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或問,書名。①南宋朱熹詮釋《大學》的著作,與《大學章句》相表里。載《朱子語類》卷十四。因採用問答體形式,故稱“或問”。朱熹著《大學章句》後,恐學者尚有不理解處,著此以釋疑。自稱《章句》如《大學》篇的註腳,而《或問》篇“乃註腳之註腳”,教學者“且去熟讀《大學》正文了,又仔細看《章句》,《或問》未要看,俟有疑處,方可去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或問
- 出處:《教育大辭典》
大學或問,書名。①南宋朱熹詮釋《大學》的著作,與《大學章句》相表里。載《朱子語類》卷十四。因採用問答體形式,故稱“或問”。朱熹著《大學章句》後,恐學者尚有不理解處,著此以釋疑。自稱《章句》如《大學》篇的註腳,而《或問》篇“乃註腳之註腳”,教學者“且去熟讀《大學》正文了,又仔細看《章句》,《或問》未要看,俟有疑處,方可去看”。
大學或問,書名。①南宋朱熹詮釋《大學》的著作,與《大學章句》相表里。載《朱子語類》卷十四。因採用問答體形式,故稱“或問”。朱熹著《大學章句》後,恐學者尚有不理解處,著此以釋疑。自稱《章句》如《大學》篇的註腳,而《或問》篇...
《大學問》是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守仁。內容簡介 《大學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92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守仁(王陽明)《大學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92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守仁(王陽明)這本書是王守仁(王陽明)的綱領性哲學著作,被其弟子們視為儒家聖人之學的入門教科書。《...
四書或問 《中庸或問》原來與輯略一起附於章句之末,《論語》、《孟子》則各自為書。後來四種書合為一種刊行。四種書中朱熹於《大學或問》用力最久,也最為滿意,稱其“比舊時已極詳密”。他對《中庸或問》不太滿意,稱“緣前輩諸公說得多了,其間盡有差舛處,又不欲盡駁難他底,所以難下手。不比《...
先是,朱子定《大學章句》,又作《大學或問》,用以申明《章句》去取之意。以後,《章句》屢經修改,而《或問》卻無暇顧及,不復改易。故其說前後牴牾,致使後世學者多有所疑。履祥遂因隨朱子《大學章句》之章第,作《疏義》以暢釋其旨,並作《大學指義》一篇,以括其要。柳貫曾為之作序。但朱彝尊...
由畫像、《允夫帖》(又稱《七月六日帖》)和《大學或問誠意章》手稿三部分合裝成一卷。白描人物肖像二,前立者為朱熹,另人不詳,作者無可考。《允夫帖》為朱氏致表弟程洵信札,《大學或問誠意章》手稿,二者均為行草書,書法信手而出,筆勢迅疾如風,不事雕琢,無意求工,天真秀逸,卻見自然之美。朱氏自...
諸生。年十七,得宋五子書,遂棄舉子業,致力於學。雩都宋昌圖以通家子謁之,元昌喜之曰:“吾小友也!”館之於家,昕夕論學為日程,言動必記之,互相考覈。一日,昌圖讀朱子《大學或問》首章,元昌過窗外駐聽之,謂昌圖曰:“子勉之!毋蹈吾所悔,永為朱子罪人,偷息天地也。”其互相切劘如此。
在遼寧省博物館,藏有曾經清內府收藏的《允夫帖》和《大學或問•誠意章》。《允夫帖》高三十三點五厘米,《大學或問•誠意章》高二十九厘米。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朱熹五通尺牘、札子。其中《秋深帖》高三十三點三厘米,《致彥修少府尺牘》高二十七點三厘米,《賜書帖》高二十八點四厘米,《奉告審聞帖》...
耶穌教,提倡儒學,主張實行仁政。日本各地學者慕名投其門下。1657年(明歷三年)辭官隱居,專心著書立說。視教育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手段,學校是教授聖人之道,培養有用之才的場所。主張設立學校,並親自主講。重視女子教育。著有《女子訓》、《女子訓或問》、《集義和書》、《集義外書》、《大學或問》。
”(《大學或問》下)格物的範圍甚廣,從內心的“念慮之微”到身外的“鳥獸草木之宜”,都是格物的下手處。朱熹又論格物有“先後緩急之序”云:“格物之論,伊川意雖謂眼前無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須有先後緩急之序,豈遽以為存心於一草木器用之間,而忽然懸悟也哉?今為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
“有是理而後有是氣。” (見《大學或問》卷一)以上是說朱熹主張理先氣後的依據。但這幾句的翻譯應該是:“在沒有天地的時候,畢竟也已經存在了形成天地的理了。有這種理,便有這樣的天地;沒有這個理,也就沒有天地,沒有人物,沒有天地間的一切了。有理在,就有氣在流行,在發育萬物。”“沒有面前的...
許衡從姚樞那裡得見《伊川易傳》、《四書章句集注》、《大學或問》、《國小》等程朱理學著作,讀之默契於中,遂一一手寫以還。此後,悉棄前日所學章句之習,以《國小》、《四書》作為教材,傳授生徒,提倡綱常名教,敦化風俗。許衡非常重視“行道”,力圖使程朱理學發揮承繼中原諸夏文化傳統的功能。他在《時務...
看《大學或問》,見朱子說‘入道之要,莫如敬’,故專用力於肅恭收斂,持心方寸間,但覺氣鬱身拘,大不自在。及放下,又散漫如故,無可奈何。久之,忽思程子謂‘心要在腔子裡’,不知腔子何所指?果在方寸間否耶?覓注釋不得,忽於國小中見其解曰:‘腔子猶言身子耳。’大喜。以為心不耑在方寸,渾身是...
可免試列入正課;月課3次,2次時文,1次經史詩賦;學分漢、宋、經濟、詞章“四端”,諸生可擇其所好而習,但“必歸實踐躬行”,以期“考證不涉繁蕪,義理不嫌空腐,經世皆為有用,立言弗至無根”;為學秩序,漢、宋、經濟、詞章各異,可先分別讀《說文》、《三禮》、《近思錄》、《大學或問》、《...
”(《大學或問》卷二)例如,就像孔子所說的,在家能夠盡考,出門自然會忠君,事兄自然能悌。如此的類推,正是從理一出發的。故而,從“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前提出發,通過“即物窮理”的工夫,輔之以“用力之久”的長期積累,經過“豁然貫通” 的飛躍,最終達到“致知”的...
朱熹生母祝夫人於南宋乾道五年(1169)九月卒,次年正月葬於後山天湖之陽。1992年韓國新安朱氏中央宗親會捐資修繕。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680平方米。平面呈“風”字形,龜背形墓丘為鵝卵石壘砌。朱熹在墓旁築寒泉精舍守墓,其間先後完成了《論語精義》《太極圖說解》《大學或問》《中庸或問》等著作。保護範圍 墓...
反映其教育觀點的主要篇目有:《語錄上》、《語錄下》、《國小大義》、《大學要略》、《小大學或問》、《明明德》、《大學直解》、《中庸直解》、《讀易私言》、《時務五事》、《與子師可》等。版本介紹 許衡對程朱理學沒有更多、更新的貢獻,但卻使程朱理學的餘澤延續至有元一代,而許衡平生之議論宗旨,...
其次,朱熹對“四書”及其單經的註解經歷了勘定再修改,修改再勘定的反覆過程,《論語要義》《孟子集解》《論孟集注》《中庸集說》《大學或問》《中庸或問》《中庸輯略》等“四書”著述不斷問世。這是朱熹“四書學”成長目前一個重要的發展歷程。其中朱熹對《大學》所作補傳及其《大學章句》修養工夫的經學厘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