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褶皺

大巴山褶皺

大巴山褶皺是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一處地文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巴山褶皺
  • 資源性質:地文景觀
  • 景觀坐標:E 108.31,N 31.71
  • 景觀等級:五級
景觀性質,外觀形態,地質背景,成因機制,生態環境,其他相關,

景觀性質

屬於地文景觀主類地質與構造形跡中的構造形跡景觀。

外觀形態

大巴山天然褶皺沿百里峽峽谷分布,構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褶皺構造剖面,不同尺度、不同形態、不同組合與不同變形強度的褶皺隨處可見。褶皺形態眾多,有箱狀褶皺、圓弧褶皺、斜歪褶皺、倒轉褶皺、複式褶皺、層間揉皺等,其中以大型箱狀褶皺、複式褶皺為主,褶皺構造規模巨大。褶皺形態千奇百態,有的褶皺構造氣勢宏偉,有的小巧別致,美學價值高,觀賞性強。不同規模的褶皺在空間上有規律展布,成為揭示大巴山推覆造山運動過程,解讀川東北前陸盆地形成的金鑰匙。 規模與體量:大巴山脈因其世界罕見的弧形推覆構造,可媲美阿巴拉契亞山、侏羅山等世界最典型褶皺山系。巴山大因前河深切,使得整個巴山大峽谷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褶皺構造剖面,連續分布長約70公里,僅保存完整的大中尺度褶皺就多達多達31處,小規模露頭級褶皺構造101處,如仙女岩複雜箱狀背斜、關門石複式背斜、明岩洞複雜箱狀背斜、雞王洞向斜等。世所罕見,是這一世界典型褶皺構造帶最直觀最集中的觀賞視窗, 堪稱大巴山天然褶皺博覽園。

地質背景

褶皺所在地屬於揚子地台北緣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為大巴山造山帶及其前陸盆地的結合部,其南側為川東梳狀弧形褶皺帶。特殊的構造部位,造就了豐富的地質構造類型,沿前河兩岸各種褶皺、斷層層出不窮,地質剖面清晰、辨識度高、保存完整。巴山大峽谷有四條主要的構造帶,分別是石塘壩~添子城復背斜、滿月沖斷向斜、漁沙~箭樓沖斷復背斜和八台山~大寧廠向斜,各構造內又包括次級的斷層、褶皺、穹窿和褶曲等。在構造的基礎上形成了陡崖、奇岩等地質景觀。在此地質背景下,嘉陵江三級支流——前河橫切山脈,形成幽長的深邃峽谷,謂之“百里峽”。其形成是在新構造運動導致的地殼抬升下,前河對可溶岩地層的急劇溶蝕、侵蝕作用的結果。峽谷全長70公里,沿河奇峰秀水,劍峰千仞,高聳入雲,對峙爭美, 前河水清澈壯闊。褶皺的物質組成由沉積岩構成,主要由砂岩、礫岩、粉砂岩和泥岩組成,從沉積岩類型來看,碎屑岩、碳酸鹽岩及矽質岩均有發育。

