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規劃與職業素養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職業素養

由林瑞青主編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與職業素養(高等學校通識課程系列教材)》主要涉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職場素質培養兩方面內容,分為上下兩篇,共13章,以技巧性內容為主、案例分析為輔,實現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和職場意識,同時為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場素質培養提供實務指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規劃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生職業規劃與職業素養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3 頁
  • ISBN:7300193897
  • 作者:林瑞青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開本:16 開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林瑞青: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主任、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來,曾主持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1項、廣東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市廳級科研項目4項,參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在《教育評論》、《現代大學教育》、《山西師大學報》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李麗芳: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副書記、教授,盤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副教授。

圖書目錄

上編 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章 基礎理論:職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導論
第一節 職業與職業生涯
第二節 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節 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與方法
第四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第二章 自我評估:大學生職業性向測評方法
第一節 人格探索:你適合乾什麼
第二節 興趣探索:你喜歡乾什麼
第三節 能力探索:你擅長乾什麼
第四節 價值觀探索:你想乾什麼
第三章 環境分析:基於專業背景的職業探索
第一節 社會環境分析
第二節 專業探索
第三節 行業與企業探索
第四節 職業與崗位探索
第五節 職業崗位探索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職業定位:大學生職業生涯決策方略
第一節 職業生涯決策概述
第二節 職業生涯決策的模型
第三節 職業生涯決策的基本模型的運用
第五章 計畫執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對策
第一節 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
第二節 職業生涯目標的分解最佳化
第三節 大學期間的職業生涯計畫設計
第六章 反饋修正: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調整
第一節 職業生涯規劃評估與調整概述
第二節 職業生涯規劃評估與調整的內容
第三節 職業生涯發展的備選方案
第四節 職業生涯成功的標準與評價
第七章 文案寫作:職業探索文書的撰寫技巧
第一節 職業生涯規劃書撰寫技巧
第二節 專業·行業·就業分析報告撰寫技巧
第三節 職場人物訪談報告撰寫技巧
下編 職場素質培養
第八章 職場素質導論
第一節 職場素質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職場素質的缺陷
第三節 大學生職場素質的培養方法
第九章 職場溝通藝術
第一節 職場溝通藝術概述
第二節 工作的溝通技巧
第三節 交談的溝通技巧
第四節 傾聽的溝通技巧
第五節 說服的溝通技巧
第六節 拒絕的溝通技巧
第七節 衝突處理的技巧
第十章 職場團隊建設
第一節 團隊概述
第二節 團隊建設
第三節 團隊精神的培育與激勵
第四節 團隊溝通技巧
第五節 團隊績效管理
第十一章 職場完美禮儀
第一節 職場儀容儀表
第二節 政務禮儀
第三節 商務禮儀
第四節 餐飲禮儀
第五節 會晤禮儀
第六節 公共禮儀
第十二章 職場執行力
第一節 職場執行力概述
第二節 執行不力的根源
第三節 執行力提升的基本模型
第四節 個人執行力提升的要訣
第十三章 職場人際關係
第一節 職場人際關係概述
第二節 同事間的人際關係處理
第三節 與上司的人際關係處理
第四節 與下屬的人際關係處理

