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常村(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集義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常村地處晉中平川,清徐縣集義鄉東南角,東與榆次區車輞接壤,南與太谷縣南莊隔河相望,是集義鄉第二大村。全村現有戶數為858戶,人口2889人,其中男有1442人,女1447人,黨支部1個,黨小組8個,村民小組8個,黨員98名,現有村民代表26名。全村耕地面積為5610畝,糧食播種面積為4230畝,蔬菜播種面積為4200畝,截止2010年,糧食總產量為1541噸,蔬菜總產量為5975噸,生產主要以無公害蔬菜生產為主,也是集義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同時,全村共有個體經營戶28家,7家非公有制企業。本村現有國小一所,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0%以上。有定點文化活動場所,文化生活以村民自娛為主。村級衛生所3所,有赤腳醫生5名,村民大病要到縣醫院治療,參合率為80%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常村
  • 地理位置:晉中平川,清徐縣集義鄉東南角
  • 占地面積:全村耕地面積為5610畝
  • 開放時間:早9;00到晚8;00
區域概況,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區域概況

繼全縣村級場所建設展開後,大常村對現有的村委會進行了改擴建,其中場地硬化1500平方米,安置健身器材5件,照明設施30件,擴建了籃球場(500平方米)和文化活動室(200平方米)。在村級場所建設的同時,村兩委班子協助村國小主要負責人新建了大常國小,目前共可容納300餘學生。

歷史沿革

大常村現屬太原市清徐縣集義鄉,位於太原城南40公里,清徐縣城東25公里,與榆次、太谷相鄰,現有人口3千多,土地6千多畝,是太原市無公害蔬菜基地。
約從宋朝開始,迄於民國,該村被稱為大常鎮,是晉中平川繁華的集鎮之一,僅次於晉中諸縣城,而與榆次的東陽、永唐,太谷的陽邑,祁縣的賈令、東觀,晉源的北格,清源的孟封、高白等集鎮相當,稱得上太原府南川的十大集鎮。
一、集鎮的形成——史、地概況
大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
龐姓村民祖上傳言,該族祖隋朝時期已移居大常。唐初,村內寺廟裡住過高僧田善友,他家原是大常西面十里田楚王(今西楚王)村人。青年時在楚王、大常等村的寺廟裡當善友,後入介休綿山,唐太宗封他為空望佛(或作空王佛)。
關於田善友,光緒《徐溝縣誌》有一段記載:
“空王佛,邑之田楚王村人,姓田氏,幼而參禪禮佛,通三味,人稱田善友。春夏傭工,東皋有田善友,北陌亦有田善友,而實在廟中也,村人覺其異,多有問吉凶者,遂逃入綿山。”①
大常人因為有舊關係,仍經常去綿山祈福祛災。傳說一次村民祈雨,他隨手拿起撈米飯的笊籬朝東北方向忽灑了三下,說:“三寸雨,夠用了。”村民回村知剛下過大雨,地面上還可以找到米飯粒呢。大常人受了恩惠以後,年年赴介休綿山上供、送布施,一直延續到民國26年(1937)日軍入侵。關於送布施,還有個狗臭兒受罰的故事。時在民國初年,村里派村民狗臭兒去送布施財物,他中飽私囊貪污了。村里發現後對狗臭兒實施了嚴厲的處罰,令他頭頂切草刀三口,赤臂跪在太陽地三天。
