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長城

大同長城

大同長城,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

大同自古就是南方農耕文明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分割線,為九邊重鎮之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長城歷史悠久,歷朝歷代都有長城遺蹟,包括有:趙長城、秦長城、漢長城、北魏長城、隋長城、金長城、明長城、清長城。2009年公布的長城資源調查數據中,大同市境內明代長城343.149千米,其中渾源縣80.309千米,廣靈縣0.08千米,靈丘縣4.298千米,天鎮縣62.213千米,陽高縣49.098千米,左雲縣37.489千米,新榮區109.662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長城
  • 時代:明代
  • 全長:335公里
  • 主要建於:嘉靖年間
歷史,特點,

歷史

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里;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雲岡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城776個;火路墩833個。
在大同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線到山西偏關會合,被稱為內、外長城。外長城即居庸關西北經赤城、崇禮、張家口、萬全、懷安而進入大同市的天鎮、陽高、大同、左雲沿內蒙古、山西交界處,達於偏關、河曲;內長城從居庸關西南經河北易縣、渾源、阜平而進入大同市的靈丘、渾源,再經應縣、繁峙、神池而至老營。據現存長城實測,外長城分別由懷安縣桃溝村、西洋河鄉馬市口南北兩路進入天鎮縣境,在新平樂村與西路長城相交。天鎮境內長城約 105華里,存黃土夯築的墩台61座。由天鎮水磨口向西三里進入陽高縣十九墩村界,至鎮邊堡西出陽高進入大同市區境。陽高境內長城計 100餘里,現存夯土處台 119座。從陽高鎮邊堡向西約八華里進入大同元墩村界,經鎮川口、宏賜堡、鎮羌堡,經拒牆口、拒門口、助馬口至十三邊,轉南至磚樓溝入左雲縣界。另一條由宏賜堡向西經新榮、破魯至吳施窯入左雲界,這道長城當地人稱“二道邊”。南北兩道長城共 210華里。長城由大同磚樓向南進入左雲縣保全堡地界,至二十邊向西北出左雲進入右玉縣界。長城在左雲境內長約86華里。以上這段長城在大同市境內約長 501華里。大同市、渾源、靈丘縣境內的明長城周內長城。渾源境內計 160華里,靈丘境內長約 190華里。明內、外長城在大同境內總長為 800多華里。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點

邊牆五堡是指大同明長城上修建的堡城。大同鎮邊牆五堡有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說的“邊牆五堡”是指“內五堡”,即鎮邊、鎮川、宏賜、鎮魯、鎮河五堡;“外五堡“為鎮羌、破魯、滅魯、威魯、寧魯五堡;”塞外五堡“為得勝、拒牆、拒門、助馬、保全五堡,均在大同城北(明朝是為破虜,滅虜……現在都作“魯”)。如今由鎮邊堡西經三墩、鎮川口,西跨西寺梁山,抵宏賜堡這段內五堡長城,為黃土夯築,牆體十分堅固,保存較好,城牆高五米以上,是大同市境內明長城較為突出地段,又與永固陵、萬年堂鄰近,是邊塞風情旅遊的最佳地段。登方山,越長城,攀堡台,一條巨龍飛騰在塞上古城崇山峻岭之間,配以內堡外墩,烽堠相望,邊塞風光盡收眼底,蔚為大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