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山杜英

大果山杜英

本種枝、葉均禿淨無毛;葉小,披針形,乾後發亮;花瓣無毛,6-8裂;雄蕊16枚,花葯無芒刺;花盤5裂;子房3室;核果小,所有這些特徵使它和山杜英 E. sylvestris Poir. 完 全兩樣。反之,它和Gagnep. 所定的E. poilanei基本一致,儘管我們還沒有看過Gagnep. 所採用的模式標本,仍作此種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果山杜英
  • 拉丁學名:Elaeocarpus poilanei
  • 別稱:滇越杜英
  • :植物界
  • :杜英科
  • 分布區域: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植物數據,

形態特徵

滇越杜英(新擬)大果山杜英(海南植物志)
喬木,高25米;嫩枝纖細,近於禿淨或僅在枝頂有稀疏微毛,乾後變黑色。葉薄革質,披針形,禿淨無毛,長7-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尖銳,基部楔形,下延,上面深綠色,乾後仍發亮,下面淺綠色,側脈7-9對,在上面能見,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明顯,全緣或有不明顯小齒突;葉柄短,長4-8毫米。總狀花序生於當年枝的葉腋內,長2.5-4厘米,纖細,花序軸禿淨無毛;花柄長3毫米,無毛;萼片長卵形,長3毫米,兩面均無毛;花瓣5片,長4毫米,上半部6-8裂,背面無毛,基部兩側有睫毛;雄蕊16枚,比萼片短,花葯有微毛,頂端無芒刺,花絲極短;花盤5裂,被灰白色柔毛;子房3室,每室有2顆胚珠,外面被毛,花柱長3毫米,突出花瓣之外。核果長橢圓形,長1.6-1.9厘米,寬8-9毫米,1室;種子1顆,卵形,長1厘米。花期5-6月。
《海南植物志》稱本種為大果山杜英,其實本種果實寬8-9毫米,長1.6-1.9厘米。屬於小果類型,故另擬新名。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40-1300米的常綠林里。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越南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越南南部。

主要價值

對山杜英人工林生物生產力及樹體營養特性研究表明:山杜英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以桿材為最高,因此山杜英適合作為用材林樹種培育;施用N、P、K、Ca、Mg肥是培育山杜英速生豐產林的重要技術措施,同時配施適量的Mn、Zn、Fe等微肥以促進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是必要的;重視保留山杜英林分的林下枯枝落葉,對培肥地力具有現實意義;山杜英對養分的利用率較高,這可能是山杜英適應性強,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

植物數據

中文種名
大果山杜英
拉丁學名
Elaeocarpus poilanei
科名
杜英科
採集時間
2009年11月27日
採集地點
海南省陵水縣本號鄉吊羅山
採集人
秦新生
採集樣品類型
果實、
生活型
大型喬木、
生態環境
疏林、路旁、
果實顏色
綠色
花期
8—10月
果期
11—12月
平均鮮重(kg/m2)
50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
50
分布
普遍、
地區蘊藏量評估
植株常見,單株產量低
油脂含量初檢
2%
當地利用情況
暫無開發利用
標本鑑定人
秦新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