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大山鎮,地處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南部,位於東徑104°33′-104°48′,北緯25°20-25°38′之間,鎮機關所在地距紅果新城88公里,興義市72公里,老廠鎮29公里,距盤南電廠14公里,是盤州市南部的地理中心和交通樞紐中心,具有能源、交通、區位、生態和人力五大優勢。
大山鎮海拔相對高差較大,最高處為2259.7米,最低處1306.1米,地形呈翼狀,中間高兩頭低。由於受地形影響,氣候溫差較大。高山、雨谷兩處相對較熱,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補泥,司寨平均氣溫在13.8℃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基本均恆,一般在1380mm,全年無霜期270天,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土地總面積14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萬畝,占總面積的42.78%,林地面積4.96萬畝,占23.5%,牧草面積2.65萬畝,占12.55%,民居工礦用地面積1.15萬畝,占1.46%;水域面積0.23萬畝,占1.07%;土地面積2.77萬畝,占13;13%。經過兩年的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面積略有變動。
2015年6月4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盤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馬依鎮、大山鎮,新設定的大山鎮轄原大山鎮、馬依鎮地域,鎮人民政府駐大山居委會。
基本介紹
地圖位置
建制沿革
萬曆十四年(1586年),遷普安州與普安衛同城而治。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析州屬三營三里地置普安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普安衛併入普安州。嘉慶十四年(1809年)升普安州為直隸州,十六年改普安州為普安直隸廳。宣統元年(1909年)改盤州廳。民國2 年(1913年)改盤縣。解放後仍為盤縣。
20世紀60年代,國家開展“三線建設”,為開發盤縣煤田,於1965年由盤縣劃出9個公社,雲南宣威劃出3個公社設盤縣礦區(後改稱盤縣特區)。1970年,盤縣特區與盤縣合併,仍名為盤縣特區。1985年末,特區轄17個區(鎮),93個鄉(鎮);有漢、彝、布依、回、苗、白等28個民族。1993年“建、並、撤”後,全縣轄37個鄉鎮、747個行政村,後經合併為450個村。1999年更名盤縣,縣政府駐地搬遷紅果,到2003年底全縣有人口11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95萬人。
行政區劃
520222105200 220 皂角樹村
520222105201 220 小補泥村
520222105202 220 大地頭村
520222105203 220 嘎拉河村
520222105204 220 司家寨村
520222105205 220 上寨村
520222105206 220 大河村
520222105207 220 射麥廠村
520222105208 220 古德村
520222105209 220 播土村
520222105210 220 雲南寨村
520222105211 220 小寨村
520222105212 220 小雨谷村
520222105213 220 高興村
520222105214 220 高山村
520222105215 220 高祥村
520222105216 220 新光村
520222105217 220 松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