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織錦帶

大悟織錦帶

大悟織錦帶是大悟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流傳於湖北省大悟縣中南部的城關、陽平、新城、四姑、河口等鄉鎮,地域性很強。它是以單調的藍、紅、白、黃等顏色的棉線或彩色絲線手工織成的,具有各式各樣花紋或圖案的帶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悟織錦帶
  • 地區:大悟
  • 屬性:民間
  • 類型:工藝品
簡介,歷史發展,原生階段,衍生階段,盛行階段,蕭條階段,文化影響,

簡介

大量用於帽帶、圍裙帶、抱裙帶、褲腰帶、綁腿帶等,亦可做男人的領帶和婦女衣服的滾邊。不同的花紋寄寓不同的含義:白果圖案的織錦帶用於捆綁嫁妝,寓白頭偕老;蝴蝶鬧金瓜圖案,寓團團圓圓;蓮、笙、桂、梓圖案寓連生貴子。編織錦帶,靠背椅、長板凳、木梯等都可以做工具機,用筷子索線編結提花。由於使用的工具簡單,家家戶戶都可以製作。主要技巧不在於使用工具,而在於手工編出精美的花紋。該工藝品產生於清朝道光、鹹豐年間,到民國時期得到廣泛套用。解放後,使用漸少。現存僅有少量藝人還能編織。由於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以作為旅遊產品加以開發。
大悟織錦帶
大悟織錦帶

歷史發展

原生階段

以打賺件為主要特徵。由於大悟的地理環境比較閉塞,直到清朝中葉,即道光、鹹豐年間,大悟一帶才出現以布匹貿易為主的布莊,而且這一帶的布莊為了適應當地落後的生產力和經濟水平,還採取了以物易物這一原始形態的交易形式。當地婦女把家織的棉布賣給布莊,布莊不是給錢,而是給棉花。婦女們把棉花紡線上,織成布,再賣給布莊,布莊再付給婦女們更多的棉花。一個循環下來,可以賺到比原物更多的物件,所以稱之為打賺件。打賺件的線一天要紡十二兩,布莊的布要求:長六丈,寬一尺三,重四斤半,達到這個標準布莊才要。用家紡的棉線織布時,經線的兩端要纏繞在織布機的捲軸上,起固定作用,這一部分是無法織成布的,而且織夠了布莊要求的尺寸,即使還有可以織的經線,也用不著再織了。這么一來,布匹的兩端,常常多出長長的一段經線。婦女們捨不得丟棄,就利用這此經線來織帶子,作捆綁之用。最先織出的帶子是白色的,沒有花紋,只能叫做棉帶,還不能叫做織錦帶。

衍生階段

以彩色的花紋為主要特徵。民間巧手在織棉帶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就開始變換花樣,嘗試著用染色的棉線織出有花紋的錦帶。經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嘗試與交流,逐漸積累了十種基本圖案的織法。這些基本圖案主要有:白果、石榴、魚、萬字、蝴蝶、金瓜、蜜蜂、梅花、蘭花、竹子、菊花等。將基本圖案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可以織出千變萬化的圖案來。隨著圖案的完美與豐富,織錦帶基本形成,並受到民眾的歡迎與喜愛,廣泛套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藝人們受到啟發,又有意為不同的套用設計不同的寬、窄、長、短和不同的花紋,於是在清朝末葉,即同治、光緒、宣統年間,有了用織錦帶做成的帽帶、褲帶、圍裙帶、帳鉤帶等等。

盛行階段

以絲線織成的文字圖案為主要特徵。到了民國年間,機紡的絲線在大悟民間廣泛套用。絲線比棉線細,比錦線勻,而且強度高,光澤好。藝人們就將絲線嵌進棉線,給織錦帶鑲邊,起裝飾作用。有鑲寬邊的,有鑲窄邊的,有鑲單邊的,有鑲雙邊的。經過鑲邊裝飾,織錦帶更為精美,極大地激發了藝人們對絲線的重視。有文化的藝人開始用絲線在織錦帶上織文字,織出的文字主要有:長命富貴、天長地久、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祿壽禧、雙喜臨門等。這種有文字的織錦帶更受人們的歡迎,織錦帶也得以盛行起來。

蕭條階段

以蒐集、整理、宣傳為主要特徵。解放後,隨著現代工藝品的增多,人們的選擇餘地增大。到了“文革”時期,織錦帶又被當作四舊橫掃,幾乎快要絕跡。到了上世紀80年代,健在的藝人已經不多了。大悟縣文化部門的同志開始蒐集、整理、宣傳這一民間藝術。一些文章先後被《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湖北文化》《文藝指導》《長江中遊民間文化藝術》《孝感地區民眾文化學術論文彙編》《孝感日報》《大悟縣誌》等書籍和報刊選用。

文化影響

1987年大悟織錦帶作為湖北省重點民間美術之一,列入《湖北民間美術展覽》,並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藝術節美術展覽。參展作品27件,其中9件又被選送義大利、蘇聯、利比亞等國家展出。2006年,大悟織錦帶作為大悟縣的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申報進入《孝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大悟織錦帶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