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狀元:易袚傳》是一本填補湖湘歷史文化名人研究空白的人物傳記。同時,這又是一部揭秘一個平凡農家千年文明傳承歷程的鄉土珍聞。狀元易祓是古代中國的愛國名臣、南宋中後期著名學者和經學大家。《大宋狀元:易袚傳》作者歷時兩年,在努力挖掘和徵集歷史史料的基礎上,史海求真。嚴謹考證,精心梳理,終於寫成了這部有較高歷史價值和一定學術價值的歷史人物傳記。讀完這本書,你將會看見一位既硬朗又脆弱、既剛正又溫和、既謹嚴又率真、既幸運又多舛的人生況味一應俱全的大宋狀元正穿越時空隧道向你走來,歷史的畫面撲朔迷離又色彩斑斕。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宋狀元:易袚傳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18頁
- 開本:16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易鳳葵
- 出版日期:2010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13213, 780761321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宋狀元:易袚傳》是由嶽麓書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易風葵,湖南寧鄉人。曾任寧鄉縣副縣長、長沙市鄉鎮企業局(長沙市中小企業局)黨委書記兼局長、長沙市中小企業協會會長、中共長沙市委副秘書長等職。系湖南省第九屆人大代表和長沙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圖書目錄
走進狀元的歷史世界——《大宋狀元——易祓傳》序
楔子
第一章 南宋山鄉
第二章 農家神童
第三章 布衣狀元
第四章 步入仕途
第五章 江州知州
第六章 禮部尚書
第七章 開禧蒙誣
第八章 十年貶謫
第九章 築樓“識山”
第十章 經學苦旅
第十一章 重返朝堂
第十二章 晚歲情懷
第十三章 山齋流韻
主要參考書目
一個文人的特立獨行——讀《大宋狀元——易祓傳》所感所悟
後記
附錄一 周官總義職方氏注
附錄二 易祓年譜簡表
附錄三 周易總義(二十卷)(按原刻本影印,左翻)
楔子
第一章 南宋山鄉
第二章 農家神童
第三章 布衣狀元
第四章 步入仕途
第五章 江州知州
第六章 禮部尚書
第七章 開禧蒙誣
第八章 十年貶謫
第九章 築樓“識山”
第十章 經學苦旅
第十一章 重返朝堂
第十二章 晚歲情懷
第十三章 山齋流韻
主要參考書目
一個文人的特立獨行——讀《大宋狀元——易祓傳》所感所悟
後記
附錄一 周官總義職方氏注
附錄二 易祓年譜簡表
附錄三 周易總義(二十卷)(按原刻本影印,左翻)
後記
去年我在工作崗位上離任後,即著手進行易祓傳的寫作。首先,我從編纂年譜人手梳理傳主生平,接著我又用近半年的時間跑遍了易祓生前讀書、入仕、貶謫、致仕,直至晚年著書立說的每一個地方,盡最大努力徵集到了一批有關易祓的史料。通過尋覓易祓遺蹤和閱讀史籍,易祓的歷史形象開始在我的腦海中活躍起來,我終於走進了這位大宋狀元的歷史世界。
接著,我與嶽麓書社曾德明副社長商談了本書的寫作計畫,他認為為狀元易祓立傳,將填補湖湘歷史文化人物的研究空白,是件有意義的事,表示將易祓傳作為重點圖書正式列入嶽麓書社的出版計畫。
這個寫作計畫很快得到了中共長沙市委常委兼市委宣傳部長陳澤琿、長沙市副市長何寄華和原長沙市負責同志梁建強、向力力、鐘興祥、宇慶華、周里冰、姚普科的熱情關注和支持!易祓故里寧鄉縣的負責同志也認為為狀元易祓立傳,對弘揚寧鄉地域文化,建設旅遊強縣很有意義,他們期待傳記早日問世。
接著,我與嶽麓書社曾德明副社長商談了本書的寫作計畫,他認為為狀元易祓立傳,將填補湖湘歷史文化人物的研究空白,是件有意義的事,表示將易祓傳作為重點圖書正式列入嶽麓書社的出版計畫。
這個寫作計畫很快得到了中共長沙市委常委兼市委宣傳部長陳澤琿、長沙市副市長何寄華和原長沙市負責同志梁建強、向力力、鐘興祥、宇慶華、周里冰、姚普科的熱情關注和支持!易祓故里寧鄉縣的負責同志也認為為狀元易祓立傳,對弘揚寧鄉地域文化,建設旅遊強縣很有意義,他們期待傳記早日問世。
序言
這是一本特別的書。這是一篇別致的序。文化的基因和家族的誘因,生成了這樣一本書。同樣還是文化基因和家族誘因,產生了這篇序。
文化基因,往大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小里說,是湖湘文化。家族誘因,是百家姓之一——中華各民族大家庭中的易姓。
本書的主人公,是我故鄉的文化先輩;本書的作者,是我的父親。都姓易,都是千年古鎮巷子口人。
出生農家的易祓,身處南宋,是湖湘文化中心地帶——長沙不可多得的一位狀元,官至禮部尚書,是宋明理學時代湖南首屈一指的經學大家,典型的文宦結合、文以載道的歷史文化名人;父親易鳳葵,共和國同齡人,不算稀奇的作家縣長,勤懇的狀元足跡尋蹤者,誠摯的傳統文化尋根者。他倆,一個用影影綽綽的生命痕跡,一個用實實在在的文字軌跡,共同完成了一個狀元、一個文人、一個官員的歷史雕像和心靈世界。
文化基因,往大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小里說,是湖湘文化。家族誘因,是百家姓之一——中華各民族大家庭中的易姓。
本書的主人公,是我故鄉的文化先輩;本書的作者,是我的父親。都姓易,都是千年古鎮巷子口人。
出生農家的易祓,身處南宋,是湖湘文化中心地帶——長沙不可多得的一位狀元,官至禮部尚書,是宋明理學時代湖南首屈一指的經學大家,典型的文宦結合、文以載道的歷史文化名人;父親易鳳葵,共和國同齡人,不算稀奇的作家縣長,勤懇的狀元足跡尋蹤者,誠摯的傳統文化尋根者。他倆,一個用影影綽綽的生命痕跡,一個用實實在在的文字軌跡,共同完成了一個狀元、一個文人、一個官員的歷史雕像和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