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哉問
- 外文名稱:Translation of Confucius' The Analects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之際
- 作品出處:論語 八佾篇第三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解釋,來源,注釋,解說,
解釋
主語後置,正常語序應為“(此)問大哉”
來源
注釋
(2)大哉問:感嘆句,意思是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
(3)與其:連詞。在比較兩件事情的利害得失而決定取捨的時候,“與其”用在放棄的一面。後面常用“毋寧”、“不如”、“寧”相呼應。
(4)易:治理。這裡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
(5)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譯文:
解說
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在這裡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