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七)二月,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干州。 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並伴隨各地節度使,成為藩鎮割據的開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唐十道
- 時間:貞觀元年
- 州:27個
- 縣:135個
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
關內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 ,關內道在古雍州地理範圍,初轄,另兼治單于安北都護府,轄地相當於今陝山秦嶺以北,寧夏賀蘭山以東,內蒙呼和浩特市以西,陰山、狼山以南的河套地區。
開元二十一年(733),將關內道長安(今陝西西安)附近地方分出,另設京畿道。始設關內道採訪使,以京官遙領。乾元元年(758)改為觀察處置使。關內、京畿二道同治長安。關內道屬貞觀十道、開元十五道之一。領隴、涇、原、寧、慶、鄜、坊、丹、延、靈、威、會、鹽、夏、綏、銀、宥、勝、豐,和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共21個府州(2個都護府)。
河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轄境在黃河之南,故名,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北臨河。領虢、陝、汝、鄭、滑、汴、許、陳、蔡、潁、亳、宋、徐、泗、宿、海、濮、曹、登、萊、密、青、沂、兗、淄、齊、鄆、棣、濠和河南府,共30個州府。轄境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治洛州洛陽縣(現在河南洛陽市東北)。開元中分置都畿道,治洛州洛陽縣(現在河南洛陽市東北),轄河南府河南郡、汝州臨汝郡,共2個府州。河南道遂改治汴州,今河南開封縣治。 同時,河南道也是今河南省名的由來。
河東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轄境在黃河之東故名,故名,東距常山,西據河,南抵首陽、太行,北邊突厥,領太原府和蒲、晉、絳、慈、隰、汾、沁、遼、嵐、 石、忻、代、雲、朔、蔚、潞、澤,共18府州。治河中,今山西永濟縣治。基本地域在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
河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轄境在黃河之北,故名,東並海,南臨於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領懷、魏、博、相、衛、貝、邢、洺、恆、冀、深、趙、滄、德、定、易、幽、瀛、莫、平、媯、檀、薊、營24州和安東督護府。為今河南江河以北及山東、河北之地,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治魏州,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同時,河北道也是今河北省名的由來。
山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在終南太華之南,故名,東接荊楚,西抵隴蜀,南控大江,北距商華之山,統荊、襄、鄧、唐、隨、郢、復、均、房、峽、歸、夔、萬、忠、梁、洋、金、商、鳳、興、利、閬、開、果、合、渝、涪、渠、蓬、壁、巴、通、集等州。今湖北大江以北,漢水以西,陝西終南以南,河南北嶺以南,四川劍閣以東大江以南之地,治襄州,今湖北襄陽縣治,後分為山南東西道。
隴右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為十道之一。因在隴山之右(西),故名。據《唐六典》卷3:轄境“東接秦州,西逾流沙,南連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當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地。開元二十一年(733)置隴右道採訪使,治所在鄯州(今青海樂都縣)。乾元元年(758)廢。但作為地理區劃名稱,直至五代時仍被沿用。
淮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領揚、楚、滁、和、濠、廬、壽、光、蘄、申、黃、安、舒、沔,總計14州、57縣。相當於現在的江蘇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東北部和河南省東南角,即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湖北應山、漢陽以東的江淮地區門,治所在揚州(今江蘇揚州市)。
江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轄境在長江之南,故名,東臨海,西抵蜀,南極嶺,北帶江,領潤、常、蘇、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宣、饒、撫、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費、夷、溱、播、珍等州,為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治越州(今紹興市區)。
劍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廢除州、郡制,改益州為劍南道,治所位於成都府。因位於劍門關以南,故名。開元年間置劍南節度使。安史之亂後,乾元元年(758年)分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和劍南東川節度使。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大部,雲南省瀾滄江、哀牢山以東及貴州省北端、甘肅省文縣一帶。
嶺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治所位於廣州(今廣州市),轄境包含今廣東全部、廣西大部、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地區。開元時將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五州(今福建省)劃給江南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