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本在1915-1920年期間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出現的經濟繁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戰景氣
- 時間:1915-1920
-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
- 現象:經濟繁榮
概述,鋼鐵業,造船業,
概述
指日本在1915-1920年期間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出現的經濟繁榮。1914年8月大戰爆發,日本生絲、絲織品、棉紗、棉布等出口中斷,銀行停止支付、兌現,陷入危機狀態。1915年後歐洲各交戰國停止出口,並且需要大量軍需物資,大批消費物資和軍需物資的訂貨涌到日本。日本對曾是歐洲各國出口市場的亞非各國的輸出也急劇增加,其經濟出現空前繁榮。特別是由於美國繁榮,對絲織品的需要飛躍增長,讓日本生絲出口量提高到戰前兩倍。歷來進口的武器、艦艇、電機、機器、化學藥品突然變為出口,促進了這些部門的設備投資。結果原有財閥有了發展,並向重工業、化工部門投資;同時出現了鈴木商店等新興財閥。過去是債務國的日本,由於認購英、俄的戰時公債,變為債權國。陸軍增建兩個師團、海軍創建“八八艦隊”的計畫得以實施,這是戰後日本成為五大強國之一的軍事基礎。
然而隨著大戰結束,歐洲重新開始出口,“大戰景氣”遂宣告結束,並於1920年爆發戰後經濟危機。戰時賺得的外匯也因西伯利亞干涉而用光。
鋼鐵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生鐵‘鋼材的進口中斷,同時造船業,機械工業不斷發展,因此日本的鋼鐵工業出現異常興旺的情況。戰前的1913年(大正2年)只有一家官營企業(八幡制鐵所)個21家民營企業,1918年官營1家,民營激增到208家。產量方面,生鐵達到戰前的2.4倍,鋼鐵2.1倍。儘管出現這種興旺局面,但真正的實現鋼鐵連續製作的只有八幡制鐵所。民間企業的規模大都在年產5萬噸以下,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而且很少有轉爐生產鋼材的高級設備。隨著戰爭的結束,多數企業停產、倒閉。1917年政府按照資本家的要求公布《鋼鐵業獎勵法》,採取保護政策:具有年產3.5萬噸以上的煉鐵或者制鋼能力的企業適用《土地徵用法》,免繳所得稅、營業稅、地方稅和進口稅。但未能使民營鋼鐵業達到國際水平。
造船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破壞和扣留船舶事件日益增多,航行船舶噸數不及戰前的57%,大型船隻無從進口。歐洲訂貨蜂擁而來,遂使得日本造船業興旺發達,1913年能夠建造1000噸以上船舶的造船廠只有5家,1918年增至53家,職工總數由2.6萬人增至10.7萬人,造船噸位由1914年的78艘8.2萬噸增至1918年的443艘54萬噸。1917年美國禁止鋼材出口,日本造船業受到很大打擊,但通過兩次船鐵交換擺脫了困境。戰後經濟危機時,接受八八艦隊造船計畫企圖恢復,但1922年簽訂《華盛頓裁軍條約》後,停止造艦計畫。工廠相繼倒閉、合併。1923年末工廠和職工人數比1918年減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