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帆倒鯛

大帆倒鯛

大帆倒鯛是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高鰭刺尾魚屬魚類,學名高鰭刺尾魚Zebrasoma veliferum),又名大帆倒吊。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棲息在淺水域的珊瑚礁區,以藻類和底柄動物為食。其背鰭和臀鰭向外伸展高大,並布滿銀白色的弧狀條紋,有如張開的船帆,故名“大帆倒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帆倒鯛
  • 拉丁學名:Zebrasoma veliferum
  • 別稱:大帆倒吊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鱸形目
  • 亞目:刺尾魚亞目
  • :刺尾魚科
  • :高鰭刺尾魚屬
  • :高鰭刺尾魚
  • 分布區域:印度洋和太平洋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飼養方法,物種價值,注意事項,

形態特徵

體側扁,卵圓形,背緣在背鰭起點附近最高,向後漸低,腹緣在胸部與腹部頗為圓凸,尾柄兩側各有一平臥於溝中的尖棘,多少能豎起。頭部短,背緣陡高,略圓凸,僅在吻部凹下。吻頗長,略向前方突出,前端略尖。體褐黃色或黑褐色,吻頰部及胸部上方有淡色小點。體側約有4-5條淡淺色橫帶。背鰭鰭條部後半部有4-5條淡色線紋,與鰭後緣平行排列。體長117-270 mm,最大可達40cm。
大帆倒鯛大帆倒鯛
頭部三角形,口小,背鰭和臀鰭向外伸展高大,並布滿銀白色的弧狀條紋。幼魚期體黃色,並交替出現暗帶。成魚體黃褐色,體側有5-6條褐色橫寬頻,各橫帶間有3-5條黑色細橫帶。尾鰭截形,尾刺鉤藏在藍色的尾柄處。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馬達加斯加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島玻里尼西亞,南至澳大利亞昆士蘭,北至日本南部。我國產於西沙、南沙群島、海南島以及台灣等海域。

生活習性

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珊瑚礁茂盛的海域,常單獨或三兩成群一起活動。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

飼養方法

飼養水溫27~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餌料有冰凍魚肉、海藻、海水魚顆粒飼料、菜葉等。
大帆倒鯛屬於刺尾魚科,該類魚對水質的適應能力極強,一般不易因水質問題而生病,只是野外捕撈的魚身上有時帶有寄生蟲,會引起魚感染髮病。刺尾魚喜歡水流,溶解氧要充分,因此強勁的水泵是飼養刺尾魚的基本條件。
大帆倒鯛大帆倒鯛
刺尾魚是魚類中最典型的素食主義者,它們在自然界專吃珊瑚礁中的藻類。在魚缸中沒有很多海藻,但它對蔬菜也不拒絕,菠菜、萵苣葉、青菜、生菜、白菜等都可以吃。餵時可以將整捆菜綁在缸邊,由它們自己去啃食,它們的胃口非常好,會不斷地去啃食。蔬菜在餵之前要清洗乾淨,最好用鹽水浸泡一會兒,以免有農藥之類的東西使魚中毒。刺尾魚也吃肉,對各種碎肉、小蝦也是來者不拒,但要適可而止,過多的肉食會使其腹脹和便秘,引起死亡,還是多餵植物性餌料更合適些。刺尾魚吃蔬菜自然會排出大量的植物纖維來,因此,過濾器的吸水口要加防護網,而且要經常清理,以免堵塞過濾器和水泵。
大帆倒鯛有同種爭鬥的惡習,因此需要600升以上的飼養空間。可以飼養1條,也可養5條以上,但絕不要同時飼養2條,以免弱勢的一條被殺死。為了防止其生長速度過快,可以試試只給它們吃蔬菜葉子和紫菜,這兩種餌料的配合完全能滿足其正常生理機能的需要,而且它非常愛吃,低蛋白質的攝入可以儘可能長地保持其乖巧的身姿。它們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一般海水魚能接受的指標即可,不挑食、不膽怯、不容易患病。

物種價值

適宜在水族館或大型水族箱飼養供觀賞。

注意事項

大帆倒鯛的鰭棘有毒,毒器由背鰭棘、臀鰭棘、腹鰭棘、外包皮膜和毒腺組織構成。各鰭鰭棘前緣為1縱嵴,兩側各有1較淺的前側溝。被刺傷後劇痛。棲息於珊瑚叢中的個體,因食物鏈關係而在體內積累珊瑚礁魚毒素,毒性輕微,食後會引起口中瘙癢和灼燒感等中毒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