上面是傳說。
比較可靠的沒有爭議的史實是:宋太宗趙光義下河東討伐北漢時曾駐軍大常。康熙《徐溝縣誌》載:“昔大常寺有閻、趙二僧,宋太宗下河東時,施棗賞軍數千人,壇口未下,後證涅磐於寺。”大常壽寧寺現存石碑也有相似的記載,寺內獻殿前石階上至今還留有一個宋太宗御馬踏下的馬蹄印。石頭不會因馬踏而凹陷,這應是人們為留紀念而事後鑿刻的。
關於宋太宗趙光義駐大常,民間還有個瞎枯河的傳說。原來大常村北有一條河名疙瘩河,宋以前常年有水,河流向西直穿集義村中。一天趙二舍(即趙光義)過河,馬蹄陷在河中泥沙里,趙罵:“日他媽的這條瞎枯河”趙二舍是真龍天子,口無戲言。從此,疙瘩河再無河漲,成為枯河。
萬曆《徐溝縣誌》記載:當時寺內還保存著閻、趙二僧犒賞軍士時盛棗兒的瓮子和宋王師的“插旗石”。萬曆《徐溝縣誌》並據此聯想、望文生義地斷定,大常村名即由“宋趙二舍至其地賞軍”(大賞諧音為大常)而得名。②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空望佛的無邊佛法與神聖光環,宋太宗真龍天子的威靈,無疑使大常這個古老村鎮增光添彩,是大常發展的催化酶,促成了它的繁榮。大常商業集鎮的形成大約就在宋朝。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一說大定二年)大常從榆次縣析出,劃歸新設的徐溝縣,對這次重大變動,數百年來,榆次、大常、清徐等縣民間有一句傳說:“捨得大常一鎮,留得小常一村”。可見在金代,大常已被稱為“鎮”了。
大常能形成商業集鎮決定性的因素是它的地理條件。
首先,從區位看,大常地處榆次、太谷、清源(今清徐)三縣邊界處,距榆次、清源、祁縣都是50里左右,距太谷只有30里。商貿交流的需要,呼喚集鎮的誕生。
其次,從交通條件看,該村位於河北保定府從娘子關入晉向西南經風陵渡進入陝西的交通線上,又是從太原去晉東南並出省的捷徑。因此,至晚在唐宋,此地已形成“糧棉之路”了。村南有地名“棉花地口”,是古時駱駝隊從晉南及河東駝運棉花的必經之地,特別是秋冬季,幾乎天天有駝隊路過,在店中住宿,過往客商多。
再次,從自然地理條件看,該村南有象峪河,北有疙瘩河、金水河,水源充足,特別是象峪河,它水質軟、味甜美,河水可直接飲用。滲入地下,形成豐富的地下水。特富水區,為人畜飲用和發展醋、酒、豆腐等產品準備了充足的水源。
最後,由於地當衝要,歷代軍營駐紮,特別是處於興盛期的“王者之師”趙光義的宋軍多次駐紮,也促進集鎮的發展,所謂“要想富,跟著行在(皇帝駐蹕之處)賣酒醋”是也。
明清資料記載了大常鎮的規模。
明萬曆《徐溝縣誌》列大常鎮(縣內唯一的鎮)於諸村屯之首。這是它在縣內的位次。以下估算人口,明末,縣內共分15個“里”,而大常一鎮就分二里:大常東里和大常西里;大常以下幾個較大的村子為王答、南尹、集義,都各自是一個里。里劃分的依據是人口,據此大常的人口約占徐溝縣的2/15,萬曆時徐溝總人口近2萬,則大常人口約2500,到清乾隆年間徐溝縣人口為128604人,則大常鎮約17000人。當然這樣估算很不精確,但即使保守點估算,大常也稱得上是個萬人大鎮。
從地盤來看,大常聚落形狀呈正方形,幅員各2里,這和徐溝縣城的規模相近③。若北面從邢平堡算起,南迄太微觀,則南北長4里。
二、大常的商號及行業
大常形成商業集鎮數百年,到清乾隆時達到極盛,以後雖漸式微,但直到民國年間,仍店鋪林立,商品交易輻射周邊榆次、太谷、祁縣的許多村鎮。
[大常的座商]
大常商號多在南北大街。乾隆極盛時的繁華已難知其全貌。光緒《徐溝縣誌》記載大常助賑的商號有日增盛、謙和興、裕泰恆、謙光吉、積成永等。清末民初,商號有30來家。
耆老記憶中著名者有:
利泉茂,俗稱南糧店,東家是本鎮劉家,管帳是代李青的代隆基。
