕溝
13:27
16:07
大武口
16:09
銀川
17: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