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科戰爭(大廈谷戰爭)

查科戰爭

大廈谷戰爭一般指本詞條

查科戰爭(英文:The Chaco War,西班牙文:Guerra del Chaco,又譯格蘭查科戰爭、大廈谷戰爭)是1932年—1935年玻利維亞巴拉圭兩國為爭奪格蘭查科地區北部而進行的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查科戰爭
  • 地點南美洲格蘭查科地區北部
  • 時間:1932年9月9日—1935年6月12日
  • 參戰方玻利維亞巴拉圭
  • 結果:巴拉圭獲勝,簽訂《查科和約》
  • 參戰方兵力:玻利維亞 25萬人
    巴拉圭 12萬人
  • 傷亡情況:玻利維亞 死亡5萬–8萬人
    巴拉圭 死亡3.5萬–5萬人
  • 主要指揮官:恩里克·佩尼亞蘭達,漢斯·孔特,何塞·費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維亞
戰爭背景,戰爭爆發,戰爭過程,戰爭結果,正式結束,評價,

戰爭背景

格蘭查科地區位於巴拉圭河以西、安第斯山脈以東,亞馬遜盆地以南,潘帕斯草原以北,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但人煙稀少、缺乏物產。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對格蘭查科北部約26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歸屬一直存在爭議。
查科交通線查科交通線
1884年,智利、玻利維亞、秘魯三國爆發“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中,智利擊敗玻、秘聯軍。戰敗的玻方被迫將唯一的出海口割讓給智利,由海洋國家變成內陸國。此後,飽受“無海”困擾的玻利維亞開始致力於“重獲出海口”的努力,北查科的戰略價值開始顯現——巴拉圭河流經北查科,如果能取得巴拉圭河的航行權,就等於擁有一條新的入海通道。不過,這要求玻利維亞對北查科實現完全控制。
到了1928年,另一則訊息給本就極為微妙的地區局勢火上澆油。美孚石油公司宣布,在北查科地區勘探到大量石油儲量。
1920年代,在該地區發現了石油後,兩國為爭奪石油資源紛爭愈加激烈,從1928年起,兩國之間頻頻發生武裝衝突。而世界主要石油巨頭以及鄰近國家也捲入其中,美孚公司智利支持玻利維亞,英荷殼牌公司阿根廷則支持巴拉圭
玻利維亞認為查科大峽谷原本是西班牙所屬玻利維亞殖民地的一個行政省,獨立後的玻利維亞理應繼承其管轄權。但現實中卻從未有玻利維亞人在查科大峽谷定居或生活。
與此相反,巴拉圭原住民瓜拉尼人自古就在大峽谷放牧,對該地區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巴拉圭強烈抗議玻利維亞突然要求對查科大峽谷的所有權。終於,從1928年起,玻、巴兩國開始在查科大峽谷爆發武裝衝突。玻利維亞軍隊竭盡全力想控制流經查科大峽谷的巴拉圭河,藉以獲得通向大西洋的入海口;巴拉圭軍隊則不甘示弱,攻克了玻軍在大峽谷建立的要塞,俘虜了駐守的玻軍。幸虧國際聯盟的干預,兩國才未將衝突升級至全面戰爭。
查科戰爭一觸即發查科戰爭一觸即發
而玻利維亞在得到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巨額貸款,並向英美等國購買了包括坦克、飛機在內的大批新式武器後,軍事實力大大超過巴拉圭。
1930年,玻利維亞向英國維克斯公司訂購了大量山炮和機槍、2輛維克斯6噸坦克和一批卡登·洛伊德V1型坦克(相當於裝甲車)。並且,玻軍還從維克斯公司購買了一批量身定做的戰鬥機。這種戰機適合高原作戰,被命名為“玻利維亞偵察兵”。此外,玻利維亞還從美、德等國陸續進口了“霍克”Ⅰ型、Ⅱ型戰鬥機,寇蒂斯“獵鷹”轟炸/偵察雙翼飛機,以及容克W.34運輸機等,玻空軍共擁有約60架先進戰機。
相比之下,由於經濟萎靡不振,巴拉圭無力大肆採購軍火,巴軍裝備大多是別國的淘汰貨,而且數量也極為有限。據稱,當時每7名巴軍士兵才能分到1支被阿根廷淘汰的毛瑟槍。巴空軍的戰機只有十餘架,不是一戰的“收藏品”,就是淘汰貨,作戰效能低下。
除了裝備差異,兩國軍隊的規模也相差甚大。巴軍僅有3000人左右,而玻軍超過萬人。
玻利維亞於是在1932年6月15日出兵占領了北查科荒漠中的巴軍要塞皮蒂安圖塔和博克龍,以這一次小規模邊界衝突為藉口向巴拉圭正式宣戰,查科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爆發

1932年5月,一位玻軍少校乘飛機巡視北查科時,發現一個大湖。由於北查科炎熱乾旱,玻、巴兩國對控制當地水源極為重視。一個面積廣闊的湖泊,戰略意義重大。
少校向政府報告了這一重大發現,並很快接到命令:迅速占領該湖泊。於是,他便帶領著一支小分隊趕往湖邊。經過3個星期的艱苦行軍,當他抵達湖邊時卻沮喪地發現,巴軍已在湖邊建起一個有10人駐守的哨所。由於兵力占優,少校決定發起進攻,這個被巴國稱為“皮蒂安圖塔要塞”的哨所很快陷落。
這只是一次不起眼的小衝突,卻引爆了兩國的全面戰爭,查科戰爭就此爆發。

