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沒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動物,生活於沼澤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唇犀
- 拉丁學名:Chilotherium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哺乳綱
- 目:奇蹄目
- 科:犀科
- 亞科:無角犀亞科
- 屬:大唇犀屬
- 分布區域:中國、內蒙古
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沒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動物,生活於沼澤地帶。
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課題組根據產自甘肅慶陽的一件關聯寰椎的成年頭骨和一件成年下頜骨建立了大唇犀屬的一個新種——桑氏大唇犀(...
大唇犀來自於地質中新世早期,屬於奇蹄類的角型亞目中的犀總科。體型矮壯,四肢短。頭骨短,鼻骨長而弱,無角。現收藏於黃河博物館。...
唐古拉大唇犀展品類別是化石標本,拉丁學名是 Chilotherium tanggulaense ,Zheng,1980,哺乳類動物。...
生活在約6500萬年前,體型矮壯,頭大,鼻骨長而弱,無角,四肢短,皮粗而厚,身上無毛,與其他犀類不同的是它的兩顆下門齒向外向上伸出,以植物的根、莖、果實為...
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頜有兩顆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澤地帶,以水中的植物為食。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而現今的雙角犀牛有蘇...
犀牛(學名:Dicerorhinus)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 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
杜爾伯特南部,遠古時應為炎熱之地帶。旗境內哺乳動物化石甚多。辛未年八月,在該旗旗府南3公里處,發現距今約800——500萬年的犀牛化石,專家鑑定,為大唇犀。美國...
巨獠犀在真犀科中的分類最令人迷惑,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們多把它和大唇犀聯繫在一起,1942年kretzoi把巨獠犀定義為巨犀亞科的一個新屬,並把它和早期板齒犀...
巨獠犀在真犀科中的分類最令人迷惑,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們多把它和大唇犀聯繫在一起,1942年Kretzoi把巨獠犀定義為巨犀亞科的一個新屬,並把它和早期板齒犀...
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科學通報》上報導了巨鬣狗主動捕獵行為的化石骨骼學證據,顯示一件雌性維氏大唇犀的頭骨上留有被巨鬣狗襲擊...
晚中新世深紅色粘土夾鈣質結核層。分布於山西省保德縣全境,含有三趾馬,黃河象,大唇犀化石。著名的晚中新世三趾馬動物群化石產地...
榆社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有各類館藏文物1050件,化石1000餘件,包括一級品85件、二、三級品915件,其中榆社劍齒象、大唇犀、三趾馬、劍齒虎等都是該縣獨有、聞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