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腳村委

大樹腳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31.00公里, 國土面積10.10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5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紅薯等農作物。有耕地731.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3畝;有林地3255.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24戶,有鄉村人口1386人,其中農業人口1386人,勞動力118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61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4.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0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樹腳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拖布卡鎮
  • 面積:10.10平方公里
  • 人口:1386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村務公開,人口衛生,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面積731.00畝(其中:田60.00畝,地671.00畝),人均耕地0.53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325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0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6821.50畝。
于光遠的定義
于光遠的定義為: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礦物等。
狹義的自然資源
狹義的自然資源只包括實物性資源,即在一定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產生生態價值或經濟價值,從而提高人類當前或可預見未來生存質量的天然物質和自然能量的總和。廣義
的自然資源則包括實物性自然資源和舒適性自然資源的總和。[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對自然資源的定義
在一定時間和一定條件下,能產生經濟效益,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條件。
自然資源屬性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自然資源,可分類如下: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65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324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8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所謂“乘數效應”,即能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國民收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是其經濟是否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了應對空前的經濟大蕭條,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羅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政策就是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建項目,不僅提高了就業,增加了民眾收入,還為後期美國經濟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為了應對由於全球性金融危機及國內諸多因素造成的經濟下滑的巨大風險,中國政府推出“四萬億”投資的經濟刺激計畫,“四萬億”經濟刺激預計每年拉動經濟成長約1個百分點,其中近一半資金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和城鄉電網建設,這不僅可以使中國加快擺脫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作用,還可以擴大內需,刺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增長。配合中央政府的計畫,全國各省市政府紛紛以基礎建設項目為重點,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2008年全社會總投資將超過16萬億元。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4.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20萬元,畜牧業收入151.1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54頭,肉牛58頭,肉羊289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5.50萬元, 工資性收入52.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8.00元,農民收入以0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2.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人 ,在省內務工52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4.6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業產業。
特色產業的本質是“我”最擅長的經濟,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因此是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特色產業的形成固然離不開政府扶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內生。政府的作用是營造環境,誘致市場主體創業。市場主體追求利潤,必然根據本地要素稟賦實際選擇適宜的產業,從而形成特色產業。從過去的經驗教訓看,還要處理好“取”與“予”的關係。在“特色”剛剛顯露時就急著“增收”,只會扼殺“特色”。
特色產業的理想狀態無疑是“產業集群”。集群本身是一種特色。聚集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縱向型。圍繞成長起來的特色產業,眾多上游、中間、下游企業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個完整的生產鏈;二是橫向型,即同類或相似企業、產品聚集,形成專業生產、銷售中心。聚集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了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形成經濟成長極,提升了經濟競爭力;不僅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增強市場機制,激發人們的創業意識,最終促進產業經濟全面發展。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0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82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01戶,共鄉村人口1686人,其中男性885人,女性801人。其中農業人口1686人,勞動力102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整魯村民小組飲水困難急需解決,熱水河橋需要修善,11個村民小組會議室需要建蓋。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茶葉和養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