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水庫(林建壽油畫作品)

大寧水庫(林建壽油畫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寧水庫》是林建壽於2015年創作的油畫作品。該作品參加國家外專局項目——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列賓美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俄油畫創作高研班的畢業創作作品。也是林建壽繪畫人類學(社會學)的第一幅代表作品。

該作品在中俄油畫創作高研班畢業匯報展上引起較大的關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楊飛雲先生對此畫有較高的評價,展覽時也被擺在中國油畫院美術館第一個大廳北牆最重要的位置。《大寧水庫》描繪的是福建三明地區尤溪縣大寧村山頂上未建成的水庫,反映的是國家的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政策。畫家描繪的是自己的家人在參觀正在建的大寧水庫,場景右邊的兩個人物是正在搬遷的村民。

《大寧水庫》2017年5月-7月參加林建壽個展(中國油畫院廈門美術館)。《大寧水庫》發表於《中國油畫》(2021年9月第5期,總第206期);《油畫藝術》(2020年第4期,總第26期);《藝苑》(2017年第五期,總第101期);《星·藝術》(2015年10月,No.15);《中國·俄羅斯油畫藝術創作高級研修班作品》(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寧水庫
  • 外文名:Daning reservoir
  • 作者林建壽
  • 材料:布面油畫
  • 創作年代:2015年
  • 尺寸:160x400cm
  • 分類:繪畫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外部評價,

藝術賞析

畫面中以大面積的淺黃色來表現當地的地理特色以及高山上的陽光感。臨時搭建的藍色的鐵皮房頂與天色呼應。通過畫面中第一個村民的手和鋤頭,可以看出當地村民的勤勞簡樸。畫面左前方有一堆被雨水泡銹了的鐵片可以看出福建山上的雨水資源豐富,這是國家在這片山頂上建立水庫項目的原因。右邊那個手提編織布袋的村民正往山下看,似乎在關注著水庫建設工程的進度。而最右邊遠處還有兩個工程師正在交談著走下山坡。畫面遠處依稀能夠看到挖掘機正在工作的身影和開採一半的山頭。所有的這一切,似乎被前面的白衣小女孩的笑聲所感染。前面第一個扛著鋤頭的村民轉身看著這個開心快樂的小女孩,他仿佛在回味他兒時在山上美好的童年時光——有不捨也有盼望。而畫家與妻子遠眺的背影是以工程師的身份設定的。畫家雙手叉腰,隱喻著將來要大幹一場的美好心志。畫家以攝像機式的鏡頭感來表現第一個村民,畫面中強調了遠近的空間感。創作這幅作品時正是畫家林建壽最為幸福的時光。畫面中的小女孩是他盼了10年才得來的女兒(後來他們又有了第二個女兒)。前面抱著孩子的是他的妻子,後面中間處抱著孩子的是他的岳父,最右邊遠處抱著孩子的也是他的岳父。他希望能有兩三個孩子,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願望。

創作背景

林建壽參加國家外專局項目——中國藝術研究院列賓美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俄油畫創作高研班學習,需要創作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畢業作品。2015年春節,林建壽帶著妻女回到了妻子老家。在大寧村收集了大量的新農村建設的資料。準備以自己的家人為創作題材,結合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扶持項目進行創作。林建壽認為熟悉的人物和熟悉的場景更能夠表達作者的情感。
這是他擁有第一個孩子的幸福時光,也是他進行大型繪畫創作的重要轉折階段,他需要創作一幅超過兩米的作品。

藝術家簡介

林建壽,1977年生於福建漳浦。油畫家,繪畫人類學研究專家,現受聘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結業於國家外專局項目·中俄油畫創作高研班;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人才專題研修班;中國文聯全國新文藝群體第五期拔尖人才高研班。代表作有《大寧水庫》《天澤》《守望者》《囍臨門》《鐵觀音》《惠女風情》《獨行者》《名畫<醫生>的藝術人類學解讀》等。作品獲第四屆“民族百花獎”全國美展銅獎;第四屆中國油畫展進京展;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資助項目。曾舉辦《天澤——林建壽油畫作品展》等個展兩次。主要研究方向:油畫理論與創作、人類學交叉學科與美育研究。出版有專著三部、主編一部、十幾篇論文發表於國家級核心等學術期刊。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交叉學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協油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書畫工作委員會理事、70油畫公社成員,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外部評價

徐里中國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
徐里先生曾於2017年在中國油畫院林建壽個展開幕式致辭時評價:“林建壽這幾年跟楊飛雲院長在一起收穫很大,尤其是到他老家和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寫生創作的大作品。非常有生活氣息、非常生動,把生活當中的人非常靈動,非常形象地表現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