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三村

大圍三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東南部,距鎮政府約4千米。坐落於平原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地勢平緩,海仔河自村北流經而過。鄰接大圍一村、大圍二村及丙間村,因福隆圍共分3個生產隊而依次取名為大圍三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圍三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
歷史沿革,人口,社會經濟,歷史文化,代表性人物,

歷史沿革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屬京山司。民國時期,屬第二區福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福隆鄉、石排大鄉、石排人民公社;1983年,屬石排區福隆鄉;1987年,屬東莞市石排鎮福隆管理區;1999年,屬石排鎮福隆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鄧姓,於清嘉慶年間遷入。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580人,其中男性277人,女性303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1歲(女)。外來暫住人口796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2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人,分布在比利時。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社會經濟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番薯、玉米、大豆等作物,兼做竹編、竹器和木器等手工製品,產量很低;20世紀90年代,工商業在全村總體生產結構中的占比逐漸提高,傳統農業產值逐年下降。村內主要以電子產品及塑膠製品行業為主,2015年底,村集體總收入90萬元,集體資產總額105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傳統節日食品有年糕、油角仔、糖環、硬餅等。
石排大道、石洲大道穿村而過。1985年通電,1989年通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2000年網際網路覆蓋全村,2008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

歷史文化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村有約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1座洋樓,位於福隆村馬路北二巷7號,長約6米,寬約10米。洋樓為兩層,基礎兼用紅石與麻石,青磚築牆,二樓樓面立有一塊牌坊式牆面,二樓樓面為木架構,上鋪陶磚,隔板雕花,窗戶上有歐式拱檐,用進口彩色玻璃,陽台欄桿為歐式水泥曲欄加鋼筋花紋。洋樓融嶺南傳統民居和西歐建築風格於一體。20世紀50年代曾分給3戶村民居住。
鄧氏宗祠,始建時間不詳,於1990年重修,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位於福隆村北環一路福隆里巷圍前,長約10米,寬約20米。為硬山頂,封火山牆,柱礎兼用紅石和麻石,青磚築牆。祠堂前有一對麻石旗夾桿石。
福隆文閣,始建時間不詳,清雍正年間(1722—1735年)重修。位於石排大道福隆路段旁。坐東向西,為樓閣式青磚塔,塔身為紅石基礎,高2.475米。村民挖井湧出紅色泥水,以為挖傷地下龍脈,於是在此建塔,用塔給神龍敷上傷口。福隆文閣原有七層,後來村里怪事不斷,風水先生認為塔太高,傷了村裡的風水,所以將塔拆掉兩層。文閣為雙檐式八角形結構,底層每邊長2.45米,周長19.56米。塔里以前供奉文曲星,村裡的讀書人,都要到塔里拜一拜文曲星,祈求考場高中。2015年,1—4層門上還有紅石匾額,分別題寫“光騰二曲”“受天百祿”“人文蔚起”“星聚五奎”。福隆文閣屬市級文保單位,2004年8月7日,福隆文閣修復工程通過東莞市文化局驗收。
明萬曆元年(1573年),東江河水暴漲,福隆壆決堤,田舍淹沒。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東江河水暴漲,福隆堤“牛渡海”崩潰,沉潭30餘丈。
雍正七年(1729年),東江河水暴漲,福隆堤壞。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颱風暴雨,拔樹倒屋,水急漲,福隆壆崩缺口多處,淹禾無數。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二十日,大風雨。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春,大水,民大飢,路多餓殍。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夏季大水、福隆壆崩。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三月,東江暴漲,福隆崩堤數丈,塌屋甚多。
1944年,東江水漲,四處河圍告急,福隆堤崩,堤內93個村遭淹。潭仔渦堤段沖成大潭,村舍沒頂,災民露宿田野。
1979年,引進第一家外資企業——永成五金廠。
2004年8月7日,福隆文閣修復工程通過東莞市文化局驗收。

代表性人物

鄧蕙芳(1889—1973),1908年就讀於廣州美術學校,參加同盟會。曾參與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等。民國成立後,被選為廣東臨時議會代議士。1919年1月至10月,擔任國民政府東莞縣縣長。後被選為廣州市參議員。後任國民政府秘書處一等書記官、廣東婦女界聯合會常務委員、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幹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婦運會主任委員會及省部執行委員、國民政府監察委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