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鎮(臨沂市大店鎮)

大店鎮(臨沂市大店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莒南縣北部邊陲重鎮,是魯東南三大名鎮之一。位於濱海革命老區的沭、潯河沖積平原上。先後被授予“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山東省農村新型小城鎮”、“臨沂市鄉鎮企業明星鄉鎮”、“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店鎮
  • 外文名:Dadian Town
  • 地理位置: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
  • 交通:游1路
  • 行政區級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莒南縣
  • 面積:131.57平方千米 
  • 人口:74209人(2017) 
概況,沿革,大店鎮歷史,大店鎮新貌,大店鎮經濟,大店鎮農業,大店鎮旅遊,

概況

莒南縣轄鎮。位於縣境北部。常住人口74209人(2017)。轄7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店三村,距縣城20千米。該鎮為魯東南歷史名鎮,1945年8月1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大店成立。

沿革

1940年屬莒南第八區,1941年建縣時設大店區,1984年設鎮。1996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大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許家孟堰、許家嶺、張家嶺、大公書、小公書、郭家埠墩、後王莊、李家莊、大時家莊、沙埠子、莊家莊、河灣、王家埠墩、西陳家埠墩、薛家道口、多居官莊、朱家莊子、小時家莊、薛家窯、斜方、崮北頭、林後、老龍腰、宣文嶺、小王家莊、新村、北大官莊、北小官莊、莊家灘井、王家灘井、許家灘井、汲家莊子、井子、史家坡子、王家坡子、四角嶺、小古莊、將軍山前、周家坡子、何家店、彭家仕溝西村、彭家仕溝東村、孫家仕溝、錢家仕溝等57個行政村。2000年末,劃入原陡山鄉部分行政區域。

大店鎮歷史

1945年8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政權機構———山東省政府在大店宣告成立。 60年來,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店人民積極參軍支前,全國“三八”紅旗手張秀菊(薛大娘)就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大店人民唱著《東方紅》,翻身解放做主人,滿腔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造就了合作化初期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鈕恩升,湧現出了全國人大代表王增篤、省勞動模範曹獻春等大批先進典型人物。他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建設經濟強鎮,過上了小康生活。

大店鎮新貌

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古鎮大店以嶄新的面貌迎接省政府成立60周年。
大店鎮簡介
大店,歷史上就是商賈雲集、市井繁華之地,沃野千里,物阜民豐,文化積澱豐厚,經濟商貿發達。進入新世紀,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小城鎮建設的作用日顯突出,被提到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
大店鎮領導從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高度抓小城鎮建設,立足實際確立了“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市場化運作,特色型發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分步實施,配套建設,突出特色,強化輻射”的原則,把理順道路框架、調整城建布局作為小城鎮建設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修訂了《大店鎮總體規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並與當地歷史文化及革命紀念地有機結合,確立了以磨料磨具工業為主導,以商貿流通、人文景觀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名鎮定位,制定了工業主導型中心鎮規劃建設藍圖。在建設工作中,鎮裡按照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並重,基礎設施建設與美化綠化同步,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規範管理與放開搞活兼顧的的路子,努力做好經營城鎮的文章,實現小城鎮建設的良性循環和滾動發展。
依據規劃,鎮黨委、政府先後投入億元資金完成了鎮駐地經濟、政治、文教衛生、交通通信等公共配套設施和工業園建設,按照“九縱九橫”的交通框架結構,投資6000萬元對境內道路拓寬改造,新建黨委政府辦公樓、民居商貿樓120餘座。
這個鎮以省政府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配合市、縣工程建設指揮部,投巨資實施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和文化設施建設,苦戰150餘天,修復了占地60畝、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山東省政府舊址、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重建省政府成立時的七廳局舊址和莊陔蘭故居仿古建築500餘間,新建大店中心廣場,並投入1000萬元對鎮駐地路域環境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
如今,每當夜幕降臨,人們站在莒新路大店駐地段———鎮中心大街上,在明亮的路燈照耀下,只見寬闊平坦的大道伸向遠方,紅樓、綠樹、夜市、人流交相輝映,恍如置身於大都市的馬路上。

大店鎮經濟

20世紀70年代,山東省臨沂市第一家磨具廠在大店新村誕生。3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催生大店磨料磨具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出台優惠政策,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建起占地8.8平方公里的省級民營示範園,磨料磨具產業如魚得水般向前發展。磨具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遠銷東南亞、中東、歐美的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享有“中國磨具第一鎮”的美譽。
在磨料磨具產業的帶動下,泡花鹼、化工輔料、印刷包裝、針織棉紡、礦石開採也形成產業。這些產業與磨料磨具產業互相促進,共同構築起大店工業體系。尤其是大規模展開的招商引資活動和技改、治污動作,使民營經濟得以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大店鎮農業

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業結構,連片發展大棚草莓生產。全鎮現已建成面積達1.6萬畝無公害草莓生產基地,被譽為“山東草莓第一鎮”。鎮黨委、政府又通過招商引資,建起草莓加工廠,使草莓生產形成產、購、加、銷一條龍的特色農業產業。
全鎮現已發展大棚油桃為主的雜果5000畝,還建起大棚花卉1000畝,種植黃煙1500畝、桑1000畝,營造速生豐產林2800畝。
全鎮草莓、油桃等果品就實現交易額8000多萬元,並帶動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實現工資收入700多萬元。

大店鎮旅遊

大店鎮地處兩河流域要衝,是中原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明末至20世紀30年代,古鎮大店因莊氏地主莊園的不斷拓展而勢冠魯、蘇兩省,繁盛於明清兩代達400餘年之久。從史料保留至今的遺蹟看,原莊園規模宏大,建築精緻考究,既具有北方渾厚端莊的建築特色,又包容了齊魯建築儒雅清秀的風韻,不失為中原建築文化的瑰寶。這些,都是發展歷史文化旅遊的資源。
大店歷史文化積澱豐厚,革命紀念地獨樹一幟。在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暨山東省政府成立60周年之際,修復如初的山東省政府成立舊址、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山東畫報社成立舊址,成為進行傳統教育、弘揚沂蒙精神的革命聖地,為發展紅色旅遊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店鎮東部緊靠天湖(原陡山水庫),與省級風景名勝區馬鬐山隔水相望,形成山水秀美的旅遊景區;沭河、潯河岸畔,速生豐產林形成一道道綠色風景線,加之綠色通道、農田林網,鑲嵌在片片果園、花園、稻田上,構成春夏秋三季滿目綠色、花香四溢、果實纍纍的綺麗風景,為開展生態農業觀光游、做大綠色旅遊文章創造了條件。
革命聖地遺址和輔以莊園文化風韻的莊陔蘭故居,一同映現出大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烽火燭照的抗戰歲月。她與境內的西周向國故城遺址、老龍腰古墓遺址、葛埠嶺英雄塔、薛家窯陶器遺址,並天湖、潯河之水文化,九峰山、文昌閣之山文化,小城鎮發展之城鎮文化,聯袂構成具有自然山水之美、歷史文化之魂、人文景觀之韻的風情畫卷,凸現出大店古鎮城邑、紅色府邸、山水風貌的景區特點,啟動著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廊,揭開了歷史文化旅遊、紅色之旅、綠色旅遊的錦繡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