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大平調

大名大平調

大平調又被稱為“平調”“大梆戲”“大油梆”,主要流行於河南北部,冀南、魯西南、及豫東、皖北等地。河北大名的大平調最負盛名。其唱腔旋律圓潤平緩,上演劇目均為朝綱大事,演員陣容龐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名大平調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大名大平調
編號: 5—4—9
名錄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邯鄲大名縣

名錄簡介

大平調屬板腔體梆戲,因其唱腔比“高調”(豫劇)低五度,故名平調;因其所用梆子特別大,故名大梆戲、大油梆;因其上演劇目多為朝綱大戲,演員陣容龐大,故名大平調。大平調起源時間可追溯到明弘治年間(1488年至1505年)。大平調屬亮戲、板凳戲的一種,由開州平演變而成,與豫劇、老高調同根一源。大平調於清末自開封傳入大名,初稱老高調,由程莊老藝人朱夢坤改進並加入三弦伴奏,之後稱大平調。
平調流行的地區比較廣泛,歷史上有“平調的‘揚腔’和‘謳嗓’,五省八州唱得響”之說。所謂“五省”,是指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八州”指的是西至鄭州、陳州;南至徐州、亳州;北達大名、磁州;東抵濟寧、兗州。特別在魯西南,平調和山東梆子一樣,都是觀眾熟知的大戲,當地“四大扇、兩桿號,一聽就是大平調”,就是當地民間流傳的諺語。原來平調的樂器中有兩對大鐃和大鈸,直徑有一尺多長,民眾叫它“四大扇”,“兩桿號”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號”。
大平調在音樂板式結構上與山東梆子和豫劇多有相同之處,但是在藝術風格上遠比豫劇更加粗獷,較有地方特點,尤其是東路調。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發聲一般都用真嗓,只有在以慢板、拐頭釘等板式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主要伴奏樂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號等。在大平調的角色行當中,黑臉和紅臉居於主要地位,形成劇種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氣勢恢弘,場面宏大,唱做念打並重,粗獷豪放,剛中帶柔。
大平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劇目,據統計約有600餘出,現保留下來的只有200餘出,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180餘個,其內容大多取材於《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包公案》《大紅袍》等歷史古典小說,角色多以生(紅臉)、淨(黑臉)的“袍帶戲”為主,民間生活故事戲較少。
由於平調歷史悠久,它的板腔體的唱腔風格獨特,音樂曲牌雄厚。現存曲牌有水上漂、滾龍珠等130多個;傳統笛牌有爬山虎、紫金杯等30多個;唱腔板頭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正板、倒三撥、一串鈴等30多個。在唱法上用真聲吐字,假聲行腔,甩腔時翻高八度,後音掛“謳”,聲激音揚,極富韻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