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地的泉眼》是當代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的散文集,主要篇目有《消逝了的夏天》《大地的泉眼》《一個人怎樣變得衰弱》《王子與玫瑰》《童年鄉野》《當地名進入古詩》等。在《大地的泉眼》中,作者描繪了節氣的變化,將
海德格爾的“詩意棲居”具象化;在《一個人怎樣變得衰弱》中,看到了人世間悲劇的指向與必然;在《王子與玫瑰》中,作者探討了《
小王子》中王子與玫瑰、狐狸的關係,得出了一個結論:愛是一種聯繫,但更要緊的是要“創造聯繫”……三十幾篇文章融入了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對生命、故鄉的體驗和感悟。作者透過事物的日常狀態,挖掘出個人靈魂深處的奧秘。作者以真誠深切的心靈抒寫,托舉起一方豐邃而睿智的精神天地,濃縮了密集的思想元素與豐沛的審美含量。
作品目錄
| | 40歲那天的雪 招手 對坐 滾燙的石頭 一個人怎樣變得衰弱 破碎 | 物證 錯位 勞動和幸福在一起 王子與玫瑰 回歸大地——懷念葦岸 高處 遙望故鄉塔 | 故鄉人物 身邊的人們 童年鄉野 返鄉記 遠處的墓碑 在母語的屋檐下 當地名進入古詩 |
|
作品鑑賞
強調“在場性”,認為散文不可逾越真實的邊界,是作家彭程始終堅持的創作觀念。他曾說:“真實性既是散文的立足點,也是散文的生長點,更是散文的獨特魅力的重要來源。”這在其散文集《大地的泉眼》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書中收錄的每一篇作品,都以“我”的視角展開,生活的陳述,詩意的流露,思想的迸發,均源於個體的真實體驗。
對家國、故鄉的無盡眷戀,是彭程筆下的永恆主題。他在《地圖上的中國》一文中寫道:“我投向地圖的目光會定格在那裡,一遍遍地回憶,讓思緒溫習和撫摸每一個耳鬢廝磨的細節……它既寄託了對豐富廣闊生活的嚮往,又是我和自己對話的方式,更是對母語和國土的一種注目儀式。”一個人對國家、民族的大愛情感,有時體現在對故土的不斷追憶,平凡無奇的村莊被不斷放大,童年往事紛至沓來。作者在《童年鄉野》一文寫道:“一種快樂在胸膛里生長出來,並且飛快地瀰漫開來。我一邊連蹦帶跳地走路,一邊唱歌,把當時會唱的都唱了一遍,等到遠遠望到村子時,忽然遺憾這個旅程就要結束了,便有意地放慢了腳步,最後乾脆坐下來,讓快樂在心中迴旋往復。”
書中有彭程對母語文化的崇敬和赤子深情。“因為這些詩句,一個原本抽象單調的地名變得具體而生動,有了色彩、聲音和氣息。一句詩句便是一條通道,讓我穿越時光的漫漫長廊,得以進入彼時的天空和大地,道路和庭院,欣賞四時風光,八方習俗,目擊那時人們的生活樣態。”千古流傳的詩句,是由一個個文字組成的,在彭程看來,每一個漢字都有其靈魂,好似附有魔力的磚石,“當它們排列銜接時,便仿佛壘砌了一個廣闊而堅固的壁壘,牢牢守衛了一種古老的文化,庇護了一代代呼吸、沐浴著它的氣息的億兆靈魂。”漢字是先賢智慧的結晶,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應該心懷敬畏,在生活中傳承好中華優秀語言文化。
彭程的散文創作,還展現了作家對現實生活的深層次思考,以及對人性的透徹理解。他認為,大事的尺度是時間,因而在《大事不著急》中嘆息身邊多是速度的大師,數量的模範,“他們爭先恐後,一星期看不到自己印成鉛字的名字就著急,一年沒有新著出版就懷疑自己墮落了,他們本來也許是想做大事的,卻不知不覺把大事做成了急事。”在人們的印象中,勞動總是和辛勤、汗水相伴,但彭程發現,實際上它與幸福的關係也頗為密切。他在《勞動和幸福在一起》里感慨:“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種勞動只要是誠實的,都將通向一種美麗。打穀場上稻穀的山丘,船艙里碎銀似的魚兒,芳香四溢的水果,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樓廈,都是豐收之神在不同場所的顯形。”
《大地的泉眼》融入了彭程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對生命、故鄉的體驗,將思想切入生活的紋理,轉化為詩與思並重、抒情性與哲理性共存的文字。也正是有了對人生況味的諸般思考,使得他的筆觸在深入、剖析生活時,有著一種處變不驚的從容和詩意。正如該書跋文寫道:“生活進行和開展著,如同大地一樣廣闊和豐富,每個人從中獲得的感受和認識,儘管內容不同,質量有異,但都是從地層深處冒出的汩汩泉水。”
作品評價
作家
趙宗彪:這本書的作品,是作者讀書後的體會、遊歷後的思考,有對故土的回憶,對當下生活的描畫,儘管題材上不盡一致,但是卻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共同命題,即是作者對生命本身與生活現狀的思考,最大的特色,是向讀者呈現了他的思想之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彭程,籍貫河北衡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光明日報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著有散文集《漂泊的屋頂》《急管繁弦》《
在母語的屋檐下》等,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報紙副刊金獎、報人散文獎、冰心散文獎、丁玲文學獎、豐子愷散文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