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馬先蒿

大山馬先蒿

大山馬先蒿(學名:Pedicularis tachanensis)為玄參科馬先蒿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2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沼澤地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藥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擴展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乾時多少變黑,高20-32厘米。根束生,多少紡錘形,肉盾變粗。莖多單條,直立,不分枝,中空,向基光滑,向上漸生暗棕色柔毛。
大山馬先蒿大山馬先蒿
葉基生與莖生,基生者成叢,具長柄,柄長可達3-7厘米,面上溝中有短密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5-9厘米,寬1-1.3厘米,羽狀全裂或後半部羽狀全裂,前半部羽狀深裂,裂片極多,約15-24對,多少卵形,基部幾不下延,長5-7毫米,寬3-4毫米,邊緣有缺刻狀重鋸齒,莖生葉不發達,約可達9枚,一般僅3-5枚,下部者稍大,上部者很小,而使莖顯得裸露,裂片數目很少。
花序頂生而短,亞頭狀;苞片下部者葉狀有短柄,上部者幾無柄;花梗長2-3毫米;萼膜質,長約6毫米,管略作圓筒形,前方稍開裂,齒3枚,後方1枚針形,側方兩枚基部狹縮,上部多少膨大,卵形有鋸齒;花冠玫瑰色,長約20毫米,管伸直,圓筒形,為萼管長度的兩倍,長約12-14毫米,外面有長毛,盔直立部分前緣高約3毫米,在中部以上有1對小耳狀凸起,約以直角向前轉折成為地平部分,其中合有雄蕊的部分長3.5-4毫米,稍稍膨大,其下緣均加厚而向內捲曲,在轉角處以前有兩枚或有時1枚緣形的長倒一齒,因下緣捲曲而不露於外,前方漸漸狹細成喙,在其額部以前的喙的縫線上有多少突然隆起而為扁三角形的雞冠狀凸起,喙伸直,長達6毫米餘,基部多少作鐮狀弓曲,但因雞冠狀凸起而顯似膝狀屈曲,指向前下方,下唇較盔為短,長約9毫米,寬約10毫米,無緣毛,中裂寬卵形至幾圓形,長4-5毫米,基部多少狹縮成短柄,大半伸出於側裂之前,側裂斜橢圓形,長4 毫米,寬6-7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的上部1/3處,花絲兩對均有毛,後方1對毛較少或幾光滑。
圖版LVI,5圖版LVI,5
蒴果長圓形,長約10-15毫米,端漸尖;種子卵形,具尖頭,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花期8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200米的沼澤地中。

分布範圍

為我國特有物種,主要分布於雲南東部。

藥用

性味

苦,平。
①《本經》:味平。
②《別錄》:苦,無毒。

功能主治

祛風,勝濕,利水。治風濕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結石,婦女白帶,疥瘡。
①《本經》:主寒熱,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病,無子。
②《別錄》: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結氣,利水道小便。
③陶弘景:主惡瘡。
④《山西中草藥》:祛風勝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研末為散。外用:煎水洗。

擴展信息

在彭納蒂氏的新種描述中,這一種的雄蕊花絲是說成兩對都沒有毛的;但在愛堡刊物13卷中的他的檢索表中則又放在“花絲兩對都有毛”的項下。在我們檢閱模式標本時,發現花線可以兩對均有毛,而後面一對毛極疏,有時甚至可以光滑。關於下唇,他說是有緣毛的,但我們所看到的卻沒有。另外,盔直立部分前緣的一對小耳狀凸起,他也沒有提到。這一種的特徵,主要在其葉多基生成叢,極長而狹,裂片很多,所以不易與本系中其他種類相混淆。按照體態及葉子,也許在其他系中可以找到更合適的位置,不過盔部下緣的線形的長倒齒卻使它適合於本系。它的親緣關係,卻很象尖果馬先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