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本書“所載自起義至受禪凡三百五十七日,其述神堯不受
九錫,反覆之語甚詳” 。
第一卷:自“起義旗至發引凡四十八日”
第二卷:“起自太原至京城,凡一百二十六日”
第三卷:“起攝政至即真日,凡一百八十三日”。
史料價值
溫大雅在
李淵起兵之後,既“專掌
文翰”,所撰當得自所記所聞,比較翔實。今以是書所記內容與新、
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的有關記載相互參讀,便發現略有異同。如本書謂太原起兵是李淵的主意,新、舊唐書本紀和通鑑則歸其功於
李世民。李淵進軍長安途中,“於時秋霖未止,道路泥深”,井受隋軍攔阻,“時有流言者,雲突厥欲與(劉)武周南入乘虛
掩襲太原”。李淵為此,“集大郎(
李建成)二郎(李世民)等”商討對策,建成兄弟共謀反對回師太原,堅定地表示,“若不殺(隋將宋)老生而取
霍邑,兒等敢以死謝”。這一建議,得到了李淵的讚賞。《通鑑》記載李世民哭諫制退兵並連夜追趕先一步退兵的李建成(建成沒堅持不退兵的意見,是故大軍先行回撤)。平陽公主率領義軍襄助父親,“引精兵萬人與秦王會渭北。紹及主對置幕府,分定京師,號"娘子軍"“有克定之勛”《起居注》記載義軍其他人物獨不見公主記載,有缺失。
作者簡介
《舊唐書》卷六十一 溫大雅傳 第2359-2362頁
溫大雅字彥弘,太原
祁人也。父君悠,北齊文林館學士,隋泗州司馬。大業末,為司隸從事,見隋政日亂,謝病而歸。大雅性至孝,少好學,以
才辯知名。仕隋東宮學士、長安縣尉,以
父憂去職。後以天下方亂,不求仕進。
高祖鎮太原,甚禮之。義兵起,引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專掌
文翰。禪代之際,與司隸
竇威、主簿
陳叔達參定禮儀。武德元年,歷遷黃門侍郎。弟彥博為中書侍郎,對居近密,議者榮之。高祖從容謂曰:“我起義晉陽,為卿一門耳。”尋轉工部,
進拜陝東道大行台工部尚書。
太宗以隱太子、巢剌王之故,令大雅鎮洛陽以俟變。大雅數陳秘策,甚蒙嘉賞。太宗即位,累轉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大雅將改葬其祖父,筮者曰:“葬於此地,害兄弟而福弟。”大雅曰:“若得
家弟永康,我將
含笑入地。”葬訖,歲余而卒,謚曰孝。撰《創業起居注》三卷。永徽五年,贈尚書右僕射。
子無隱,官至工部侍郎。大雅弟彥博。
宋代的目錄
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1頁。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右溫大雅撰。紀高祖建義,至受隋禪,用師符讖受命典冊事。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2-123頁
《唐創業起居注》五卷。唐工部尚書晉陽溫大雅彥弘撰。所載自起義至受禪凡三百五十七日,其述神堯不受九錫,反覆之語甚詳,愚嘗書其後曰新史。稱除隋之亂
比跡湯武,湯武未易比也。唐之受命正與漢
高帝等爾。其不受
九錫,足以掃除魏晉以來
欺天罔人之態,而猶不免曰受隋禪者,乃以尊立代王之故,曾不若以
子嬰屬吏之為明白洞達也。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641頁
《唐創業起居注》五卷
晁氏曰:唐溫大雅撰。紀高祖建義,至受隋禪,用師符讖受命典冊事
陳氏曰:所載起義至受禪凡三百五十七日,其述神堯不受九錫,反覆之語甚詳,愚嘗書其後曰新史。稱除隋之亂比跡湯武,湯武未易比也。唐之受命正與漢高帝等爾。其不受
九錫,足以掃除魏晉以來
欺天罔人之態,而猶不免曰受隋禪者,乃以曾立代王之故,曾不若以子嬰屬吏之為明白洞達也。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第35頁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
