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社區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路燈,有918戶通
自來水,有918戶通電,有385戶通
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1.94%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25戶(分別占總數的84.97%和78.98%)。
該社區到鎮政府的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截止2007年底,全社區有
汽車76輛,拖拉機432輛,
機車18輛。到2007年底,全社區建有
沼氣池農戶32戶,裝有
太陽能農戶421戶,建有小水窖65口;有1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有1個村民小組已通電,有1個村民小組已通路,有1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視,有1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話,有1個村民小組已通路燈;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民族人口
截止2007年底,該社區轄大新冊村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18戶,
鄉村人口2565人(男性1308人,女性1257人),其中
農業人口2565人,
勞動力2306人(從事
第一產業人數1879人);該社區以
漢族為主(是漢族、
彝族、白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1人,白族6人,其他民族10人。
農村經濟
該社區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為主。2007年,該社區
農村經濟總收入3706.7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60.5萬元,占總收入的36.7%;
畜牧業收入273.4萬元,占總收入的7.38%(其中出欄肉豬80頭,肉羊2頭);
林業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0.09%;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收入20244萬元,占總收入的54.61%;全社區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人(占勞動力的1.3%),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350萬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主要銷售往省外。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60.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6.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蔬菜、花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服務業 。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1人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2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22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8 人,其中小學生203 人,中學生45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該社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20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失地農民再就業困難,集體預留地未確定,農民醫療養老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處用預留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型社區,解決農民住房問題,鼓勵農民發展二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42戶,共鄉村人口2728人,其中男性1328人,女性1400人。其中農業人口2728人,勞動力2470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219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5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9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516.74萬元,有固定資產633.8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8.3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99人,黨員中男黨員85人,女黨員14人。 團員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