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謎:老舍之謎

大師之謎:老舍之謎

牛津大學的學生學中國語文時,為什麼只選老舍的《我這一輩子》做教材?他真的是自殺嗎?又為何死後腹中無水?“那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否決定頒給他?又為什麼不頒?所謂的“那一年”又是指哪一年?本書經舒乙授權,收錄大量老舍的生前照片,部分照片為首次對外披露。本書將帶領您跟著名師讀大師,破解老舍人生之中的一個又一個謎團。本書以時間為線索,細述老舍先生生平,將大師擺在普通人的位置上來詮釋,解讀,以解謎的方式,向讀者講述老舍先生充滿曲折的傳奇一生,追根溯源。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師之謎:老舍之謎
  • 出版社:中國書店
  • 頁數:206頁
  • ISBN:7805688109
  • 作者:蔣泥
  • 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 開本:0開
  • 品牌:中國書店出版社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書評
牛津大學的學生學中國語文時,為什麼只選老舍的《我這一輩子》做教材? 為什麼說一個不怎么相干的闊大爺,成就了老舍? 老舍和這位影腳凝影闊大爺的千金苦苦相戀,卻終不能成為眷屬,千金小姐又如何成為老舍小說里的原型? 為什麼本書作者將老舍的《我這一才套簽辯輩子》和他的另一個中篇《月牙兒》,以及沈從文的《邊城》,張愛玲的《金鎖記》,並列為四部 “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老舍是自殺嗎?但為什麼他死後腹中無水? 1979年,挪威漢學家肯凝伊麗沙白·艾笛來中國,對蕭乾夫婦說,“那一年,本來諾貝爾文學獎已決定頒發給中國作家老舍,但查明他確實已於八月間去世,而按照規定,諾貝爾文學獎是只頒發給仍在世的人的,所以就給了另外一個人”。
“那一年”是指哪一年? …… 跟著名師讀大師,一起破譯大師之謎!

圖書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遲到的老舍緣
一、出生之謎
二、出道之謎
1.成就老舍的兩個人
2.老舍的學歷與出道
3.藝術化的京城滿族與老舍
4.海外之路
5.最初的創作與閱讀經典
三、情愛之謎
1.初戀劉小姐
2.老舍的婚姻
四、創作之謎
1.在山東教學與創作
2.《離婚》與《駱駝祥子》
3.《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短篇小說經典
五、離亂之謎
1.流離失所的亂世
2.深厚情誼
3.在美國、加拿大的講學與創作
4.《四世同堂》的藝術價值
5.回國之路
六、個性之謎
1.《茶館》及其曲折風波
2.汪曾祺、林斤瀾等人說老舍
七、地位之謎
1.巔峰之作《正紅旗下》
2.比較老舍與茅盾、巴金的長篇小說
3.老舍小說藝術技巧的縱與橫
4.老舍的文學貢獻
八、自殺之謎
1.八月二十三日毆打事件
2.老舍“自殺”之謎
附錄老舍著譯年表

文摘

書摘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屬狗,滿族人。生於北京西城護國寺街小羊圈胡同,現為新街口南大街小楊家胡同8號院內北房,時在陽曆1899年2月3日黃昏,也就是陰曆戊戌年(1898年)臘月二十三酉時。
依中國時歲民俗,這天是“小年”,灶王爺要去西天,上報人間“好事”,“全北京的人,包括著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歡送”,“灶王爺上了天,我卻落了地”,可謂生逢良辰節日,以至連一迎晚背向脾性惡劣的姑母,都不得不承認:“這小子的來歷不小哇!說不定,灶王爺身旁的小童兒因為貪吃糖果,沒來得及上天,就留在這裡呢!”
又因次日恰“立春”,是一年中的頭一個節氣,乃取名“慶春”。
“可以想像得到,當初我的父母必是這么看:有子名春,來頭必大,定會光宗耀祖。還可以想像得到:春字這個吉祥字,父母當然希望兒女美似春花,一生吉利,萬事亨通。”
“舍予”則是“舒”字的分拆。而筆名“老舍”,與他的姓、字相關,都含了一個“舍”在內。它第一次出現,是在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見於1926年《小說月報》第十七卷第八號上。
老舍的出身和名號如此考究“傳奇”,我們若單自這一點說,他的一生,“春”確是“慶”到了,“來歷”也被自己作出的斐然成就證實,世稱他是“五四”一代現代作家甚至整個20世紀作家中,中國“最優秀的小說家”和“著名大師”和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但一生終結,卻也在那個“舍祖朽灑”里藏了——一生信仰所系在“犧牲自我”,可“老”是“舍”“予”著,最後連性命都“舍”卻不要,而投了太平湖。
這是後話。
即使被姑母言中,老舍確不是凡人,旬主仔可在起步階段,悽苦沾染了生活的全部。這種感受如此強烈,以至於他後來以“月牙兒”這個物象,來透露童小心跡:那是“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一次一次的在我記憶中的碧雲上斜掛……照著我的淚”。
這個感受很重要,幾乎決定了他一生命筆的主要取向和底調。正是有了一個慘澹酸澀的童年,最終造就了老舍那顆剛強而偉大的平民作享堡勸家的魂靈。
老捨出生前,他父母已生過三位哥哥、四位姐姐,活下來長大成人的卻只有四人:大姐、二姐、三姐、三哥。
他是母親的“老兒子”,生他時,母親41歲,兩個姐姐出嫁,三姐十一二歲,哥哥八九歲,姑母守寡,和他們一起生活。
算來一家六七口,進項只有父親舒永壽每月的三兩銀子。
舒永壽是一名保衛皇城的護軍,屬滿族“八旗”里的“正紅旗”。除了春秋兩季尚能發一點米,接補生計,再無別的生活來源。因此,家中苦時每天只吃兩頓飯,把一點菜葉子和糧食,摻進酸豆汁湯,熬成稀糊糊喝。
也許身體太弱的緣故,老舍一生下,就給家庭帶來不幸:父親不在家,城裡正當值,滴水成冰,接生婆缺經驗,母親又營養不良,生養時失血過多,暈了過去,半夜才醒來。幸虧他大姐從婆家及時趕回來,揣他人懷,才保住老舍一條命。
到他一歲多時,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
“皇上跑了……滿城是血光”,“處處是火舌,火柱,飛舞,吐動,搖擺,顛狂。忽然嘩啦一聲,一架房倒下去,火星,焦碳,塵土,白煙,一齊飛揚,火苗壓在下面,一齊在底下往橫里吐射,象千百條探頭吐舌的火蛇。靜寂,靜寂,火蛇慢慢的,忍耐的,往上翻。繞到上邊來,與高處的火結到一處,通明,純亮,忽忽的響著”。
城裡的守兵,為著民族氣節,更為著一個腐朽不堪的王朝,拚死抵禦敵寇。
舒永壽也在正陽門阻擊,用的是老式抬槍,需要隨放隨裝火藥。
不幸,敵人的子彈打著他身邊的火藥,同時把他身上的火藥燃著,他遍體燒傷,爬進南長街一家糧店,即現在的西華門副食商店。
裡面沒有人,全跑了。他就一直躺在那裡。
後來還是他內侄敗下陣來,闖進去找水喝,才發現了他。見他渾身都燒腫,已不能說話,只顫抖著將一雙因腳腫而脫下來的布襪子和褲腿帶交給內侄。
內侄想把垂死的姑父背回家,可外面正亂,慌忙逃出去,急急去報信,進門就“放聲大哭,把那雙襪子交給了我的母親”。P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