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寧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
明代,屬東莞縣第七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北山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北寧鄉,虎門人民公社大寧生產大隊,虎門區大寧鄉,東莞市虎門鎮大寧管理區,虎門鎮大寧行政村、大寧社區。
行政區劃
大寧村為東莞市虎門鎮
大寧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大寧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13。
地理環境
黃村,位於虎門鎮東南部,距虎門鎮政府7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蒲蘆山,海拔約50米;主要河流有西涌,在村西面。東、南與江門村相鄰,北與北柵墩村相連,西為河涌。
人口
2015年末,大寧村戶籍人口2559人,其中男1077人,女1482人;80歲以上66人,最年長者98歲(男);外來暫住人口1336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22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人。
經濟
大寧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莞草、黃麻、甘蔗以及養殖為主。改革開放後,村大力引進外資企業,傳統農業、漁業逐漸衰退。1979年,大寧村引進第一家來料加工廠。
2015年末,大寧村有各類企業25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44家,民營企業210家(含2家上市公司),個體私營企業約82家,涉及電子、服裝、模具、機械等行業;村集體資產總額19.21億元,總收入1.88億元。居民主要收入來源有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大寧村村內有國小、幼稚園。
文體事業
2015年末,大寧村有體育館、羽毛球館、籃球場、游泳池各1個,有公園4座、圖書館1座(2015年藏書10萬冊)。
基礎設施
1964年,大寧村通電,1987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通自來水。1991年,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大寧村有省道S258線、鄉道金寧路穿越轄區。
歷史文化
大寧村因古時有大寧堡地名。故以地名為村名,稱大寧村。
大寧村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230座。
大寧村世居村民有譚、陳、鄧、潘、蘇、趙等姓,以譚姓為主。譚氏先祖原居江西寧都,南宋紹興四年譚惟月中進士,後任東莞縣令,舉家遷大寧。陳氏先祖於南宋年間從河南穎川遷至廣東,後遷大寧。
大寧村世居村民族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大寧村民俗有慶燈、補天磯、灶君誕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如某家生男丁(孩),來年農曆正月初七日,將一盞花燈掛在祖宗祠堂,並拿出二三十斤豬肉給祠堂擺房酒,宴請族人。正月初八,近親用篩子盛油鴨、臘肉、芹菜、煎堆等,用紅紙捆鋪前往主家,稱為“慶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免去祠堂掛燈,改在家門口掛燈。2015年,家門口也不再掛燈,但開燈之日仍為正月初八。農曆正月十九日是補天磯日,為紀念女媧娘娘補天的節日。正月十九日前,家家戶戶派人到田地採摘艾草春爛成糊狀,用糯米粉或番薯粉加黏米粉攪拌,煎成圓形薄餅,名為“鍋餐”。傳說“鍋餐”是女媧鍊石補天的用物。是日,村民還掛蒜於門以辟邪。農曆八月初三日是灶君誕,村民煮“茶果仔”(甜湯圓)進行拜祭。
2004年,譚氏纂修《譚氏族譜》,2014年,大寧村制訂《大寧村規民約》。
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大寧鹽場年上繳食鹽數量比宋初時增加20倍,後大寧立署為靖康鹽產儲運中心。宋紹興四年(1134年),譚惟月中進士,後授官東莞縣令。
民間有“三崗”傳說。據傳,譚惟月立籍大寧後,數十年人丁不盛,於是從廣西請來風水先生,以改族運。風水先生在譚姓族老陪同下,上榕崗,登松崗,眺銀台(大嶺山)。說:此乃臥龍之地,與銀台嶺(大嶺山)龍脈相連,龍頭為懷德的朱公山(龍頭山),龍尾是榕崗下的竹樹下,由此順“之”字形而上是榕崗、松崗、禾碌崗,由於榕、松、禾三崗不矮不高,致使此龍如蟄臥睡龍,毫無生氣,如果這“三崗”出頭的話,此地定會出官封侯,否則由此下去,只會出亂賊。故有“三崗不出頭,出頭髮封侯,如不出頭只發賊頭”之說。於是,譚氏族老在風水先生指點下,在松崗遍種松樹,增立出頭之勢,再將榕崗移平,使“三崗”變成“二崗”,破“三崗”不出頭之格。自此後,譚族人丁漸盛。到明清時期,大寧秀才、舉人、進士人才輩出,有譚德“父子四科甲”“文武揚芬”,譚必售父子孫三代科甲,還有布衣奇才譚清海等。大寧由此被譽為“五代簪纓九科甲,十傳文字八名徑”的人文之鄉。