北糧店,東家是本鎮常家。
中糧店,東家、夥計人名不詳。
義和公,綢緞行後改日雜,東家是常家。
四和永,鹹肉行,掌柜是壽陽人,姓武。清光緒以前,以制售燙驢肉而聞名。
乾亨當(西當鋪),東家劉明山。
乾亨吉,綢緞百貨,東家劉明山,掌柜代邦基。
茂林涌,點心、酒、醋。東家安茂林(安秉志之父)。經理劉棣,掌柜代隆基。一直經營到1956年公私合營。
自新油坊,股份制,廠帶店。股東有常自新、劉興漢。
東生泉,醋坊,廠帶店,兼營酒、油、米、面,東家白步賢,掌柜許鼎銘,平遙人。
德和泰,藥店,經理人肖國乾。
福隆成,殺坊。大師傅:本地人楊桃園、白臭毛。
順興利,油坊,雜貨。三股東為榆次要村的金美(姓失記)、本縣莊子營的王二蠻、代李青的代邦基(小名全成)。代邦基為帶東掌柜。
隆茂泉,雜貨,經理安茂林外甥。
晉益泉,木器店,東家安茂林。
蔚和信,經理安茂林。
協茂昌,綢緞布匹。
上述商行中,以糧油購銷加工最具規模,而燙驢肉最有特色。
糧行收購周圍五六十個村戶的糧食,大部分運銷北路直至俄蒙,清代靠馬車、駱駝運輸,正太、同蒲鐵路通車後改走火車。為了多獲利,糧食行兼營或協作搞糧食深加工,米、面、酒、醋、粞糖、黑醬、甜醬、醬油、豆油、香油、點心,這些產品除了供應周圍城鄉居民外,還遠銷外省。
〔燙驢肉〕
燙驢肉是清代大常特有的食品,其肉質細而不膩,精而不篩,入口即感醇香,愈嚼愈有味,下咽時舌根咽部微妙感覺經久不去,餘味無窮。而且此肉可以長久保存不壞。
其製作方法獨特奇妙,秘不傳人。有人捕捉窺探,知其粗略,據說是先餵驢瀉藥,將驢腹瀉淨,然後置驢於高溫室中,驢渴極,飲以特配的五香調料、五味調和的羹湯及濃糖釅酒,然後保定在專門的燙房,以滾燙開水澆潑致其死。
椐說光緒二十六年,縣太爺密昌墀到大常鎮私訪,吃了燙驢肉連聲稱讚,說他吃過浙江金華的臘肉,湖北的鹹肉,平遙的牛肉,都不及此肉香醇。但此時恰好聽到驢鳴不斷,漸鳴漸弱,悽厲哀絕。問知情況後,密大老爺吃不下去了。這位密大老爺不但愛民如子,對畜禽牲靈也有好生不忍之德。所謂君子遠庖廚,耳不聽,心不煩,聽了驢哀叫,惻隱之心揮之不去,回到縣衙後,下令傳訓制肉大師傅,說這樣活活燙驢太過殘忍,以後不可如此荼毒牲靈,此後燙驢肉不再製作,技法失傳。
到了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人來到大常又硬逼鹹肉鋪做燙驢肉,大師傅不會做也不願意做,便在一般驢鹹肉中撒了泡尿送給鬼子。鬼子吃了覺另有一種滋味,頗為滿意。
三、大常的集市廟會
民國及以前近千年間,徐溝縣境內有兩個商業集貿中心,這就是縣城徐溝鎮與大常鎮。徐溝縣最早的史料書萬曆《徐溝縣誌?市集》載:“縣南街:初二、十二、二十二;西街:初四、十四、二十四;北街:初六、十六、二十六;正街:初八、十八、二十八;東街:初十、二十、三十;大常鎮:一日、三日、五日、七日、九日”(《清、徐古方誌五種》168—169頁)。康熙《徐溝縣誌》也有類似記載:“縣南街趕集,輪流三個月,西街趕集,輪流三個月……。大常鎮趕集,每逢單日。”(上書193頁)光緒《徐溝縣誌》記載簡單明了,且加了二個新的集市點:“縣內(城)集期,每月雙日。大常鎮集期,每月單日。集義村集期,每月單日。南尹村集期,每月單日。”耆老記憶:集義、南尹的集市時起時停,一般是趕早集,日軍入侵後停止。而大常的集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周邊榆、太、徐諸縣村民當時諺語有“二十七,提上籃籃趕集的”即指趕大常鎮的集。