成因機制

褶皺景觀所在地屬於揚子地台北緣的南大巴山弧形褶皺帶,由於揚子地塊向華北地塊俯衝、碰撞,引起秦嶺造山帶向四川盆地方向的擠壓和推覆,造就了南大巴山斷層-褶皺帶豐富多彩的推覆褶皺構造地貌。橫貫南大巴山沖斷褶皺的前河水,彩帶般穿百里峽而過,以神工之筆,切割出一座“天然的褶皺博物館”。 褶皺構造變形機理及構造模式。①岩石力學性質和滑脫層。百里峽褶皺古生代-中生代地層出露比較齊全,主要是中下三疊統富膏鹽岩層、志留系泥頁岩等沉積岩系。②構造變形驅動力。南大巴山沖斷帶構造應力場分析表明,褶皺變形驅動力主要來自於秦嶺造山帶自北而南的擠壓,而其深部背景則是揚子地塊自南向北的俯衝,以及與之相應的南秦嶺中上地殼大規模的向南逆沖推覆和滑脫剪下。③變形時代和沖斷作用擴展順序。中三疊世末,伴隨華北地塊與揚子地塊的碰撞拼合,北大巴山率先捲入變形,燕山期逐漸向南擴展使南大巴山發生沖斷變形並最終定型在喜山期,因此沖斷作用擴展的總體趨勢是前展式。④構造模式。中生代印支期,華北地塊與揚子地塊已完成對接拼合,形成了新的統一大陸地塊,大規模的板塊俯衝碰撞作用、即由B型俯衝和碰撞引起的擠壓,使整個構造體制在印支期後已轉入陸內階段。但俯衝作用仍在繼續,並轉化為大陸地塊內部的陸內俯衝。特別是白堊紀以來,秦嶺發生了強烈的陸內造山作用,並逐漸向南擴展。正是在這次運動中,百里峽沉積蓋層強烈變形並結束沉積。因此,沖斷褶皺帶及其前緣地區的中新生代變形是在秦嶺南界自南向北的陸內俯衝深部背景下、南秦嶺中上地殼自北向南的大型滑脫推覆構造向南擴展的過程中,藉助於基底和蓋層間以及蓋層內部多個滑脫層由深到淺地順層滑脫或向上切層逆沖形成的。 褶皺地貌景觀的成因。褶皺地貌景觀的形成與構造變形關係極為密切,主要是褶皺形態、強度、發育部位控制了不同岩性層的分布和產出狀態,加之外動力(主要是河流和地下水地質作用)進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貌景觀,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類型:⑴易風化岩層(如 T 3 x)的緩傾單斜或開闊褶皺往往形成緩傾單面山及丘陵、低山地形;⑵中-陡傾強硬岩層(如二疊系)易形成鋸齒狀陡單面山(如形成“五指山”);⑶中常褶皺可形成相向或相背而傾的單面山,其組合形成不同自然景觀。如 “偉人峰”就是由中常背斜形成的相背單面山剝蝕後造成的;⑷軟、硬相向的平緩岩層(開闊向斜或箱狀背斜頂部)形成平頂方山和大面積階梯狀陡崖;⑸近直立的強硬岩層(以二疊係為代表),形成陡立的刀劍狀多個棱狀山脊直刺藍天,若被多方向河流切割,更可形成特殊孤峰有的峰頂部寬度不足 1米。如“雄雞唱天”實際上是三條河流交匯切割而成的岩溶孤峰;⑹箱狀褶皺是本區褶皺的重要特徵,它將④⑤兩個要素組合起來,往往在開闊的轉折端頂部形成平頂方山和大面積陡崖,而陡傾的翼部則形成陡立的棱狀山峰。二者在不同高程同時出現,成為獨特的景觀類型,是研究褶皺構造地貌景觀的理想之地。

生態環境

地處大巴山南麓,植被類型以亞熱帶偏濕性常綠闊葉林為主,森林覆被率80%。由於地理位置偏北,夏季氣溫高,但冬季有嚴寒,熱量條件差,以耐寒的常綠闊葉樹種,如青岡、雲山青岡、曼青岡、包石櫟等占優勢。由於地貌和氣候條件的多樣性,公園區植被分布具有垂直帶譜明顯、鮮明的地帶性過渡特徵以及漸危、瀕危及稀有物種十分豐富等特點。百里峽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優越的自然條件,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該區野生動植物繁多,現已查明有園內有大鯢、牛羚、獐、鹿、黑鸛、白鸛、蘇門羚、岩羊等動物 336 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豹、雲豹、林麝、金雕等 1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金貓、黑熊、獼猴、鬣羚、蒼鷹、禿鷲、紅腹角雉、紅腹錦雞、鷹鴞、灰鶴、大鯢、中華虎鳳蝶等 35 種,屬國家保護或者有重要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有刺猥、狼、野豬、野兔、中華竹鼠、杜鵑、中國林蛙、竹葉青蛇等。巴山大峽谷還有“藥鄉”之稱,有各種中草藥材上千種,其中巴山天麻、萼貝、桔梗等中外馳名。

其他相關

大巴山地區地質調查工作始於 19 世紀中葉,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最早涉足這一地區進行地質考察的是德國人 F. Von. Richthofen(1866,1872),然而早期對這一地區地質研究工作有所建樹還是中國地質學家,如丁文江(1914-1909)、李四光(1922)、樂森璕(1927)、譚錫疇和李春昱(1929)、趙亞曾和黃汲清(1931)、潘鐘祥(1935~1937)、葉連俊和關士聰(1944)等先後對該區進行了路線地質調查。上世紀 70 年代,李耀西對大巴山西段早古生代地層進行了系統研究,初步建立該區的地層系統,出版了《大巴山西段早古生代地層志》專著(1975)。之後,地質部門先後完成了 1:100 萬(1981)、1:20 萬(1991)區域地質調查(城口幅)、1:20 萬城口幅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城口幅)。成都理工大學樂光禹教授、蔡學林教授分別對大巴山前緣的褶皺複合疊加和北大巴山逆沖推覆構造進行了研究,初步建立大巴山前緣的褶皺複合疊加應力模式、北大巴山逆沖推覆構造的形成和演化機理。本世紀初成都理工大學劉樹根、李智武等對大巴山前陸盆地及大巴山推覆沖斷帶的形成與演化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出版了《大巴山前陸盆地-沖斷帶的形成演化》(2006)。這些工作和成果為本申報材料的編制提供了基礎地質研究的一手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