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國學:蔡元培卷

大家國學:蔡元培卷》主要內容: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紅學家。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後,蔡元培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國家的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他對學術研究的主張。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逝於香港,著作編為《蔡元培全集》。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家國學:蔡元培卷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頁數:217頁
  • 開本:16
  • 作者:蔡元培 歐陽哲生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1058142, 978720105814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大家國學:蔡元培卷》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總序/1
前言/1
中國倫理學史
序例/3
緒論/5
第一期 先秦創始時代/7
第一章 總論/7
第二章 唐虞三代倫理思想之萌芽/8
(一)儒家/13
第三章 孔子/13
第四章 子思/16
第五章 孟子/18
第六章 苟子/22
(二)道家/26
第七章 老子/26
第八章 莊子/30
(三)農家/36
第九章 許行/36
(四)墨家/38
第十章 墨子/38
(五)法家/43
第十一章管子/43
第十二章 商君/46
第十三章 韓非子/48
第一期結論/52

第二期 漢唐繼承時代/55
第一章 總說/55
第二章 淮南子/57
第三章 董仲舒/62
第四章 揚雄/65
第五章 王充/67
第六章 清談家之人生觀/70
第七章 韓愈/75
第八章 李翱/78
第二期結論/80

第三期 宋明理學時代/81
第一章 總說/81
第二章 王荊公/84
第三章 邵康節/86
第四章 周濂溪/89
第五章 張橫渠/9l
第六章 程明道/94
第七章 程伊川/98
第八章 程門大弟子/101
第九章 朱晦庵/103
第十章 陸象山/107
第十一章 楊慈湖/110
第十二章 王陽明/112
第三期結論/115
附錄/116

中學修身教科書
例言/125
上篇/126
第一章 修己/126
第二章 家族/148
第三章 社會/163
第四章 國家/181
第五章 職業/190

下篇/199
第一章 緒論/199
第二章 良心論/201
第三章 理想論/206
第四章 本務論/211
第五章 德論/215
第六章 結論/218

文摘

漢初懲秦之敗,而治尚黃老,是為中部思想之反動,而傾於南方思想。其時叔孫通采秦法,制朝儀。賈誼、晁錯治法家,言治道。雖稍稍繹中部思潮之墜緒,其言多依違儒術,適足為武帝時獨尊儒術之先驅。武帝以後,中部思潮,潛伏於北方思潮之中,而無可標揭。南部思潮,則蕭然自處於政治界之外,而以其哲理調和於北方思想焉。漢宗室中,河間獻王,王於北方,修經術,為北方思想之代表。而淮南王安王於南方,著書言道德及神仙黃白之術,為南方思想之代表焉。
小傳 淮南王安,淮南王長之子也。長為文帝弟,以不軌失國,夭死。文帝三分其故地,以王其三子,而安為淮南王。安既之國,行陰德,拊循百姓,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以流名譽。景帝時,與於七國之亂,及敗,遂自殺。
著書 安嘗使其客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晉昌等八人,及諸儒大山小山之徒,講論道德。為內書二十一篇,為外書若干卷,又別為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其內書號曰“鴻烈”。高誘曰:“鴻者大也,烈者明也,所以明大道也。”劉向校定之,名為《淮南內篇》,亦名《劉安子》。而其外書及中篇皆不傳。
南北思想之調和 南北兩思潮之大差別,在北人偏於實際。務證明政治道德之套用,南人偏於理想,好以世界觀演繹為人生觀之理論,皆不措意於差別界及無差別界之區畔,故常滋聚訟。苟循其本,固非不可以調和者。周之季,嘗以中部思潮為紹介,而調和於套用一方面。及漢世,則又有於理論方面調和之者,淮南子、揚雄是也。淮南子有見於老莊哲學專論宇宙本體,而略於研究人性,故特揭性以為教學之中心,而謂發達其性,可以達到絕對界。此以南方思想為根據,而輔之以北方思想者也。揚雄有見於儒者之言雖本現象變化之規則,而推演之於人事,而於宇宙之本體,未遑研究,故擷取老莊哲學之宇宙觀,以說明人性之所自。此以北方思想為根據,而輔之以南方思想者也。二者,取徑不同,而其為南北思想理論界之調人,則一也。
道 淮南子以道為宇宙之代表,本於老莊;而以道為能調攝萬有包含天則,則本於北方思想。其於本體、現象之間,差別界、無差別界之限,亦稍發其端倪。故於《原道訓》言之曰:“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虛流泉浡,沖而徐盈,混混滑滑,濁而徐清。故植之而塞天地,橫之而彌四海,施之無窮而無朝夕,舒之而螟六合,卷之而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弱而能強,柔而能剛。橫四維,含陰陽,紘宇宙,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纖而微。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日月以之明,星曆以之行。麟以之游,鳳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游,以撫四方。”雖然,道之作用,主於結合萬有,而一切現象,為萬物任意之運動,則皆消極者,而非積極者。故曰:“夫有經紀條貫,得一之道,而連千枝萬葉,是故貴有以行令,賤有以忘卑,貧有以樂業,困有以處危。所以然者何耶?無他,道之本體,虛靜而均,使萬物復歸於同一之狀態者也。”故曰:“太上之道,生萬物而不有,成化象而不宰,跛行喙息,■飛蠕動,待之而後生,而不之知德,待之而後死,而不之能怨。得以利而不能譽,用以敗而不能非。收聚畜積而不加富,布施稟授而不益貧。旋縣而不可究,纖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墮之而不下,雖益之而不眾,雖損之而不寡,雖斫之而不薄,雖殺之而不殘,雖鑿之而不深,雖填之而不淺。忽兮恍兮,不可為象。恍兮忽兮,用而不屈。幽兮冥兮,應於無形。遂兮洞兮,虛而不動。卷歸剛柔,俯仰陰陽。”
性 道既虛淨,人之性何獨不然,所以擾之使不得虛靜者,知也。虛靜者天然,而知則人為也。故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應之,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好憎成形,知誘於外,而不能反己,天理滅矣。”於是聖人之所務,在保持其本性而勿失之。故又曰:“達其道者不以人易天,外化物而內不失其情,至無而應其求,時聘而要其宿,小大修短,各有其是,萬物之至也。騰踴餚亂,不失其數。”
性與道 合虛靜者,老莊之理想也。然自昔南方思想家,不於宇宙間認有人類之價值,故不免外視人性。而北方思想家子思之流,則頗言性道之關係,如《中庸》諸篇是也。淮南子承之,而立性道符同之義,曰:“清淨恬愉,人之性也。”以道家之虛靜,代中庸之誠,可謂巧於調節者。其《齊俗訓》之言曰:“率性而行之之為道,得於天性之謂德。”即《中庸》所謂“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也。於是以性為純粹具足之體,苟不為外物所蔽,則可以與道合一。故曰:“夫素之質白,染之以涅則黑。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人之性無邪,久湛於俗則易,易則忘本而合於若性。故曰月欲明,浮雲蔽之。河水欲清,沙石穢之。人性慾平,嗜欲害之。唯聖人能遺物而已。夫人乘船而惑,不知東西,見斗極而悟。性,人之斗極也,有以自見,則不失物之情;無以自見,則動而失營。”

