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褐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葉叢生於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複葉,長可達50厘米;小葉(7-)11-18片(頂生小葉有時與最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紙質,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有時近基部的齒疏離呈缺刻狀,或羽狀深裂達中肋而形成二回羽狀複葉,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廣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傘花序具花米,瓣爪長1-2.5毫米,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長7-9毫米,雌花中的長4-5毫米,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蒴果圓錐形,具3棱,長4-6厘米,頂端漸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網紋,內面平滑且略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6-8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欒樹
- 拉丁學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 別稱:欒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無患子目
- 科:無患子科
- 亞科:車桑子亞科
- 屬:欒樹屬
- 種:大欒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養護管理,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褐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葉叢生於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複葉,長可達50厘米;小葉(7-)11-18片(頂生小葉有時與最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紙質,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有時近基部的齒疏離呈缺刻狀,或羽狀深裂達中肋而形成二回羽狀複葉,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廣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傘花序具花米,瓣爪長1-2.5毫米,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長7-9毫米,雌花中的長4-5毫米,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蒴果圓錐形,具3棱,長4-6厘米,頂端漸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網紋,內面平滑且略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6-8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它是一種喜光,稍耐半蔭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乾旱和瘠薄,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喜歡生長於石灰質土壤中,耐鹽漬及短期水澇。欒樹具有深根性,萌櫱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樹生長較慢,以後漸快,有較強抗煙塵能力。抗風能力較強,可抗零下25℃低溫,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病蟲害少,栽培管理容易。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為主,分櫱或根插亦可,秋季果熟時採收,及時晾曬去殼。因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處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芽,故秋季去殼播種,可用濕沙層積處理後春播。一般採用壟播,壠距60-70cm,因種子出苗率低,故用種量大,播種量30-40kg/畝。
養護管理
欒樹喜濕潤環境,除在栽植時要澆足澆透三水外,此後應在5、6、9、10、11月各澆一兩次透水,以土壤保持濕潤為宜,12月初應澆足封凍水。翌年3月初要及時澆返青水,4、5、6、9、10、11月澆一次透水,7、8兩個月為降水豐沛期,如天氣不是過於乾旱,則可不澆水,12月初也應澆足防凍水。第三年按第二年方法進行澆灌。從第四年後可於早春、初冬澆足返青水和封凍水即可,其餘時節如不是過於乾旱可不澆水,靠自然降水生長。夏天雨季大雨後還應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水大爛根。 欒樹喜肥,除栽植時要施足底肥外,在其生長期還應進行追肥。一般來說,種植當年的初冬,結合澆防凍水,可施用一些經腐熟發酵的畜牧糞或麻醬渣。來年開花之後也可施用一些氮磷鉀複合肥,初冬再施一次農家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