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香味獨特,製作方法,鐵屋燒雞,民間傳說,文化遺產,
香味獨特
大山(現稱碣石山),處在進出京津唐的冀魯要道,路邊的大山燒雞店生意紅火。許多南來北往的過客停車進店,捎上可意的大山燒雞,聞香品鮮,饋親贈友。
揭開烤鍋,色澤鮮艷、香味撲鼻的大山燒雞便把人誘惑得直咽口水。選一隻,輕輕一撕,整隻雞熟爛易撕,口感香而不膩,有股獨特的香味。大山燒雞買來毛雞宰殺,保證每隻雞都是新鮮的,最重要的是獨到的製作工藝和秘方。”
製作方法
製作大山燒雞有著較為複雜的程式。首先是將雞宰殺後退毛、洗淨、晾乾,再用含有肉桂等中草藥的老湯浸泡、蒸煮,最後再用白糖燻烤後才能出爐。用來浸泡和蒸煮雞的老湯裡面含有肉桂等多種中草藥,用量比例也是有講究的,一種草藥多放一點,少放一點,都會導致味道的不同,這是大山燒雞口味獨特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每家的燒雞味道不一樣的緣由。煮雞的老湯有二十年以上,用這種老湯浸泡過的燒雞不但香味獨特,而且不膩。
鐵屋燒雞
大山小鐵屋燒雞至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大山小鐵屋燒雞的創始人是其李鳳閣。上世紀80年代初,李鳳閣在鎮上開設了一個4平方米左右的小鐵屋,帶領著三個兒子開始加工出售燒雞。
到了90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買雞的人越來越多,大山小鐵屋燒雞也越來越有名氣。“‘小鐵屋’這個名字是買燒雞的鄉親們給起的,當有人問起‘燒雞在哪兒買的’,人們就會說‘在大山小鐵屋買的’。”天長日久,“大山小鐵屋燒雞”的名字就被叫了起來。2003年,鎮上搞小城鎮建設,小鐵屋拆遷,搬到了店裡,但“小鐵屋”的名字被沿用了下來。從某種程度上說,大山小鐵屋燒雞的發展見證了大山燒雞的發展,也見證了碣石山鎮(原大山鎮)的發展歷史。
民間傳說
據民間傳說,大山燒雞已有300多年歷史。相傳明朝神宗皇帝非常喜歡吃雞,侍內大臣為討好他,擺下擂台,召集民間做雞高手進行御廚大賽,通過七天的較量,大山街的邢有才以他做的燒雞味美、肉嫩、色澤鮮亮脫穎而出,奪得此次擂台賽的第一名,被招進皇宮封為御廚。後來,邢御廚告老還鄉,把手藝傳給了他的幼子,並一代代傳承下來。民國初年,大山燒雞的第五代傳承人邢寶亮推著獨輪車,串街叫賣,每天只做10隻,賣完回家休息,人送外號“邢老十”,由於大山燒雞味美、生意好,好多村民上門學藝,邢老十思想很開通,把手藝手把手教給登門學藝的莊鄉村民,他的技術也漸漸被民眾所掌握,成了養家餬口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