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射登歌辭
- 創作年代:隋朝
- 作者姓名:牛弘
- 作品體裁:詩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題 解,注 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大射登歌辭
【創作年代】隋朝
【作者姓名】牛弘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
道謐金科照,時乂玉條明。
優賢饗禮洽,選德射儀成。
鑾旗郁雲動,寶軑儼天行。
巾車整三乏,司裘飾五正。
鳴球響高殿,華鐘震廣庭。
烏號傳昔美,淇衛著前名。
揖讓皆時傑,升降盡朝英。
附枝觀體定,杯水睹心平。
豐觚既來去,燔炙復從橫。
欣看禮樂盛,喜遇黃河清。
題 解
隋朝初年,為恢復健全“禮樂”制度,隋文帝準牛弘奏,牛弘等奉詔作了三十多首各種禮儀所用的歌辭,此詩是其中之一,為祭祀擇士而舉行射禮時所演奏歌唱的。詩中描寫“射禮”的隆重簡直是百年不遇,盛況空前,為隋王朝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用意非常明顯。詩中提到產自淇園的“淇衛”名箭,說明淇園的竹子質量之優早已譽滿天下。
注 釋
題註:據《隋書· 志第十· 音樂下》所載,隋朝初年——文帝開皇九年,因恢復健全“禮樂”制度之事,文帝準牛弘奏,請其“制禮作樂”,牛弘等奉詔撰歌辭三十首,供各種禮儀使用。此《大射登歌辭》即為其中之一。參與“制禮作樂”的人物有:“秘書監、奇章縣公牛弘,秘書丞、北絳郡公姚察,通直散騎常侍、虞部侍郎許善心,兼內史舍人虞世基,儀同三司、東宮學士饒陽伯劉臻等。”
登歌:升堂奏歌。《初學記》:“振旅而歌曰凱歌,堂上奏樂而歌曰登歌,亦曰升歌。”也指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所奏的歌。也泛指歌詞。又有歌頌之意。
道謐:禮樂制度健全。道,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此指包括射儀在內的禮樂制度。謐,mì,安寧,平靜。
金科、玉條: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乂:yì,治理,安定。
優賢:優待﹑禮遇賢者。
饗:xiǎng,同“享”,此為使動詞。
鑾旗、寶軑:君王的御車。軑,dài,車輪,此代車。
郁雲:積雲,濃雲。
儼天:形容大射禮儀恭敬、莊重,聲勢浩大的氣氛。
巾車:有帳幕的車子。
三乏:三面防箭牌。乏,報靶人用來護身的器具。
五正:射儀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為白﹑蒼﹑黃﹑玄諸色。
鳴球:謂擊響玉磬。
華鐘:裝飾華麗的古代青銅製打擊樂器。
淇衛:一作“棋衛”、“綦衛”,箭之善者。淇(綦),地名,指古衛國之淇園,盛產竹,出美箭。《列子》:“烏號為弓之善者,則淇衛亦當為箭之善者。……淇自是衛之淇園。淇衛即指淇園之美竹。以淇園之美竹為箭,故能與烏號桑柘之勁弓相對也。”
著前名:使名字更顯在前列。意思是使用了“淇衛”箭,在大射儀式上一定會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績。著,顯明、顯露。
揖讓:古代客人與主人相見時禮節,互相作揖謙讓。
時傑:當代的俊傑。
升降:此指被擢拔職位上升。偏意複詞,意偏於“升”。
朝英:朝廷的英才。
附枝:樹木的分枝。
豐觚:滿盛的酒杯。觚,gū,古代酒器,青銅製,盛行於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
燔炙:指烤肉。亦泛指佳肴。
從橫:zònghéng,亦作“從衡”,即縱橫,縱向和橫向,交錯紛亂貌。此指珍饈佳肴豐盛的樣子。
黃河清:黃河水本渾濁,古人以黃河水清為祥瑞的徵兆,也比喻難得﹑罕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