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慶市特殊教育學校
- 創辦時間:1994年
- 所屬地區:大慶市
- 學校類型:特殊教育
課程開設,主要榮譽,發展過程,地圖信息,
課程開設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同時,學校注重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注重對學生進行特長培養,注重職業技術教育,先後研究開發了烹飪、縫紉、木工、聾部歷史、法律、培智生活勞技、語言訓練、刺繡、絲網花、中國結、美容、美發、美甲等十餘門課程。
主要榮譽
建校33年來,學校一直以滋蘭蕙樹、育殘成才為己任,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先後獲得市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市文明宿舍、市文明食堂、市雙文明學校、市一級檔案室、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雙文明標兵學校、市雙全先進學校、黑龍江省合格國小、省級標準化特教學校、省級雙全先進學校、省級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先後有8名學生考入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學生在美術、體育方面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2006年8月,胡水清清同學在全國特奧會中獲羽毛球項目一金一銅;2006年9月,張文博同學在全國殘運會中獲游泳項目銅牌;2007年4月,楊艷超同學在美國鹽湖城舉辦的世界聾人冬季奧運會獲得冰壺項目銅牌;2007年8月,李紅同學在佳木斯舉辦的全省殘運會中獲得田徑項目一銀一銅。
發展過程
1977年10月15日,在大慶市薩爾圖區解放村福利廠院內,用四棟帳篷作校舍,成立了我市第一所殘疾人教育機構,當時起名為大慶市聾啞學校。建校時,學校由輕工局主管,福利廠代管,屬全民所有制單位。
1978年4月,輕工局投資興建四棟磚瓦結構校舍,同年12月,搬入新校舍。建築面積為800平方米,學校占地面積為6600平方米。
1979年教育歸口,學校由薩區教育科接管,財經、人員由教育科統一支配,行政、業務由教育科領導。
1981年,學校設立黨支部,並實行校長分工負責,進行教學,後勤、行政的管理。同年,將校舍擴建到1600平方米。
1984年,健全學制,學校共九個年級。
1986年,學校遷至中林街,校舍為三層樓房,建築面積 4300 平方米,占地面積30510 平方米。
1997年,學校更名為大慶市特殊教育學校,在招收聾生的基礎上,增收了培智學生,學校分設聾部和培智部,辦學種類逐漸健全。
2002年,我校開始大力開發和培養學生特長,努力提高學生在體育、美術等方面的能力和成績,同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和殘疾人就業的需要,我校開設烹飪、木工等職業技術課。
2005年開始,我校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出發點,正式將刺繡課和中國結課列為我校的校本課程的來開發,由專人負責教學及研究工作,逐步形成我校辦學的特色。同年,我校協助市殘聯成立輪滑、地滾球訓練隊,為省殘聯輸送大量優秀的特奧會運動員。
2006年,市教育局投資200萬元,翻修學校操場及教學樓,育人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併購置大量電子計算機、多媒體展台、語言訓練系統等教學設備,使我校教學真正實現了現代化。
2008年,我校占地800平米的技能教育基地經維修改造後,正式投入使用,設定了絲網花室、美發室、美甲室、鞋體美容室、中國結室、刺繡室、製作室、美工室、寫生室和律動室。大力發展學生特長,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校長寄語一所用大愛托起的學校,一塊用真情鑄造的樂園。滄海桑田,春秋幾度。大慶市特教學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各級領導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不斷創新發展,為這些特殊的孩子鋪就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坦程。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為了這群特殊孩子,多少愛心群體,用汗水與淚水,用生命與真情;一次又一次點燃孩子們的生命之光。多少教師,數十年如一日,用愛與青春詮釋特教事業的平凡與輝煌。學校邁出的每一步,凝結著感動與艱辛;學校的每一次跨躍,都要付出超常的代價。作為特教人,我們願作一片綠葉,用智慧和辛勤伴隨殘疾兒童成長,用執著和真誠放飛他們心中的希望;我們將給每一個殘疾兒童以真誠的愛,讓他們愉快地學習,激勵他們自主發展,幫助他們各展所長、融入社會、創造多彩的人生,並為社會做出貢獻。
學校的健康發展,是經幾代特教人艱苦創業,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校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以及為我校發展而努力的諸多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不懈的追求和探索,現代特殊教育才會不斷地發展與完善。鐵人精神,綠色油城,治學育人,源遠流長。我們願與全國教育同仁攜手並肩,開拓進取,譜寫特殊教育新篇章!
地圖信息
地址: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阿木爾街1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