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
頂層牌樓文革期間被毀,2002年李滄區政府按原貌對大棗園牌坊進行了全面修繕維護。大棗園牌坊為一處兩座,兩座牌坊間距約80米。形制及大小基本相同,皆為四柱三間,全石雕築,頂部牌樓為斗拱承檐之仿木構型,精雕細刻,氣勢不凡。東牌坊坊額兩面均橫刻“龍章三錫”四個楷書大字,下層橫額豎刻王柱今的履歷。西牌坊坊額兩面均橫刻“義方式訓”四個楷書大字,下層橫額豎刻王柱今的三個兒子及孫子王懿科舉應考的名次,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在青島李滄區大棗園村正中位置,立有兩座古式牌坊建築。這是清朝康熙皇帝欽諭設立的:大棗園村在清朝時有一名人叫王柱今,祖孫三代都有功名,康熙皇帝得知後大為讚賞,御批為王柱今立牌坊表彰他教子有方。該牌坊採用花崗岩石料製成,是島城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文物之一。牌坊建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雖然經歷了300多年的風雨侵蝕,但刻於建築物正額的“龍章三錫” 、“ 方式訓”八個大字,仍清晰可辨。
兩座牌坊位於大棗園村委南端的東西向街上,街的南北兩側皆為村民住房,兩牌坊東西向平行而立,相距約70米。兩牌坊在雕刻、形狀及大小規格上完全一致,皆為四柱結構(古牌樓傳統結構一般為兩柱或四柱),整石雕築而成。牌坊高約10米,寬約8米,底部為四個長方形底座,底座上是四根並列的正方形石柱,頂部為斗拱承檐仿木結構,雕有神龍、神獸檐飾。整個建築為漢白玉材質,做工十分精緻考究。牌坊的四柱三間孔洞,可容五人從建築物下面同時穿過。兩牌坊不同之處在於所刻之字相異:東牌坊的正額兩面,均自右至左橫刻“龍章三錫”4個楷體大字,下層橫額豎刻王柱今三次被封官職:初封太原府交城縣知縣,再封廣西清吏司郎中, 三封廣西按察史司督學。西牌坊的正額兩面,均自右至左橫刻“義方式訓”四個楷體大字,下層橫額豎刻王柱今的三個兒子及孫子王懿科舉中第排名情況。兩座牌坊記載了王氏家族的三代功名,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大棗園古牌坊是現今青島地區惟一倖存的功德石牌坊,為山東省僅存的兩處古代功德牌坊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認為是宣揚封建禮教而遭到破壞。牌坊頂部的牌樓及雕飾神獸被砸毀,只殘存兩個框架。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李滄區人民政府於2002年斥資對其進行了修復,使這一古文化建築得以恢復原貌。修復後的大棗園牌坊,更顯其巍峨挺拔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