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叢刊

《大夏叢刊》1915年11月創刊於上海,屬於文化類刊物,月刊,英文名為“The Ta Hauio Magazine”。該刊由大夏叢刊社出版發行及印刷,龔時葦任編輯主任。該刊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15年出版的第1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夏叢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15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
《大夏叢刊》是中華民國初期由龔時葦主編的文化類刊物,內容包括政論、學術論著、小說、詩詞等,圖畫欄目刊載有革命烈士陶煥卿(陶成章)被刺攝影、遺影和朝鮮志士安重根臨刑圖片等。章太炎曾在本刊發表《原法》《訂孔》《子思孟軻五行說》等文章,其他作品還有楚郎的警世小說《盪子供詞》,彭小隱譯自應該英國阿溫阿立浮的短篇小說《黃金窰》等。該刊主張維護民主共和,反對復辟帝制,宣傳愛國思想,反對列強侵略的立場,如《大中華主義擬論》一文就明確指出,中國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極其危險,“過去利用列強均勢,苟延殘局;今局勢已破,殘局難保”,中華民族必須團結一致,捍吾中華國土,“以期雄立於世界”。謝乃壬的《感時》詩,對祖國大好河山被帝國主義宰割,萬分憤慨。該刊“記事”欄目還報導了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鬥爭,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介紹了台灣人民為爭取解放所作的鬥爭。在這一時期,有關台灣人民反日鬥爭的報導很少,因而更顯可貴。
《大夏叢刊》作為一份文化類月刊,館藏有限,但這一期內容非常豐富,達到了兩百餘頁,且刊載的文章質量較高,形式也較為多樣。此外該刊刊載的關於傳統文化、國際局勢、愛國主義言論,對晚清民國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