鴷形目啄木鳥科斑啄木鳥屬的1種。又名花啄木,啄木冠,卉鴷。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中國除西藏自治區和台灣省外,各地均可見到。常見於山地與平原園圃、樹叢和森林間。
體長約220毫米,翅長約130毫米。體色上黑下白,翅黑而有白斑,尾下紅色;雄鳥後頭有紅斑。腳具4趾,2趾向前,2趾向後,均有銳爪,適於攀緣樹木。尾羽的羽乾剛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支撐在樹幹上,協助腳支持體重。嘴強直如鑿。舌細長,能伸縮自如,先端生有短鉤,並有粘液。常攀援樹幹,用嘴急促地叩擊樹皮,當察覺到樹幹內有蟲時,即啄破樹皮,用舌探入,將蟲鉤出而食。飛行時兩翅一展一合,有節奏地升降,略呈波浪狀。常在飛翔中發出尖銳的叫聲。每年繁殖期間,啄鑿腐朽的樹幹為巢洞。每窩產卵4-5枚。卵純白色,大小約為18.5×26.8毫米。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約10-12天,育雛期約23-30天。
大斑啄木鳥能啄食鑽在樹幹深處的害蟲,如天牛幼蟲、吉丁蟲等,對防治林木害蟲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
外形特徵
小型鳥類,體長20-25厘米。上體主要為黑色,額、頰和耳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塊大的白斑。尾黑色,外側尾羽具黑白相間橫斑,飛羽亦具黑白相間的橫斑。下體污白色,無斑;下腹和尾下覆羽鮮紅色。雄鳥枕部紅色。
雄鳥額棕白色,眼先、眉、頰和耳羽白色,頭頂黑色而具藍色光澤,枕具一輝紅色斑,後枕具一窄的黑色橫帶。後頸及頸兩側白色,形成一白色領圈。肩白色,背輝黑色,腰黑褐色而具白色端斑;兩翅黑色,翼緣白色,飛羽內翈均具方形或近方形白色塊斑,翅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在翅內側形成一近圓形大白斑。中央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白色並具黑色橫斑。顴紋寬闊呈黑色,向後分上下支,上支延伸至頭後部,另一支向下延伸至胸側。頦、喉、前頸至胸以及兩脅污白色,腹亦為污白色,略沾桃紅色,下腹中央至尾下覆羽輝紅色。雌鳥頭頂、枕至後頸輝黑色而具藍色光澤,耳羽棕白色,其餘似雄鳥。幼鳥(雄性)整個頭頂暗紅色,枕、後頸、背、腰、尾上覆羽和兩翅黑褐色,較成鳥淺淡。前頸、胸、兩脅和上腹棕白色,下腹至尾下覆羽淺桃紅色。虹膜暗紅色,嘴鉛黑或藍黑色,跗蹠和趾褐色。
體型:體重♂63-79g,♀62.5-72g;體長♂201-242mm,♀225-250mm;嘴峰♂21-28mm,♀26-28mm;翅♂121-133mm,♀122-133mm;尾♂79-98mm,♀91-97mm;跗蹠♂21-26mm,♀22-26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和平原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尤以混交林和闊葉林較多,也出現於林緣次生林和農田地邊疏林及灌叢地帶。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新疆、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海南島。
國外分布:歐亞大陸到日本,南到北非、印度北部、緬甸。
生活習性
食性:主要以甲蟲、小蠹蟲、蝗蟲、吉丁蟲、天牛幼蟲、蟻科、蚊科、胡蜂科、鱗翅目、鞘翅目等各種昆蟲、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蝸牛、蜘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橡實、松子、稠李和草子等植物性食物。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繁殖後期則成鬆散的家族群活動。多在樹幹和粗枝上覓食。覓食時常從樹的中下部跳躍式地向上攀緣,如發現樹皮或樹幹內有昆蟲,就迅速啄木取食,用舌頭探入樹皮縫隙或從啄出的樹洞內鉤取害蟲。如啄木時發現有人,則繞到被啄木的後面藏匿或繼續向上攀緣,搜尋完一棵樹後再飛向另一棵樹,飛翔時兩翅一開一閉,成大波浪式前進,有時也在地上倒木和枝葉間取食。叫聲‘jen-jen-’。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3月末即開始發情,期間常用嘴猛烈敲擊樹幹,發出‘咣咣咣……’的連續聲響,用以引誘異性。有時亦見3隻(兩雄一雌)在一起為爭偶而爭鬥,彼此攪作一團,上下翻飛,邊飛邊叫,直至另一雄鳥被趕走為止。營巢於樹洞中,巢洞多選擇在心材已腐朽的闊葉樹樹幹上,有時也在粗的側枝上。由雌雄鳥共同啄鑿而成。每年都要啄新洞,不用舊巢。每個巢洞約需15天完成。巢洞距地高多在4-8米,有時亦高至10多米和低至2米。洞口圓形,直徑為4.5-4.6厘米,洞內徑為8.5-10厘米,洞深18-28厘米。巢內無任何內墊物,僅有少許木屑。每窩產卵3-8枚,多為4-6枚。卵白色,橢圓形,光滑無斑,大小為24-27毫米×16-21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3-16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後通體赤裸無羽,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20-23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離巢和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