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古寺

大安寺始建於唐初貞觀(627年—649年)年間,坐落於北雲霧山(古稱天盪山,俗稱牛峰包)南山腰,舊名“園通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安古寺
  • 地點:北雲霧山南山腰
  • 舊名:園通寺
  • 地位:廣北第一名剎
地理位置,詳細介紹,

地理位置

大安古寺坐落於北雲霧山(古稱天盪山,俗稱牛峰包)南山腰,位於今廣元市朝天區小安鄉小安村境內,舊名“園通寺”,因地處古蜀道路旁,故歷來為廣北第一名剎。

詳細介紹

大安寺始建於唐初貞觀(627年—649年)年間,相傳為尉遲敬德監修。大宋乾德元年(963年)首次培修,後元人入川時毀於兵燹。明初英宗正統年間(1425年)後,由沐庵祖師開始重建,經三代僧眾歷時70餘年,到正德元年(1505年)告竣。有大殿三重兩廂,照山亭三座,環山土地廟七座,鎮山山神廟一座。明清時,擁有土地上萬畝,現存主殿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
寺內原有泥塑大佛3尊、泥塑天王4尊,均高一丈二尺八寸,鐵鑄羅漢18尊、閻君10位、倒坐觀音1尊、韋佗1尊,均高6尺。另有鐵香爐四座,萬斤鳴鐘一口,小報鐘二口,雲枝一件,銅觀音一尊(重120斤),印度寸金佛像一尊並龕,其餘佛像為木雕與石雕,寺內大小造像共308尊,《大乘經書》與《表》計1000餘卷。
明代中葉至清康乾年間,大安寺僧眾逾百人,可為八方僧眾開旗授戒,總領廣北36山屬寺,香火旺盛於明未清初。據資料及《明清縣誌》載:明末有鐵腳大仙從齊魯臨濟雲遊來寺住持,授徒武藝並課誦,僧眾與俗弟子云集,時張獻忠於崇禎末年(1640年)南下,大仙與弟子趙斗吾、楊顯吾、孫興吾、惠從吾、趙榮吾等率眾奮力反抗還擊,使張獻忠未能進東溝地面,清順治間,因抗張有功,存徒趙斗吾遂得以封賞。自此小安鄉境內練武習功得以相傳近300年,到1953年冬第十世傳人孫績塾去世終止。
康熙初年,上聞智參和尚為寺廟住持,於寶光寺借來《大乘經》五百餘卷抄書,三年末下經樓書房,爾後弘揚佛事,名播全川。後有潛覺、德山幾代住持亦有功於古剎,清道光後古寺頹敗,常業千畝而非僧人所有。清同治初年(1862年),寺僧真號識遠見寺凋殘境況,目擊情傷,自竭力耕耘,無晴無雨披星戴月,數年後贖回常業。而後又培修屬寺千佛崖、飛仙關、南華寺、魚鱗觀、碧峰觀、西禪寺等九處,使千年古寺再現輝煌。
新中國成立後於小安寺建鄉政府,1951年冬,明月鄉鄉長王福貴率眾上山破除迷信,搗毀大安寺佛像得鐵2000餘斤,分給鄉民鑄農鏵。1953年鄉府遷入大安古寺辦公,後學校等單位集於寺內。20世紀70年代未,鄉、校先後遷出古剎。如今寺院內“前三皇”、“後五帝”唐代古柏及明代重修大安寺記鐵碑保存完好。2001年9月申報為市文保單位。現市、區兩級文化局正在申報古寺為“四川省重點文保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