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柕

“大柕”經穴名,出自《靈柩·刺節真邪》,屬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之會,督脈別絡,八會穴之一,為骨會。

定位: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局部解剖:布有第—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第一胸神經後支外側支;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最深層為最長肌;有第一肋間動、靜脈背側支。
主治:咳嗽,發熱,頭痛,目眩,頸項強急,肩背酸痛,喉痹,癲癇;咽炎,扁桃體炎,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min。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或電針大杼穴,可調整肺功能,增加肺通氣量,並可使針麻患者開胸後一側肺通氣量代償性增加。有實驗表明,針刺大桿穴與鈣代謝有關,可使血鈣增加。
附一:腧穴定位文獻記載
《針灸甲乙經》:在項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陷者中。
《醫學入門》:第二節外一寸半陷中。
《類經圖翼》:在項後第—錐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二寸陷中。
《針灸集成》:在距中行陶道二寸微底二分。
附二:腧穴主治文獻記載
《素問·水熱穴論篇》:寫胸中之熱。
《靈樞·癲狂》: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
《五亂》:厥逆,頭重眩仆。
《針灸甲乙經》:頸項痛不可以俯仰,頭痛,振寒,瘼疚,氣實則脅滿,俠脊有寒氣.熱,汗不出,腰背痛;癲疾。
《乾金要方》:肩背痛;腰脊急強;汗不出,淒厥惡寒;目䀮䀮不明,惡風寒;喉痹哽咽寒熱;痎瘧熱。
《千金翼方》:頭項痛不得顧,胸中煩急。
《素問·骨空論篇》王冰註:膝痛不可屈伸。
《太平聖惠方》:咳嗽氣急……腹痛;小兒斑瘡入眼。
《針灸資生經》:食氣。
《普濟方):癲疾狂走,心煩吐舌;頭旋齧重;腹腫。
《針灸大成》:陳痛不可屈伸,傷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部郁,煩熱不已,頭風振寒,項強不可俯仰,痃瘧,頭旋,勞氣咳嗽,身熱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煩滿里急,身不安,筋攣癲疾,身蜷急大;
《席弘賦》:小腸氣痛。
《循經考六編》:傷風不解,頭痛如破,背胛酸疼,腠理不密,易感風寒。
註:本穴《素問·氣穴論篇》王冰注作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三脈氣之會;《太平聖惠方》作足太陽、手少陽之會;《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足太陽、少陽之會;《奇經八脈考》作手、足太陽,督脈、少陽之會;《循經考穴編》作督脈別絡,手,足少陽,足太陽之會。
本穴《太平聖惠方》:禁灸;《針灸資生經》:非大急不必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