大寧村還有“長壽之鄉”掌故流傳。相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大旱,大寧村田裂井枯,竹樹開花,村人以竹米堡粥充飢,很多人四處逃荒,村內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一天,廣東催糧官黃毅庵到村,集村中族老議交稅糧。見來者中有一老人用拐杖拖著另一位老人步上石級,前者對後者講:“你真無用!我比你大,還要我拖你……”黃聽到後,便上前幫扶。老者說:“這是我的細蚊仔(小孩),我家妻兒3人合共300多歲了,哪有能力繳交稅糧?”答話者叫譚煥南,時年122歲,其子譚堯100歲,其妻陳氏122歲,黃聽後環視在場眾人,見來者多為九旬以上長者,甚為感嘆:“可謂一鄉之大能有眾多高壽長者,實為全國僅有!”黃毅庵即回廣州向巡撫稟明所見。巡撫聽後覺得“一鄉能有眾多長者,且能在大旱之年盡守村中,情意可嘉,可譽為長壽之鄉”。便授意黃毅庵再臨大寧,向族老宣讀賜授“長壽之鄉”,並免3年稅糧。同時向譚堯父子送上“安居皆賴回天力,免稅全憑保赤心”對聯和“父子者頤”匾額。東莞知縣耿世傑即為譚堯贈詩,云:“盛世雍熙樂隱倫,籜冠鳩杖寄聞身。飽看老子五千字,醉飲桃花一百春。麟鳳足為名下士,孫曾共作太平人。我來掌邑知何幸,近見南山紫氣新。”
風景名勝
茶桶耳民居
茶桶耳民居,建築風格為二進三間兩廊式,由於每座屋的碑呈青烏色弧形修飾,如同木茶桶兩邊的耳而得名。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共20座,每座占地面積105平方米,總占地面積2810平方米。主要建築特色:由四橫三縱沙泥地巷分隔而成,橫巷寬1.7米,縱巷寬1.65米,時稱為耙齒巷。
譚氏大宗祠,始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年),重建於1994年。占地面積670平方米。內分四棟,每棟分別由三個天井分隔,坐南向北。前棟深為7米,分內外廊、前後廊,分別用四條八角形紅石柱等份支放,其中第二、三柱支承著用格木做的金字架。前廊內兩側分別設有府台,大門口內兩側設有麻石鼓台,兩鼓台中間夾一塊格木做的門檻閘。第四棟於1930年倒塌,1958年,全部拆平。1994年,譚氏後人在原址重建。
逸耽公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建築為二進三間兩廊式,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博投墟石橋,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於20世紀90年代;長約10米,寬1.2米,用6塊40厘米×40厘米的方條形麻石鋪搭而成,中間置麻石橋墩。
醫靈廟,始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供奉醫靈大帝,每月初一、十五均有村民燒香求醫,問簽治病。大寧人把農曆三月十日定為醫靈公誕生日。是日,村民帶油糍等祭品前往拜祭,並在祠堂前搭戲台,請粵劇戲班演出,連演兩晚。
著名人物
譚惟月(生卒年不詳),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進士,曾任東莞縣令。
譚清海(生卒年不詳),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以布衣身份上書三千字疏,被大學士張居正等譽為奏議第一將和“布衣奇才”。
譚芷濱(1867~1938年),先後任東莞縣議會第一屆議長、新興縣縣長、湖北監利禁菸局局長、東興煤油局局長、潮汕尾海關總辦。
榮譽稱號
2000年,大寧村被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廣東省教育工會授予“南粵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稱號。
2001年,大寧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文明村”稱號。
2004年,大寧村被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人事廳、廣東省文化廳授予“廣東省基層文化先進集體”稱號。
2005年,大寧村被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文明村”稱號;同年,大寧村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鄉鎮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稱號。
2008年,大寧村被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文化部、中國文聯授予“全國先進文化社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