戰爭過程

戰爭初期,巴拉圭由於戰爭準備不足且裝備陳舊,缺少武器,甚至有的士兵沒有槍枝而使用彎刀作武器。巴軍因而明顯處於下風。
玻軍實力占優,準備也更為充分,連續拿下北查科的科拉萊斯、托萊多和博克龍等3座堡壘。薩拉曼卡於此時暫停攻勢,開始積極尋求國際社會幹預。
玻國的“如意算盤”是憑藉戰場上的有利局勢獲取談判優勢,迅速結束戰爭,保住勝利果實。然而,在國際聯盟調停過程中,玻方提出的“必須獲得巴拉圭河沿岸港口”的要求,被巴方一口回絕。同時,巴方還要求玻方將攻占的堡壘和要塞全數無條件奉還。雙方分歧過大,調停失敗,戰爭繼續。
然而,這次“短暫調停”卻給了巴國喘息的機會。巴國在這段時間裡進行全國動員,兵力急劇膨脹。1932年8月初,巴拉圭進行全國總動員,總兵力從3000人迅速擴充到6萬人。由何塞·費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維亞(José Félix Estigarribia)中校指揮,於1932年8月12日收復皮蒂安圖塔,1932年9月底收復博克龍,1932年10月23日奪取了玻軍前線指揮部阿爾塞要塞,殲玻軍1200人。
1932年12月,玻軍改由德國將軍漢斯·孔特(HansKundt)指揮。孔特是一位老派將軍,他的上任並未能改變戰局。巴軍進攻仍在繼續,戰況也越發慘烈,雙方不斷拉鋸。1932年12月,巴軍進攻薩維德拉,雙方在一塊名為“七千米”的開闊地展開血腥戰鬥。此戰,雙方共投入2.5萬人,依靠塹壕、機槍和重炮進行混戰,陣地上屍橫遍野,人稱“凡爾登絞肉機”南美版。由於孔特指揮失誤,草率反擊,導致玻軍2個師被全殲,這處戰場也因此得名“血腥的七千米”。玻軍自此一潰千里。到1932年底,巴軍已攻占北查科30多個據點。在短短半年裡,雙方傷亡人敵超過3萬。1933年初,玻軍集中兵力進攻巴軍要塞納納瓦,久攻不克,雙方損失慘重。
1933年5月10日,巴拉圭正式對玻利維亞宣戰。埃斯蒂加里維亞經數月準備,於1933年10月指揮2.5萬名巴軍在70公里長的戰線上發起反攻,至12月中旬把戰爭推向玻利維亞占領的查科地區,殲玻軍2個師、俘獲8000人。玻軍遭此慘敗後,由佩尼亞蘭達將軍接替孔特負責指揮。
1934年1月,巴軍向皮科馬約河左岸玻軍要塞巴伊維安發起進攻。
1934年3~7月,雙方在此展開血戰。1934年11月17日,巴伊維安失陷。至年底,巴拉圭控制歸屬有爭議的北查科地區。
1935年1月中旬,巴軍進入玻境,推進到帕拉佩蒂河畔。1935年2月,玻軍從比亞蒙特斯發起反攻,將巴軍擊退。此時雙方都損失慘重,均無力再戰。

戰爭結果

1935年6月,在國際聯盟和周邊國家的調停下,玻、巴雙方實現停火。1938年,兩國代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簽訂了《查科和約》。巴拉圭獲得北格蘭查科地區約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稱之為“查科地區”(Chaco);玻利維亞獲得約8萬平方公里,並得到經巴拉圭河進入大西洋的航行權。阿根廷外長卡洛斯·薩維德拉·拉馬斯因成功調解這次戰爭而獲得1936年諾貝爾和平獎
查科戰爭獲得調停查科戰爭獲得調停
歷經3年的查科戰爭,使兩國共死亡10萬餘人,其中玻方約6萬人,巴方約4萬人,超過了這兩個小國每年的人口增長數,使這兩個本不發達的南美國家被拖到了崩潰的邊緣。而對於戰敗玻利維亞的損失更加慘重,加上1883年硝石戰爭的失敗,玻利維亞自獨立後已經喪失了約50%的領土。
為了在戰爭中取勝,兩國不惜大舉借債,僅玻方借債便高達2.28億美元。作為債權方,美孚石油公司等跨國企業在戰後加深了對兩國經濟的控制,而維克斯等國際軍火商更是直接從戰爭中獲取暴利。另外,阿根廷、美國等國作為調停核心,藉機在南美樹立起了威望。

正式結束

2009年4月27日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和巴拉圭總統盧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了雙方邊境協定,結束了兩國長達74年的邊境領土爭端。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主持了協定的簽字儀式。
該協定標誌著1938年玻、巴兩國簽訂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約》中劃分的兩國邊境正式生效。
依據條約,北查科地區約75%的土地劃歸巴拉圭,玻利維亞則獲得經巴拉圭河進入大西洋的航行權。

評價

查科戰爭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造成玻、巴雙方死亡達10萬餘人,兩國經濟幾乎破產,並引起了國內政治動亂,損失慘重。1935年,雙方舉行停火談判,並於1938年簽訂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約》,條約中雙方同意將領土爭端提交國際仲裁,並建立一個由拉美各國組成的定界委員會,阿根廷任主席國。定界工作由於北查科地區地形複雜,耗時較長,於2007年最終完成。其後證實該地區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儲量巨大的油田,而只是勘探失誤,查科戰爭成了石油壟斷資本和石油投機者支持下的一場悲劇。正如莫拉萊斯所說:“戰爭不是兩國人民挑起的,它是那些跨國公司推動的,是一場帝國勢力爭奪資源的戰爭。
郵票 查科永遠和平郵票 查科永遠和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