同上,第445頁
唐創業起居注
唐六家起居注 大唐創業起居注 三卷
唐創業起居注
中興書目三捲起隋大業十二年為
太原道安撫,盡義寧二年五月甲子即帝位,改武德元年,紀用帥符讖受命典冊事。
(以上一則是原來在網上搜到的,一直沒有去核對原書,大家
姑妄信之)
流傳版本
該書為清代以前唯一完整傳世的起居注。在流傳的幾種版本中,以清代
繆荃孫的
藕香零拾本為最善。1983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經過校點的《大唐創業起居注》。
原文選載
卷一
起義旗至發引凡四十八日
初,帝自衛尉卿轉右驍衛將軍,奉詔為
太原道安撫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稱職者,並委帝黜陟選補焉。河東已來兵馬仍令帝徵發,討捕所部盜賊。隋大業十二年,煬帝之幸樓煩時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舊民,奉使安撫,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為天授。所經之處,示以寬仁賢智,歸心有如影響。
煬帝自樓煩遠至雁門,為突厥始畢所圍,事甚平城之急。賴太原兵馬及帝所徵兵聲勢繼進,故得解圍,僅而獲免。遂向東都,仍幸江都宮。以帝地居外戚,赴難應機,乃詔帝率太原部兵馬,與馬邑郡守
王仁恭北備邊朔。帝不得已而行,竊謂人曰:“匈奴為害自,古患之,周秦及漢魏,歷代所不能攘,相為勍敵者也。今上甚憚塞虜,遠適江濱,反者多於蝟毛,群盜所在蜂起。以此擊胡,將何以濟天其或者殆以俾余。我當用長策以馭之,和親而使之,令其畏威懷惠,在茲一舉。”
既至馬邑,帝與仁恭兩軍兵馬不越五千餘人,仁恭以兵少甚懼。帝知其意,因謂之曰:“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
風馳電卷,不恆其陣。以弓矢為爪牙,以甲冑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晝之勞,無構壘
饋糧之費。中國兵行,皆反於是。與之
角戰,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為,習其所好,彼知無利,自然不來。當今聖主在遠,孤城絕援,若不決戰,難以圖存。”仁恭以帝隋室之近親,言而詣理,聽帝所為,不敢違異。乃簡使能騎射者二千餘人,飲食居止,一同突厥。隨逐水草,遠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騎,旁若無人,馳騁射獵,以曜威武。帝尤善射,每見走獸飛禽,發無不中。嘗卒與突厥相遇,□驍銳者為別隊,皆令持滿,以伺其便。突厥每見帝兵,鹹謂似其所為,疑其部落。有引帝而戰者,常不敢當,辟易而去。如此再三,眾心乃安,鹹思奮擊。帝知眾欲決戰,突厥畏威,後與相逢,縱兵擊而大破之,獲其特勤所乘駿馬,斬首數百千級。
自爾厥後,突厥喪膽,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時有賊帥王漫天別黨,眾逾數萬,自號
歷山飛。結營於太原之南境上黨、西河,京都道路斷絕。煬帝後十三年,敕帝為太原留守,仍遣獸賁郎將
王威、獸
牙郎將
高君雅為副。帝遂私竊喜甚,而謂第二子
秦王等曰:“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然歷山飛不破,突厥不和,無以經邦濟時也。”既而歷山飛眾數不少,劫掠多年,巧於攻城,勇於力戰。南侵上黨,已破將軍慕容、將軍羅侯之兵。北寇太原,又斬將軍潘長文首,頻勝兩將,所向無前。於是帝率王威等,及河東、太原兵馬往討之,於河西雀鼠谷口與賊相遇。賊眾二萬餘人。帝時所統步騎才五六千而已。威及三軍,鹹有懼色,帝笑而謂威等曰:“此輩群盜,惟財是視。頻恃再勝,自許萬全。鬥力而取,容未能克。以智圖之,事無不果。所憂不戰,戰必破之,幸無憂也。”須臾,賊陣齊來,十許裡間,
首尾相繼。去帝漸近,帝乃分所將兵為二陣。以
