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頭村(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山頭村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位於赤石鎮西南部,距鎮政府 4 千米。與深沖村鯉魚埔村新寨村相鄰。始建於清代,因林姓族人遷此而形成。村子位於鯉魚埔村下方的赤石河旁。最初開疆拓土的原住民為林氏八兄弟,故土地有“八連田”之稱。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馬頭嶺村部分李姓族人遷至此處定居,後又遷來洪、彭、王、孫等姓,逐漸形成村落。因建村於牛屎埡山峰下,村後山頭比周圍山頭高大而得名。牛屎埡山海拔約 200 米。赤石河在村前方流過,流經該村約 200 米。村內有波仔塘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山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代,屬惠州府海豐縣楊安都。1914 年,屬海豐縣楊安都赤石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海豐縣第四區赤石鄉;1958 年,屬鮜門人民公社赤石管理區新里大隊;1960 年 3 月,屬赤石公社新里大隊;1983 年,屬惠陽專區海豐縣;1987 年 4 月,屬赤石鎮新里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新里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人口民族

村民主要有李姓、林姓、孫姓。第一大姓為李姓,清朝中後期,李姓先祖由福建漳州甲和遷入海豐縣赤石鎮馬頭嶺村居住;清乾隆三十三年,馬頭嶺村部分李姓族人遷至此地定居。第二大姓為林姓,林姓先祖由福建遷至廣東東莞茶園,清朝中後期,先祖林瑞吉從東莞茶園遷至此地。第三大姓為孫姓,孫姓先祖 1920 年由海豐小漠遷至此地。村民均為漢族潮汕民系,通用方言為閩南話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71 戶,戶籍人口 355 人,其中男性 176 人,女性179 人;80 歲以上 9 人,最年長者 94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232 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 18 人。

經濟發展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養殖業為輔。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番薯,部分村民自建水塘養殖螃蟹、蝦、魚等。現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該村盛產水果,特色水果有荔枝、龍眼、蜜柚、柑橘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米粿、菜包粿、糯米糍、湯圓等。
赤園公路從村旁穿過。1980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 世紀 90 年代初通水、電、電話,21 世紀初通網際網路。村西側三山國王廟後有 2 棵古榕樹,樹齡 110 年。

歷史文化

大山頭村有李氏宗祠、王氏宗祠。村內有三山國王廟、佛祖廟、協天大帝廟。
在大山頭村,農曆“四月八”要宰雞殺鴨、炒香飯、做粿和烙面薄。烙面薄的做法是,先把麵粉加水調成糊狀,將一塊直徑約 0.3 米的圓形生鐵架於爐上,然後開始烙面薄。將烙好的一塊一塊面薄鋪好,放些炒熟的韭菜、豆芽、蔥、蒜仔、豆腐丁、蝦仁、豬肉等,捲成一長筒面卷即可進食。進食時蘸上醋,清熱又可口。
農曆七月初七,又叫床公婆生日。這一天是 15 歲孩子舉行“出花園”成人禮的日子。當地人認為,小於 15 歲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園”里的,由“床公婆”庇護著,所以當地人對於祭拜“床公婆”向來很重視。生活在“花園”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初七要祭拜“床公婆”,以祈求健康成長,而出了“花園”的孩子以後每年七月初七不再祭拜“床公婆”。這一天,有未滿 15 歲孩子的人家,要備辦雞蛋、豬肉等供品,在床公婆壇前插香拜謝。
大山頭村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搭燈棚,村民們敲鑼打鼓,抬著轎子,將村里供奉的各神像“請”到燈棚供奉。開燈節當天,村里新添男丁的村民到燈棚掛燈,並在燈棚下設酒席宴請賓客。舊俗只有老人和成家立業的村民才能上桌吃飯,現此俗已被廢棄。正月十九完燈,村民再敲鑼
打鼓抬著轎子把各神像送回神廟。每年正月十五舉辦“炮會”,彩炮高10 厘米,直徑 7 ~ 8 厘米,彩炮導火線旁裝有一支繫著紅布條的竹管,俗稱“炮頭”。彩炮燃爆時,炮頭跟隨升空,村民們跑往炮頭下落的地方競搶。彩炮一共要燃發 10 次,搶到頭炮和尾炮的村民要出錢請全村的人看電影。
大山頭村於 1997 年被廣東省民政廳列入《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名冊》。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