大常四月十八的廟會是與徐溝城二月初二、十月初二齊名的大會,是晉中平川夏季最大的一次廟會。綢緞與副食行都說這是成交額最大的會之一。此會除了物質交流的意義,更有宗教活動,文化民俗,親朋會面甚至有情人節的意義。鎮北頭壽寧寺(明代名靜寧寺)法事活動盛大。而南頭太微觀中道教也不甘寂寞。年年搭台唱戲,甚至兩台戲對唱。南頭的道觀清末賣給了榆次南莊村。南莊的掌事人不願中斷習俗,每年也出資唱戲,於是民間有順口溜“大常的堰(村南象峪河大堰,在太微觀之南),南莊的觀,南莊唱戲大常看。”
善男信女焚香許願、還願。風流男女則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異性。此時正值熱氣升騰的初夏,“四月十八,夏布衫衫忽撒”。人們被皮毛棉麻嚴密包裹了半年的肌膚開始暴露,成為大常廟會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民間俗語:“四月十八太陽紅,紅活不過人看人;四月十八黑圪洞,戲場裡頭人擠人。”
晉中秧歌有段小曲“四月十八趕大會呀,我在會上見過你,自從見了這一面,每天夢裡夢見你”(末句原詞記不的確,總之是害了相思病)。
就是那些本分青年的男女,也會趁機請媒人陪同,偷偷相看一下新介紹的對象,叫“偷相”。
總之,四月十八有似於南方的三月三,有似於詩經衛風中溱洧之會,有似於西洋人的情人節。對這樣一個“多功能”的廟會,士農工商男女老幼,僧俗人眾,都趨之若鶩。晉中人埋怨人遲緩誤事,往往說:“照這樣,就誤了四月十八啦!”人們把去大常趕會視為絕不能耽誤的第一要事。
四、大常的商業世家
大常人善經商,不乏世代經商致富併入仕的大家族。有清一代,以秦、劉二家為最,與徐溝縣城中的王、張二家並集義李家合稱為徐溝縣的五大家族。
拙著《秦家舊事》敘秦氏較詳,茲不贅。以下著重說說劉家,還有常家、安家。秦、劉、常、安可謂大常鎮的四大家族。
[專營海鹽二百年的皇商——劉家]
大常劉家始祖劉仲禮於明洪武年間由洪洞大槐樹遷來,民國26年(1937)修譜時已傳24代。
劉家祖上明朝時在本鎮及徐溝縣城(今清徐縣徐溝鎮)經營糧食貿易,後發展到直隸、綏遠,並轉而經營鹽業。到清朝初年,劉家成了在直隸長蘆鹽場經營鹽業的世襲皇商。在乾隆初,其十二世祖劉福財稱得上是長蘆鹽界數一數二的人物。乾隆三十五年三月,高宗奉太后巡幸天津,召見鹽商。鹽政官及鹽商因鹽場虧空欠官銀等因,畏葸不前。劉福財的的兒子裕業是個監生,見過世面,被選定為鹽商代表,隨同鹽政官去見駕。劉裕業年輕英俊,儀表秀美,風度瀟灑,舉止得體,談吐儒雅而機敏,深得皇帝喜愛。乾隆皇帝不僅沒追究鹽界過錯,還“蒙恩賜食”,賜給劉家金“福字,賜(裕業)修職朗”,後贈昭武都尉(四品)。(見光緒《徐溝縣誌》卷四《封贈》。1996年整理重印本《清徐古方誌五種》第356頁)。
據劉家傳說,劉裕業以後棄儒從商,經營有方,後來一次匯報鹽務時表現更為突出,皇帝一時高興,允許無限期拖延結帳時間,還將每道鹽引的份量增加五斤,並賜給了黃馬褂,還有半朝鑾駕。
那些賜物一直保存供奉在劉氏祠堂,現在劉家六七十歲的人都見過,說那金福字牌有五尺高。土改時毀掉。
劉家做了皇商。劉氏後人說,那時河北的天津、塘沽、石家莊、懷麓、井徑以及山東、山西部分地區的鹽業都由劉家都掌管。大常壽寧寺存嘉慶八年碑載有施銀的鹽號名及名人,遍布直隸山東等地,主要有:青州鹽號(經理人張清科、韓國傑);獲鹿鹽號(永盛引、三益引);井徑鹽號(賈玉孚、誠立號);趙州鹽號(天德廠、通順隆);高邑鹽號(永盛文);靈壽鹽號(興生號、王道偉);寧晉鹽號(戴承基);平山鹽號(蕭廷勛、順德號、萬盛廠、四合浦)。
劉家經營的鹽業地域廣,時間長。劉家既是經營人,又是股東,傳承五六輩,歷清代六七朝,沒有衰敗。

地圖信息

地址:太原市清徐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