羸兵居中,多張幡幟,盡以輜重繼後,従旌旗鼓角,以為大陣。又以麾下精兵數百騎,分置左右隊為小陣。軍中莫識所為。及戰,帝遣
王威領大陣居前,旌旗従。賊眾遙看,謂為帝之所在,乃帥精銳,競來赴威。及見輜馱,舍鞍爭取,威怖而落馬,従者挽而得脫。帝引小陣左右二隊,大呼而前,夾而射之。賊眾大亂,因而縱擊,所向摧陷,斬級獲生,不可勝數。而余賊黨老幼男女數萬人並來降附。於是郡境無虞,年穀豐稔,感帝恩德,若亢陽之逢膏雨焉。
後突厥知帝已還太原,仁恭獨留無援,數侵馬邑。帝遣副留守
高君雅將兵,與仁恭併力拒之。仁恭等違帝指蹤,遂為突厥所敗。既而隋主遠聞,以帝與仁恭不時捕虜,縱為邊患,遂遣司直馳驛,系帝而斬仁恭。帝自以姓名著於圖籙,太原王者所在,慮被猜忌,因而禍及,頗有所晦。時皇太子在河東,獨有
秦王侍側耳,謂王曰:“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
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王泣而啟帝曰:“芒碭山澤,是處容人。請同漢祖,以
觀時變。”帝曰:“今遇時來,逢茲錮縶。雖睹機變,何能為也。然天命有在,吾應會昌,未必不以此相啟。今吾勵謹,當敬天之誡,以卜興亡。自天祐吾,彼焉能害天必亡我,何所逃刑“爾後數日,果有詔使馳驛而至,釋帝而免仁恭,各依舊檢校所部。煬帝之幸江都也,所在路絕。兵馬討捕,來往不通,信使行人,無能自達。惟有使自江都至於太原,不逢劫掠,依程而至,眾鹹
異焉。初,使以夜至太原,
溫彥將宿於城西門樓上,首先見之。喜其靈速,報兄彥弘,馳以啟帝。帝時方臥,聞而驚起,執彥弘手而笑曰:“此後餘年,實為天假。“退謂秦王曰:“吾聞惟神也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此使之行,可謂神也。天其以此使促吾,當
見機而作。”雄斷英謨,従此遂定。帝素懷濟世之略,有
經綸天下之心。接待人倫,不限貴賤,一面相遇,十數年不忘。山川衝要,一覽便憶。遠近承風,鹹思託附。仍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
豪友。太子及王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
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四庫提要記載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唐溫大雅撰。大雅,字彥寵,并州
祁人,官禮部尚書,封黎國公,事跡具《唐書》本傳。是書《唐志》、《宋志》皆作三卷,惟《文獻通考》作五卷。此本上卷記起義旗至發引四十八日之事,中卷記起自太原至京城一百二十六日之事,下卷記起攝政至即真一百八十三日之事。與《書錄解題》所云記三百五十七日之事者,其數相符。首尾完具,無所佚闕,不應復有二卷。《通考》殆訛“三”為“五”也。大雅本傳稱高祖兵興,引為記室參軍,主文檄。則此書得諸聞見,記錄當真。今取與《高祖本紀》相較,若
劉仁恭為突厥所敗,煬帝驛系高祖。此書稱高祖側耳謂秦王曰:“隋運將盡,吾家繼膺符命。所以不早起兵者,為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是興師由高祖,而《本紀》則謂舉事由
秦王。又此書載隋少帝以夏四月詔曰:“今遵故事,遜於舊邸。”而《本紀》則系之五月戊午。凡此之類,皆頗相牴牾。書中所謂大郎即建成、二郎即太宗,於太宗殊無所表異。
胡震亨《跋》謂大抵載筆之時,建成方為太子,故凡言結納賢豪,攻略城邑,必與太宗並稱,殆其然歟。抑或貞觀十七年
敬播、
房玄齡、
許敬宗等所修《高祖實錄》,欲以創業之功獨歸太宗,不能無所潤色也。觀大雅所諱,獨宮婢私侍一事耳。至於稱臣突厥,則以不用“書”而用“啟”,隱約其詞。而於煬帝命為
太原道安撫大使,則載高祖私喜此行,以為天授。於煬帝命擊突厥,則載高祖私謂人曰:“天其或者將以畀余。”俱據事直書,無所粉飾。則凡與
唐史不同者,或此書反為《實錄》,亦未可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