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8日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684人,為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礦難。
2004年為紀念“五九”事故的殉難礦工在白洞礦舊址奠基建設白洞礦“五九”事故紀念館,紀念館於2005年落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老白洞煤礦瓦斯爆炸事故
- 別稱:五九事故
- 事故地點: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老白洞煤礦
- 遇難人數:684人
- 事故時間:1960年5月8日下午
事故背景,事故詳情,事故發生,事故救援,傷亡情況,事故調查,經驗教訓,事件公布,
事故背景
從1958年開始,“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的政治洪流席捲共和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煤炭企業在“以鋼為綱、以煤保鋼”的口號下,盲目追求高指標,產量不斷攀升。白洞礦是座大型機械化、低瓦斯、有煤塵爆炸危險(煤塵爆炸指數為344%)的礦井。白洞礦原設計能力為90萬噸,1957年僅採煤50萬噸;到1959年,在“大幹快上”思想的指導下,產量猛增到120萬噸,超過設計能力33%。1960年山西大同礦務局老白洞產量猛增到152萬噸,超出設計能力90萬噸的59%。
事故詳情
事故發生
1960年5月9日下午白洞礦井下發生爆炸事故。13時45分,老白洞礦15號井口噴出強烈的火焰和濃煙,其威力不亞於12級颱風。
事故發生地點是14號井底車場,這裡是礦井的指揮中樞,又是全礦井的咽喉,爆炸的火焰和毒氣順著風流,飛速沖向各個巷道和工作面。正在井下作業的工人、幹部頃刻間遭遇滅頂之災。大巷頂板冒落,支架倒塌,多處起火,濃煙滾滾,井口房屋以及附屬建築物在一眨眼間全部被摧垮,井架上高高矗立的打鐘房頃刻起火。14號井井架被摧垮了,地面礦車倒在一邊,井口幾乎成了一片廢墟。16號井口也噴出濃煙,巨大的風力把打鐘工和跟車工摔成重傷,井口房子倒了,地面配電所也由於掉閘而停止運行,井上井下電源全部中斷,電話交換指示燈閃了一下後便全部熄滅。16號井旁準備乘罐籠的工人大部分被震傷,距離15號井翻籠2000米的所有設備、棚架都被掀翻和摧垮,大巷變電站、圖表室等地無不充滿嗆人的煙霧。當時正值井下交叉作業時間,交班的職工未上井,接班的職工已下去,兩個班的幹部工人全部被困在井下。
事故救援
1960年5月9日下午4點30分,礦務局王蘊心局長和各位副局長、總工程師,大同地市黨政領導相繼趕到現場指揮事故搶救工作。
煤炭部部長張霖之、副部長李建平、國家勞動部部長馬文瑞等領導同公安部、衛生部等負責人迅速趕到大同,趕到了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的當天,毛主席便聽取了匯報。當晚11點多,周總理又進一步了解情況,指示救災小組不惜一切代價、毀礦保人。
1960年5月9日24點左右,全國主要煤礦的救護隊和解放軍化學兵部隊先後趕到,組成一支很強的搶救隊伍。搶救力量包括:京西、開灤、包頭、淮南等19個礦務局的414名救護隊員也空運到了大同。10個解放軍部隊,1096名戰士;31個醫院和醫療單位,376名醫護人員;空軍和民航派出了飛機60多架次;鐵道部派出專列運送搶救人員和物資;衛生部門供應了21噸藥品,商業部也運來大批食品 。由於搶救工作正確有力,保證了搶救工作沒有發生失誤,並組織了7600多名工作人員深入遇險職工家中做善後工作,進行慰問。
傷亡情況
爆炸發生在早班人員尚未出井,中班人員已下井的時間,當時井下有職工912人,經過14晝夜的搶救,除228名職工脫險外,共遇難684人,其中有110人在井底車場爆炸著火後被焚毀。遇難者中有礦長、副礦長3人,科、區、隊幹部16人,一般幹部16人。
事故調查
事故搶救完後,指揮部立即組織事故調查追查組。大同市檢察院姜院長任組長,下設3個小組:第一小組是政法組,由姜院長兼任組長;第二小組技術組由王森浩任組長,負責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第三小組後勤組由分管後勤副礦長任組長。
經過10個月的反覆調查研究以及對事故前一、二天在井底車場及其附近工作的職工近100多人次的走訪,調查追查組詳細地查清各個環節的細節,整理了井下災害的詳細情況,並且到北京煤炭科學院做了煤塵爆炸指數測定和有關瓦斯、煤塵爆炸模擬試驗,參閱了大量國內外有關瓦斯、煤塵爆炸的書刊和案例,正斷定這次事故是煤塵爆炸,爆炸地點在井底車場14號翻罐籠以西,井底調度室以東110米的範圍內。
根據調查:第一,14號井底車場翻罐籠沒有灑水噴霧裝置,附近煤塵飛揚非常嚴重,翻煤時3米外看不見人,100瓦電燈光只見一個小紅點。根據測量,這種飛揚煤塵已超過1000mg以上(200mg以上就會爆炸),這就是14號井翻罐籠附近發生爆炸的根本原因。第二,明火嚴重。根據調查,引起煤塵爆炸的火源有兩種可能(因井底車場開在煤層內,並且採用木支架,現場爆炸後引起大火,無法進行勘查):一是架線式電機車經過14號井翻罐籠時,由於軌道不平,發生強烈的電火花引起的;二是14號井翻罐籠防爆開關沒有蓋子,沒有消弧罩,翻罐籠啟動時產生電火花引起的。電機車火花溫度可達2000度左右,防爆開關的火花在1000度以上,煤塵爆炸需要溫度是700-800度。所以,這兩種火源都能引起煤塵爆炸。但電機車火花可能性最大,因為電機車火花發生在上空,是煤塵飛揚最嚴重處;防爆開關處於低處,可能性較小。而且事故當時全井運行的電機車共7台,有6台已經找到,唯有6號電機車沒有找到。這台電機車肯定是在井底翻罐籠附近運行,所以這次事故是6號電機車火花引起的可能性最大。
14號井底發生爆炸產生了高溫(1000-2000度),高速(1000米/秒以上)爆炸波立即波及全井各地,又引起許多有煤塵地方的連鎖爆炸,造成全井受災。各個巷道缺乏預防和處理災害的各種安全設施(如防火門、避難峒室、自救用具和安全出口),多數職工沒有預防和躲避災害的基本知識,在事故發生後沒有及時採取反風措施。井底車場爆炸時的大量有毒氣體擴散至各巷道各採掘工作面,導致了全井受災。
經驗教訓
事故調查結束後,為了吸取這次事故的經驗教訓,防止今後再發生類似事故,調查追查組針對這次事故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措施。這些措施首先在大同礦務局全面實施,後來有關部門都全部採納了。包括對當時的煤礦保全規程和礦井設計規範等做了部分條款的補充和修改,為礦井安全生產,特別是防止煤塵爆炸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
事件公布
老白洞礦難曾一直是絕密檔案,公開後首先引起了北京作家何於清的注意,他從1992年開始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文瑞(老白洞礦難發生後為事故處理小組負責人)以及與礦難有關的人士進行了數年採訪,並於1998年就此寫下紀實作品《問蒼茫大地》。
成稿後,《中國煤炭報》向國內外公開這一慘案;人民日報《時代潮》在創刊號上以醒目標題發表,稱“在暴風驟雨般的大躍進歲月發生駭人聽聞的災難”。