序言

《大家國學》這套叢書,是在“國學熱”持續升溫的氛圍中問世的。承編者要我寫幾句話,考慮了一下,想有這樣幾點可說。
第一,我要講的是,“國學”並不是“一陣風”式暫時流行的話題。
“國學”和“國學熱”,現在已經成為媒體習見的熱門名詞。上海的《學術月刊》與《文匯讀書周報》,曾將國學評選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之一。《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6》,在歷史學部分專設“國學熱的挑戰”一節,描述國學怎樣“得到學者和媒體的強烈關注,引發了如何重新評價傳統學術文化和傳統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地位及作用,當代中國是否需要‘重振國學’、‘重振國學’是要‘接續文脈’還是‘復辟返古’等問題的爭論”。剛剛出版的《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7》,又設有“國學熱的反響”一節,於敘說“國學熱仍在持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注意”之餘,著重介紹了一些論作對這一潮流的批評討論。不難預料,明年的《發展報告》還會把國學列為重點內容。
國學之所以熱,決不是出於偶然,也非少數人炒作能致,應該說,這是歷史必然趨勢的一種體現。中國的振興,正在國內外造成強烈的震撼。身歷祖國由積弱轉趨盛強的中國人,不會忘記反躬省察自己的文化傳統,希望以其精華貢獻於世界。外國人面對崛起的中國,也一定會更加關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要求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而這又增加了中國人探討研究傳統文化即國學的責任。這樣看來,國學之熱當前僅僅是開始,其高潮尚遠在後面。
第二,我想說,“國學”是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學術範疇。
現在有了成熟的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學科,為什麼還要談什麼“國學”?這樣的問題,很早就有學者提出過了。前些時,我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和《光明日報》國學版合編的《年度國學2006》寫了一篇題為《國學的存立》的小文,涉及這個問題。
我在那篇短文里提到,一九一一年初,王國維先生給《國學叢刊》撰序,主張“學無中西”,他說:“何以言學無中西也?世界學問,不出科學、史學、文學。故中國之學,西國類皆有之;西國之學,我國亦類皆有之。”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錢穆先生在江南授課,其講義《國學概論》弁言也說:“學術本無國界。‘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為一時代的名詞。”需要指出王國維講“學無中西”,其“學”是“專以知言”,即具體的知識,不能說中西的文化學術彼此一樣,錢穆的“學術本無國界”,也應作如是觀。
不僅文史,科學在一定意義上也是這樣。二00五年,我在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開幕式上說過:科學作為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和認識,本身確無所謂中西,但作為科學產生和發展背景的社會、文化是無法擺脫地域或民族色彩的。事實上,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中,科學的形成、發展有著不一樣的途徑和過程,在社會、文化中科學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中國的學術文化有著非常明顯的獨特之處,從而“國學”終不可廢。
第三,我還想建議,大家通過學術史的角度來認識國學。
“國學”一詞,本由與“西學”區別而出現,通行既久,其涵義似乎人人明白。然而如果像北京話說的“較起真來”,究竟什麼是國學,國學的內涵、外延如何,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爭論。今天要求一下子講清楚,實際是做不到的事。
經常有朋友、同學問我,要了解國學,初識門徑,應該從哪些書人手,我總是推薦兩本書,一本是章太炎的《國學講演錄》、一本便是上面提到過的錢穆《國學概論》。章書從國小談到經、史、子、集,是橫的分類介紹,錢書自孔子下及民國,是縱的歷史敘述。兩書體例不同,但和其他類似著作一樣,貫穿著作者本人的見解。如欲比較全面地知道國學的範圍與內容,特別是學者各家的異同,還必須博覽種種重要論著,即所謂原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