文摘

人的一生中,職業占據了人們最為寶貴的時間,職業生涯是人生最為重要和寶貴的歷程,事關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和生活目標的實現。成功的人生,通常要靠成功的事業作支撐,而成功的事業有賴於及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不僅是個人未來的生活保障,更是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載體。認識並正確理解職業和職業生涯,了解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段特點,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前提。
一、職業與職位
所謂職業,是指人們參與社會分工,通過利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並取得合法收入,以此來滿足物質生活與精神需求的工作。它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是人類社會分工的結果。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職業類別及其內部構成和外部 關係也將變得越來越豐富。
職業具有四個特點:(1)目的性。職業活動以獲取現金或實物等報酬為目的。(2)社會性。職業是從業人員在特定社會生活環境中所從事的一種與其他社會成員相互關聯、相互服務的社會活動。(3)穩定性。職業是在社會需要將一部分勞動者相對穩定地安置在社會分工體系的工作崗位之上,使之固定地從事某項專門工作的時候產生的,職業在一定時期不能離開工作的穩定性。(4)發展性。職業的內容、要求和形式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技術等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因此,職業類型也是在發展變化著的。
所謂職位,是指個人在組織中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和所處的崗位,以及所擔負的職務和責任的集合體。簡單而言,就是個人做什麼工作、處於怎樣的地位、承擔何種責任。如總經理是企業高層領導,從事整個企業管理工作;財務總監是財務部門的高層領導,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等等。
職位具有以下特點:(1)職位是以“事”為中心確立的,因事設人;(2)職位的數量 是有限的;(3)職位可按職責程度不同劃分若干等級;(4)職位不隨人走,同一職位可以 在不同時間由不同的人擔任。
二、生涯與職業生涯
所謂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所扮演的所有角色及其經歷的全過程。可見,生涯既包含一個人的職業經歷,也涵括其生活歷程。所謂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繫的行為與活動,以及相關的態 度、價值觀、願望等連續性經歷的過程。顯然,職業生涯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不僅包括個人在過去、現在、未來連續從事的職業的發展過程,也包括個人對職業生涯發展的認知、見解及期望。具體而言,包含以下四方面含義:(1)職業生涯意味著個人在職業崗位的整體經歷。它不包含個人在職業上的成功與否、進度快慢。(2)職業生涯包含“外職業生涯”與“內職業生涯”。外職業生涯是指個人從事職 業的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工作職務等因 素的組合及其變化的過程。它強調外部環境和外部條件,其構成因素會隨外在條件的變 化而變化。內職業生涯則是指個人在職業生涯中所提升的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社會 地位等因素的總和。內職業生涯強調自身各項因素的獲得與提高,是他人無法替代和竊 取的財富。(3)職業生涯是一個連續的工作經歷,不是某個工作階段。 (4)職業生涯易受各方面的影響。個人會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而不斷調整自己的構想 與計畫,而家人的理解與支持、組織的需要與人事變化、社會環境等也會影響個人對職業 生涯調整的判斷。
三、職業生涯的發展階段
不同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對一個人的職業選擇有著較大影響。基於人自身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社會活動變化的影響,人的職業心理始終處於動態的發展過程中,以致個性與職業的匹配難以一次性完成。發展理論正是從動態角度深入研究人的職業行為、職業發展階 段。以下重點介紹薩珀(Donald E.Super)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和生涯彩虹圖。
(一)薩珀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
薩珀是職業生涯發展研究的權威學者,1953年,他根據自己“生涯發展形態研究”的結果,將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劃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共五個階段。 第一章 基礎理論:職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導論
1.第一階段為成長期(0~14歲)
即認知階段。孩童開始辨識周遭的事物,並漸漸意識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與職業相 關的最為基礎的技能。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自我形象,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並了解工作的意義。
該階段可分三個時期:首先是幻想期(0~10歲),它以“需要”為主要考慮因素, 該時期孩童幻想中的職業角色扮演極為重要;二是興趣期(11~12歲),它以“喜好”為 主要考慮因素,喜好是個體抱負與活動的主要決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14歲),它以 “能力”為主要考慮因素,能力逐漸具有重要作用。
2.第二階段為探索期(15~24歲)
即打基礎階段。青少年通過在學校的學習活動、社團休閒活動、兼職打工、社會實踐 等機會,對自我能力及角色、職業展開探索,嘗試對自我職業的一些構想。此時,職業偏好已出現,有幾個相對清晰的職業選擇。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使職業偏好逐漸具體化、特 定化並實現職業偏好。
此階段可分三個時期:一是試探期(15~17歲),考慮需要、興趣、能力及機會,作 暫時性的決定,並在幻想、討論、課業及工作中予以嘗試;二是過渡期(18~21歲),進 入就業市場或專業訓練,更重視現實,並力圖實現自我觀念,將一般性的職業選擇轉為特 定性選擇;三是試驗或稍作承諾期(22~24歲),個人職業取向初步確定,並試驗其為長 期職業的可能性,若不適合則可能再經歷上述各時期以確定方向。
3.第三階段是建立期(25~44歲)
即建業階段,個人開始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不適合者將謀求變遷或作其他 探索,故能較好地確定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屬於自己的職位,並在31~40歲開始考慮如何 保住職位並長期固定下來。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統籌、穩固並求上進。 該階段可分兩個時期:一是嘗試期(25~30歲),個人尋求安定,但可能因生活或工 作上的若干變動而未感到滿意;二是建立期(31~44歲),個人致力於工作上的穩固,大部分人處於最具創意時期,由於資深而往往業績優秀。
4.第四階段是維持期(45~65歲)
即成熟階段,個人不斷付出努力,以求獲得職業生涯的發展與成就,避免產生停滯感, 並逐漸能在自己的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這一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維持既有的地位與成就。
5.第五階段是衰退期(65歲以上)
即退休階段。由於生理及心理機能的衰退,個人已有意退出工作崗位,並開始享受自 己休閒的晚年生活,職業角色的分量逐漸減少。該階段較為注重發展新的角色,尋求不同 方式以替代和滿足個人需求。
(二)薩珀的生涯彩虹圖
1980年,薩珀提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新觀念,即“生活廣度、生活空間的生涯發展觀”。 它在生涯發展階段理論的基礎上,融入了角色理論,將生涯發展階段與角色彼此間互動影響的狀況,描繪成一個多重角色生涯發展的綜合圖形,並稱之為“生涯彩虹圖”(見圖1—1)。在生涯彩虹圖中,橫向層面代表的是橫跨一生的生活廣度,彩虹的外層顯示人生主要 的發展階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齡。在這五個主要的人生髮展階段中,每個階段內還有小的階 段,各個時期的年齡劃分應依據個體不同的情況而定。 縱向層面代表的是縱貫上下的生活空間,由一切職位和角色所組成。而人的一生可依 次扮演九種主要角色: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長、父母和退休者 (彩虹圖中未將“退休者”列入;夫妻、家長、父母併入“家長”一類)。而這九種角色也 活躍於四種主要的人生舞台:家庭、社區、學校和職場。不管個體是否願意,人的一生必然在人生舞台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角色之間是互動作用的,某一角色的成功,將可能帶動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角色的失敗,亦可能導致另一角色的失敗。當然,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而付出過大的代 價,也可能導致其他角色的失敗。 彩虹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角色的互相替換、盛衰消長,它除了受年齡增長和社會對個人發展任務期待的影響外,還跟個人在各個角色上所花的時間及投入程度有關。
憧憬10年或15年後的你,假設有個知名雜誌要撰寫一份關於你的專題報導。請你選擇一種雜誌,並談談你希望這篇報導突出你的什麼方面,你希望人們怎樣評價你。(內容可涉及職業、社會地位、物質生活、精神追求等任何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